Friday Planner:思念遠方
【明報專訊】「回憶把我們留了下來。」方大同在〈回留〉裏唱道。你又是否記得,《開眼》第76期(3月7日)封面上的方大同?今年2月,才華橫溢的他離世,消息牽動樂迷淚腺,除了惋惜,還有無盡的思念。回憶拉近彼此,將我們留在那個仍有他存在的宇宙當中。踏入灣仔富德樓8樓的「3678」,樂迷用心意將這個小小的角落填滿:樂迷製作的「大同小誌」、貼滿歌詞的牆面、歷年專輯陳列……散落樂迷對方大同的種種「愛愛愛」——這是一眾忠實樂迷自發舉辦的「You will be here in our imaginings: Dearest Khalil Fong 方大同」紀念展,直至8月尾,邀請大家前來聚在一起,想想大同。
於音樂裏重遇,在劇場中看見訣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代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的作品《秋之夢》,講述深秋墓園裏重逢的一對男女,在瑣碎對話間逐步展開二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以簡約筆觸書寫死亡與生命的交織風景。「眾聲喧嘩」將之重新製作並搬上舞台,這個周末(25至27日)於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上演。3日場次至昨日截稿前仍有小量餘票,周日場更設有演後談,無論你是不是福瑟的劇迷,都值得藉此機會,在高溫日子躲入劇場,漫遊詩意的「寂靜」之中。
巨幅《一一》海報正懸掛於百老匯電影中心外牆,吸引途人目光。除了可於百老匯院線重溫4K修復版《一一》,正舉行的第四屆「歐亞紀錄片週」亦為影迷帶來20部紀錄片,其中特別選映的烏克蘭紀錄片《有種堅瓷叫烏克蘭》,聚焦3位藝術家在俄羅斯入侵下選擇留下堅守的故事。將鏡頭移向敘利亞,《她的漫活日常》則描繪當地一位女性漫畫家,以筆挑戰權威,在戰火下掙扎求存。這個夏天,踏入戲院,認識各地當代社會真實面貌,或許也是一次不錯的「暑期補習」。
#DearestKhalilFong方大同 #富德樓 #3678
#秋之夢 #JonFosse #眾聲喧嘩 #舞台劇
#一一 #歐亞紀錄片週 #百老匯電影中心
[開眼 藝述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