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疲倦不是因為懶 醫生揭5大成因 教6招回復活力

am730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常疲倦不是因為懶 醫生揭5大成因 教6招回復活力

愛睡又不愛工作不是因為懶!有醫生指,如果經常出現疲倦情況,不一定是因為懶惰,而是可能患5上慢性疲勞症候群。醫生指出,患上這個病症的5大成因,並指出可以通過6大方法,有助回復活力,趕走容易疲倦的體質。

常疲倦不是因為懶惰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一宗案例指,一名35歲男子超過半年間持續感到極度疲憊,每晚睡醒也彷彿沒睡,簡單工作也無法專注,而且身體也一直感到痠痛。經檢查後,發現他患上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體內有EB病毒感染的跡象。

4大症狀

劉醫生解釋指,慢性疲勞症候群並非單純的疲勞,而是一種長期、無法通過休息改善的極度疲憊狀態,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經常會伴隨以下症狀:

  • 認知功能下降:如腦霧、專注力差
  • 睡眠質量差:睡再多也無法恢復
  • 身體症狀:喉嚨痛、肌肉痠痛、關節不適
  • 活動後疲勞加劇:即使做簡單家務也容易疲憊

5大成因

根據目前研究,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病毒感染:特別是EB病毒、CMV、人類皰疹病毒等
  • 自律神經與荷爾蒙失調
  • 長期壓力與創傷後壓力反應(PTSD)
  • 睡眠障礙
  • 微生物群失衡與慢性發炎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提神|返工好眼瞓點算好8招回復精神(am730製圖)

甚麼是EB病毒?

劉醫生表示,該名患者體內EB病毒抗體明顯上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屬於「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全球超過90%的人一生中都曾感染過它。初次感染時,EB病毒可能導致「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俗稱「接吻病」。該病毒最常透過唾液傳播,因此親吻、共用飲料、餐具等都可能導致感染。感染後的症狀包括:

  • 發燒
  • 喉嚨痛
  • 頸部淋巴腫大
  • 全身倦怠,甚至需要躺床一周

劉醫生指,雖然多數人在感染後會逐漸恢復,但EB病毒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當免疫力低下、壓力增加或作息不規律時,病毒可能再度活化,導致長期疲勞和免疫失調。

EB病毒與其他疾病的關聯

此外,EB病毒不單止與接吻熱和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還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

  • 鼻咽癌:患者需密切監測EB病毒活動量,若上升可能表示癌症復發。
  • 伯基特氏淋巴瘤、何杰金氏病
  •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
  • 部分長新冠(Long COVID)案例也發現EBV活化的痕跡

劉醫生表示,可見EB病毒的影響不可輕視,尤其在免疫系統脆弱時。

如何應對慢性疲勞?

劉醫生指出,慢性疲勞症狀的成因多樣,需深入檢查免疫、荷爾蒙、病毒感染及營養狀態,以針對不同個案進行個別化處理。當中包括:

  • 若EB病毒活化,需加強免疫修復與抗發炎策略
  • 若存在睡眠障礙或壓力過大,則需調整作息與壓力管理
  • 若荷爾蒙異常(如低皮質醇),則需進一步評估腎上腺功能
難入睡、常扎醒?4種營養幫助改善睡眠質素
4種營養幫助改善睡眠質素
4種營養幫助改善睡眠質素
4種營養幫助改善睡眠質素
4種營養幫助改善睡眠質素

6招預防EB病毒傳播與活化

一旦體內已經有EB病毒,又要如何避免病毒傳播與活化?劉醫生列出6大方法,有助增強免疫力,避免染上慢性疲勞症。

  • 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時,有助免疫系統修復。
  • 均衡飲食:多攝取新鮮蔬果、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食物。
  • 規律運動:每星期至少3次,以提升自然殺手細胞活性。
  • 減少壓力:透過冥想、瑜伽或聽音樂來平衡大腦與免疫系統。
  •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共用餐具、飲料和牙刷,並在對方生病時避免親吻。
  • 補充營養素:如維他命D3、鋅、維他命C和益生菌,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劉醫生提醒,出現疲勞症狀並不一定是與工作過度有關,有可能是體內的EB病毒等潛伏病毒在最虛弱時可能悄然復活。不過,該名患者在高濃度營養素補充及靜脈營養注射後,體內病毒量快速下降,慢性疲勞的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劉醫生指,如果身邊的人長期感到疲憊、腦霧、無法集中,建議檢查是否有EB病毒的影響。他提醒要保持良好睡眠、飲食和壓力管理,也別忘了注意唾液傳染的風險。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吃得很少仍變胖?營養師:身體以為陷入「飢荒」 低代謝狀態讓人難瘦

am730

女性心臟治療受限?醫生:技術已不受性別區別!

