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課程或將畢業
【明報專訊】5月,香港藝術學院宣布下學年暫停招收藝術高級文憑學生,引起外界關注。上周五(7月18日),藝術高級文憑2025年畢業展「化」開幕,記者跟隨任教中學視覺藝術科約25年的關曉彤老師,穿梭在課程四大主修——陶藝、繪畫、攝影和雕塑的畢業作品之間。她說一走進展覽空間便感覺媒介多元,作品脫離中學的寫實模式,更注重情感表達。讀理大設計出身的關老師在每個範疇各選一件畢業作品,和記者分享她的想法。
先是陶藝,關老師選了鄭少霞的Walking on Water,她形容這件作品像「一雙在水中行走的靴子」,表面粗糙且不規則,象徵自然元素的力量。她認為陶瓷的裂痕和變形增添時間痕迹,讓人聯想到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繪畫範疇,關老師選了陳寶儀以藍和粉色為主調的Almost-Me,她認為作品的筆觸流暢而不拘一格,人物表情既真實又帶有神秘感,背景的模糊效果增添層次。
至於攝影,關老師選了陳梓燕的攝影書Dumpling≠Film。攝影書的相片以菲林拍攝,藝術家再把菲林底片烹煮、冲曬,關老師認為「以調味料烹煮的方法,巧妙地表現攝影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鼓勵觀者重新思考攝影的媒介及其意義」。雕塑方面,關老師選的是黃永欣的1/64 Self-portrait。她認為,雕塑使用的彩色立方體象徵多元和複雜的自我,而吊掛的輸液袋則是對生命過程和脆弱性的反思。
逛完展覽,坐下來再跟關老師詳談。適逢放榜,關老師談及近年的升學趨勢,她觀察到愈來愈多學生選擇到台灣讀藝術,亦有愈來愈多學生在高中沒有選修藝術,反而在大專選讀藝術。關老師形容香港的藝術教育是蓬勃和成熟,不同院校都開設藝術課程。而她認為藝術高級文憑和學士課程各有側重點:高級文憑是兩年制,讓學生初步認識自己和藝術的關係,而且較實驗性、多是初期探索,最重要是為學生製造升學平台;學士課程要3至4年,會更高階、專業,且較着重藝術理論、文化研究。
記者問關老師放榜後會建議哪些學生讀藝術高級文憑,「他達不到大學的基本要求,但他很清楚自己一定會讀藝術,就可以藉這個高級文憑擴展自己眼界之餘,亦裝備好自己去上學士課程,我覺得它(高級文憑)是一個很好的轉接位;還有另一類學生,其實他沒有選修藝術,但他也很想讀藝術的學士學位,可能他未必有portfolio(作品集)去入讀,他就可以去讀高級文憑」。
她續說:「剛剛放榜和學生計劃升學,其實他們已經不像我們那個年代要選一間有名的學校,他們是選自己適合哪一間學校和氛圍……我覺得這是香港藝術界成功的地方,也歸功於大專在辦課程時有思考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所在。」當被問及藝術學院下學年暫停招收高級文憑學生一事,關老師說有多一個藝術課程總是更好。
文:譚雅詩
IG:@fridaymingpao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