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後恐患腦退化?醫生教4招逆轉認知障礙
除了因年齡增加而導致的腦退化,其實受傷也會對大腦造成影響!有醫生指出,許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導致失智症,其中跌倒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不過,如果及時發現失智症並盡早介入,其實是有機會逆轉。醫生教用4大方法逆轉認知障礙問題。
跌倒後恐患腦退化?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指,近日一宗關於台灣前衛生署長林芳郁教授因嚴重跌倒後出現認知退化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所以,失智症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外傷。劉醫生解釋,其實失智症是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病因。除了阿茲海默症,還有其他類型的失智症:
血管型失智:與中風或小血管阻塞有關。
額顳葉型失智:通常會先出現個性改變或語言障礙。
外傷型失智:如林教授的情況,腦部外傷後引發的退化。
正常壓力水腦症、營養缺乏,甚至慢性感染,也可能導致失智症狀。
4招逆轉認知障礙實例
劉醫生指,失智並不是完全無法控制,有些情況是可以延緩,甚至部分可以逆轉的。他分享一宗病例指,一位65歲的退休老師,最近發現自己常常健忘和反應變慢。經評估被確診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這是一個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症之間的階段。不過,這個階段如果介入得當,是有機會逆轉的。劉醫生表示,他採用一套以營養療法與生活調整為主的計劃,包括:
- 飲食調整:減少精緻澱粉,增加健康脂肪和綠色蔬菜。
- 補充營養素:如Omega-3脂肪酸、維他命B群、維他命D和抗氧化劑。
- 睡眠與壓力管理:幫助她建立睡眠儀式和放鬆練習。
- 大腦運動:每天學習新事物,讓腦神經重新活化。
結果患者在半年後狀況顯著改善,甚至能與朋友輕鬆交流。
6招預防失智
研究表明,大腦具有重塑能力,即使出現退化,只要及早介入,是有機會改善的。劉醫生提出以下6大建議:
- 每天動腦:閱讀、學習新技能、下棋、寫作。
- 健康飲食:地中海飲食,少糖少油,多蔬果與深海魚。
- 補充適當營養:B群、D3、Omega-3、葉酸和抗氧化物。
- 充足睡眠:讓大腦在睡眠中「洗滌」廢物。
- 積極運動與社交:參加群體活動,保持互動。
-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及早介入效果最佳。
劉醫生指,身體與大腦具有修復的潛能,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記憶力下降或反應變慢的情況,應該立即尋求評估與調整。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