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全感官互動式體驗」亮相高齡博覽會 解鎖長輩健康新生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亞東多元衛教講座精彩不間斷,攜手推動全齡健康新風潮。

亞東醫院響應超高齡社會趨勢,於8月8日至10日參與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以「亞東同行.共創樂齡」為主題,集結逾15個科部團隊,打造五大主題展區與多場健康講座,從記憶、視力、骨骼、營養、睡眠到情緒,邀請民眾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一起聽懂爸媽沒說出口的健康警訊。

記憶守護 × 一站式完成早期識別

「最近怎麼老是忘東忘西?」這或許不是單純老化,而是大腦在求救。

針對長者最關切的認知退化問題,亞東醫院失智中心設計「一站式認知功能檢測」,結合迷你測驗與風險評估,協助長輩進行初步評估,了解記憶變化情況。

現場亦介紹「長照樂智社區」、「明倫日照中心」等資源,打造友善失智生活圈。展覽期間亦舉辦「銀髮大腦保養術」、「記憶有解.一站完成」等講座,以淺白語言與生活案例,陪伴民眾從理解開始預防。

(圖說:輕鬆一站式檢測,及早發現記憶小警訊,守護長輩健康。)

動靈不卡 × 眼壓到骨密一次搞懂

長輩走路變慢、膝蓋疼痛、視線模糊等,這些日常變化,可能是骨質疏鬆或眼疾的早期徵兆。

亞東醫院骨鬆中心、復健科與眼科攜手推出「動靈不卡」主題活動,透過「足踝骨密度快篩」、「站立式輪椅試乘」與「眼壓檢測」等互動體驗,讓民眾輕鬆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現場更規劃多場實用講座,包括「腰痠背痛怎麼辦?」「白內障與青光眼解方」、「骨質健康不能等」,由醫師親自分享民眾如何提早識別退化徵兆,及早注意爸媽的健康變化。

(圖說:眼壓檢測好輕鬆,透過互動體驗幫助民眾輕鬆掌握視力健康,及早發現眼疾風險。)

療癒身心 × 綠色照護讓心理歸屬

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衝擊下,照顧長輩更是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也應該重視他們內心的孤單與焦慮。

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以「綠色處方」為概念,推出如「青草按摩槌手作」與「園藝療癒」等療癒活動,透過自然手作,打開長輩情緒出口,重拾生活的節奏與安心感。除了心理照護,護理部也啟動「Home Easy Go 陪伴出院計畫」,從住院到返家照護無縫銜接,減輕家屬照顧壓力。

搭配系列講座如「老年醫學與居家醫療」與「銀髮族的綠色處方籤」等,喚起社會對長者心理需求的關注,讓陪伴不再只停留在生理層面,而是更深入的情感理解與支持。

(圖說:出院返家新體驗,Home Easy Go透過趣味遊戲,認識亞東陪伴出院的貼心服務。)

活力飲食 × 樂齡要動得好吃得對

「要吃飽才有力氣」是許多人的成長記憶。隨著年齡增長,更重要的是「吃得對、動得巧」,才能維持健康體能、延緩老化。

因應民眾越來越注重體態與健康,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新陳代謝科及營養科規劃有趣實用的系列活動,如「上下肢動起來體驗」和「體脂小偵探檢測」等,幫助熟齡族群了解體能狀況,激發健康動力。

另也邀請專家分享如何用對方法,讓身體越動越有力。主題涵蓋「減重有方.享受健康」與「有肌靈活不卡卡」等,讓健康管理從吃與動出發,找回熟齡階段的活力感。

(圖說:體脂輕鬆量,健康動起來!民眾可於現場瞭解專屬自己的身體狀況,打造活力滿分新生活。)

智慧醫療 × 打造居家照護新模式

「車程太遠、太麻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亞東醫院攜手遠傳電信打造「在宅醫療整合方案」與「Health+ 健康APP」,讓民眾在家就能進行睡眠檢查、視訊看診與健康管理,實現「人在家、健康來」的願景。

現場也規劃父親節專屬健檢,送給爸爸最實用的健康禮;睡眠中心更舉辦講座,解密睡眠與健康的關鍵連結。智慧照護,就在生活中實現。

銀髮新日常,為長者量身打造健康對話

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表示,此次參展不只是展示醫療科技,更希望讓醫療走出診間、走進家庭,成為每個人日常的選擇。從認知預防、體能促進、心理支持到遠距照護,亞東致力打造「高齡友善、全齡健康」的新生活樣貌。