am730

脫水症狀|頭痛抽筋等問題 小孩長者夏天高危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她臥床多年「滿頭壓瘡」深可見骨!家屬1原因「急救到底」…醫嘆: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小孩放暑假反而長不高?美研究4點分析 家長「這樣做」抓住成長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延緩老化 6個家居運動助你重拾年輕體魄(下)

am730

北醫附醫完成北市首例 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抗失智

NOW健康(TW)

二價鐵、三價鐵差在哪?維生素C可加強吸收?一文看懂鐵劑選擇與服用須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增高】擔心孩子身高比同齡矮? 兒童增高黃金期必吃10種食物!

MamiDaily

週末運動好處不輸規律運動!研究:有效降低死亡率,但須注意易受傷

康健雜誌

不敢開口問性病問題?疾管署推:匿名聊聊 保護隱私不尷尬

台灣健康醫療網

精神疾病不只需要治療 醫:社會的包容與理解更重要

台灣健康醫療網

以國已有 241 例死後取精!台灣曾准 2 例,精子終遭銷毀

Heho 健康(台灣)

職業醫學團隊量身打造復工計畫 三個月助職災女技術員重回原職崗位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腰痠背痛是警號!3個影響脊椎狀況 別讓小痛變大病

am730

長期維他命B12缺乏! 恐記憶力下降、認知障礙、失智

NOW健康(TW)

【影音】銀色海嘯 權威醫師甄瑞興解析「失智症診斷與健保、自費新療法」

Heho 健康(台灣)

心因性猝死無預警 七旬老翁「燒心」撿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視力模糊、眼脹痛恐是3C症候群! 小心眼疲勞7大症狀

NOW健康(TW)

紙容器就安全? 專家:比塑膠袋還毒

中天新聞網

暴雨後襪全濕易惹香港腳!醫生教5招防細菌感染 4症狀須求醫

am730

右腳大拇指出現黑塊以為是瘀青 一查竟是皮膚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年邁米克斯犬高溫曝曬致熱衰竭過世! 動保處裁罰飼主

NOW健康(TW)

這5種麵包最健康?營養師教你如何挑選健康麵包的關鍵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頭暈、眩暈是天熱中暑嗎? 醫揭頭暈、眩暈成因與治療

NOW健康(TW)

轉型長照3.0!協助家庭照顧者 住宿型機構擬評鑑把關

NOW健康(TW)

彰化65歲婦「背痛往上跑」竟是主動脈剝離 緊急救回一命

中天新聞網

腳指「瘀青」5個月竟是黑色素瘤!3種皮膚癌屬它最惡,媒體人陳文茜也受害…哪些變化不尋常?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太震撼!暗夜猛盜汗以為太熱 37歲媽就醫竟檢出腸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沒症狀也藏危機!醫示警「消化道癌6徵兆」別忽視 這些人該定期檢查

am730

睡不好、便秘、嗅覺變差?小心是巴金森氏症早期警訊!

Heho 健康(台灣)

我的爸媽是否適合自宅養老?住安養機構,是種孝順?有5狀況,可能讓溫暖的家變意外溫床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秋葵超黏液口感卻妙用多 醫師揭6大功效

中天新聞網

晚期肝癌無法動手術 醫用「這1方式」縮小腫瘤、重拾手術機會

台灣健康醫療網

燃脂再升級!運動搭配「冰咖啡水」 提高代謝、燃脂更久

康健雜誌

孩子鬧脾氣怎麼辦?2步驟2方法導正

Heho 健康(台灣)

研究證實:看見對方的好+共享體驗,親密關係更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做良醫,不做名醫!台大醫返鄉當小鎮醫師40年、67歲學治療失智,盼做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康健雜誌

漱口水正確使用方法、功效及種類 藥效VS日用有何分別?

am730

美泰推出糖尿病芭比 冀增加兒童包容及同理心

港新聞 Kong News

2025「最髒12蔬果」出爐 但別因此拒吃!營養師授「聰明挑+正確洗」妙招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白鳳菜可吃也可外敷消炎!屬性偏寒涼 體虛和孕婦少食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