展區設計融入多場講座與互動體驗,邀請民眾與長輩一起參與,開啟健康對話。讓長輩口中的「我很好」,不再只是安慰,而是「我真的很好」。

查看原始文章

家中長輩是失智還是老化? 記憶整合門診助家屬快速獲得解答

台灣健康醫療網

青光眼點藥無效? 醫師揭「治療新解方」助穩壓保視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不再有「五年」護身符 醫籲:持續追蹤是保命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治血癌!醫:治療費用可能破千萬

中天新聞網

長期口乾眼乾恐致淋巴瘤 醫生教5招飲食自我修復

am730

胸悶難呼吸就醫!翁驚見9cm鵝蛋大甲狀腺結節塞胸腔

中天新聞網

急迫性尿失禁有救了!「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成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番茄、豆腐、花椰菜護攝護腺三寶!營養師推2防癌食譜

中天新聞網

夏天健康吹冷氣! 不讓「冷氣病」與「冷中暑」找上你

NOW健康(TW)

術後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1治療」助恢復膝蓋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搬重物有「護腰」就不怕?錯誤使用恐「肌肉失憶」…醫教3要點正確使用:手術、拉傷這樣選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驚!40歲以上近5成腰圍過粗 國健署:恐釀代謝症候群

中天新聞網

運動有益癌症患者延長壽命!醫:新研究揭關鍵數據

am730

皺紋原因|皮膚乾燥至不良生活習慣等4大因素 細紋愈來愈深

am730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器官受損暫緩化療 首重穩定病情

中天新聞網

爸爸的憂鬱別忽視! 研究:恐讓孩子更焦躁、反抗

台灣健康醫療網

隱適美歡慶在台深耕十週年

NOW健康(TW)

【康普茶】康普茶是健康新流行?營養師和您分享康普茶是什麼!

高燒 Gofever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燙傷處理 做啱步驟可減低疤痕機會

am730

屈公病現蹤台灣!和登革熱大不同 7成患者恐現關節疼痛

中天新聞網

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將旅遊警示升至「第二級」 教你防蚊攻略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主婦手特徵】痕癢且長水泡點算好? 一文睇主婦手原因、預防及治療方法

MamiDaily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下背痛令人坐立難安! 急性疼痛脊椎神經阻斷術助緩解

NOW健康(TW)

咀嚼力下降竟增認知退化風險?別讓「缺牙」成失智導火線!醫教4招護牙也護腦

良醫健康網

從冠心病到10年不生病!韓藥師親身實踐「7:3飲食法」甩肉18kg,教你這樣吃瘦身又防病

良醫健康網

憂鬱父親節?調查:43%爸爸心理健康亮紅燈 超過半數不會求救

台灣健康醫療網

膽固醇過高要注意甚麼?一定要戒餅乾!營養師揭慎吃8種食物增膽固醇

am730

今年首例廣東移入屈公病!中部 4 旬婦返台後發燒、關節痛確診

Heho 健康(台灣)

港台SMA連線座談:兩地協會首度交流 借鑒國際用藥經驗 鼓勵香港病友

am730

癌症精準治療新革命!認識「銳視刀」的除癌優勢、適合族群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腳指針刺脹痛?原因是尿酸過高!日本專利配方 1星期告別刺、痺、痛

am730

8成年輕人因青春痘陷焦慮 僅5%就醫!知名網紅「誤信偏方」慘變敏感肌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罹血癌病情進展快速,醫:出現「這4種症狀」要注意!

Heho 健康(台灣)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NOW健康(TW)

洗腎人士恐忽略腫瘤警訊 醫揪腎性貧血陷阱與危機

am730

豪雨後感染風險高!疾管署籲落實防護 高危險群出現症狀速就醫

台灣健康醫療網

防曬怎麼挑?質地清爽、潤色兼保養 環保概念也成焦點

NOW健康(TW)

快速停止打嗝方法 飲水等3招無效須求醫

am730

睡眠時間與死亡率! 過度睡眠可能比睡眠不足更加危險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