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期口乾眼乾恐致淋巴瘤 醫生教5招飲食自我修復

am730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長期口乾眼乾恐致淋巴瘤 醫生教5招飲食自我修復

口乾眼乾也可能是增加患癌先兆?有醫生指出,如果長期出現口乾或眼乾情況,有可能是患上與「乾燥症」有關,這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嚴重更可引致淋巴瘤的風險增加。醫生指出,有5大飲食方法有助避免引發乾燥症,並可能讓身體進行自我修復。

長期口乾眼乾恐致淋巴瘤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若身體的免疫系統誤判自身腺體組織為外敵攻擊時,就可能引發乾燥症。他分享案例指,一名55歲女婦因長期口乾和吞嚥困難而求醫,經檢查後發現自體抗體檢測的SSA與SSB抗體皆呈現陽性,故確診為「修格蘭氏症候群」,即是乾燥症。

乾燥症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攻擊唾液腺和淚腺,導致口乾和眼乾。這是一個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響關節、皮膚、肺臟、腎臟和神經系統,甚至增加淋巴瘤的風險。其常見症狀除了口乾和眼乾,乾燥症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

  • 吞嚥困難、口腔潰瘍、說話沙啞
  • 眼睛乾澀、刺痛、畏光、異物感
  • 皮膚乾燥、陰道乾澀、鼻腔乾裂
  • 關節疼痛、晨間僵硬
  • 疲勞、抑鬱、睡眠品質差

劉醫生指,如果症狀嚴重,有可能會造成肺部乾咳、腎臟功能異常、神經病變等系統性症狀。

4大治療方法

而目前尚無根治乾燥症的方法,治療主要集中在緩解症狀:

  • 使用人工淚液和人工唾液改善乾燥感。
  • 使用藥物如Pilocarpine和Cevimeline促進分泌。
  • 針對關節痛的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
  • 嚴重病人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或生物製劑。
敏感皮膚|如何避免皮膚乾燥?(am730製圖)
敏感皮膚|如何避免皮膚乾燥?(am730製圖)
敏感皮膚|如何避免皮膚乾燥?(am730製圖)
敏感皮膚|如何避免皮膚乾燥?(am730製圖)

5招飲食自我修復

劉醫生表示,功能醫學強調找出根本原因,並透過生活方式和營養管理幫助身體自我修復。以下是幾個解決乾燥症的重要的方向:

1. 腸道菌相失衡:

  • 乾燥症患者腸道菌相常見有益菌減少、有害菌過多的情況。
  • 建議補充益生菌(如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和益生元(如洋葱、大蒜、菊苣根),改善腸道健康。

2. 微量元素與營養素補充:

  • 如維他命D、鋅、硒和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免疫調節。

3. 抗發炎營養素:

  • 如薑黃素、綠茶多酚、 GSH和硫辛酸,有助於減少發炎、抗氧化,並支持肝臟解毒。

4. 避免食物過敏原:

  • 小心可能會對麩質、乳製品和精製糖與加工食品有「延遲型過敏反應」。應進行消除飲食,測試耐受度。

5. 生活型態調整:

  • 透過靜心冥想10至20分鐘、足夠睡眠、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來管理壓力。

口乾和眼乾只是乾燥症的其中症狀,其實乾燥症更是全身性免疫失衡的警號。透過傳統和功能醫學的綜合調理,能有效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若能從根本著手,長期管理,將有助於免疫系統的穩定和健康恢復。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口腔癌放射線治療後極度口乾難嚥 中醫針灸助癌友重獲飲食之樂

am730

口乾不一定是水喝不夠!可能與「這些」疾病有關

am730

老年人常見口乾症狀!醫揭致病因 10招預防口腔問題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基孔肯雅熱|做足防護措施仍中招,患者全身長滿紅疹、關節痛:痛到行唔到!1類人需特別注意後遺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中年男全身4處同時長出腫瘤 醫師用「這個方式」徹底清除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食安危機|內地食店用冷氣機水浸冬菇粉絲,遭勒令停業!冷凝水易藏多種惡菌,可致退伍軍人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以為身體好沒糖尿病!翁「糖化血色素達13%」險失雙腿

中天新聞網

刷牙正確方法|降低牙周病風險 舌側最常刷不乾淨!

am730

水果發霉削掉能吃?醫示警「毒早滲入果肉」…蒜頭怎樣算發霉、水果摔傷也算嗎?常見Q&A一次搞懂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中天新聞網

為沈玉琳打氣!潘忠韋憶血癌治療「全身潰瘍、劇烈腹瀉」

中天新聞網

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不再有「五年」護身符 醫籲:持續追蹤是保命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治血癌!醫:治療費用可能破千萬

中天新聞網

胸悶難呼吸就醫!翁驚見9cm鵝蛋大甲狀腺結節塞胸腔

中天新聞網

急迫性尿失禁有救了!「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成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番茄、豆腐、花椰菜護攝護腺三寶!營養師推2防癌食譜

中天新聞網

夏天健康吹冷氣! 不讓「冷氣病」與「冷中暑」找上你

NOW健康(TW)

術後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1治療」助恢復膝蓋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感官互動式體驗」亮相高齡博覽會 解鎖長輩健康新生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搬重物有「護腰」就不怕?錯誤使用恐「肌肉失憶」…醫教3要點正確使用:手術、拉傷這樣選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驚!40歲以上近5成腰圍過粗 國健署:恐釀代謝症候群

中天新聞網

運動有益癌症患者延長壽命!醫:新研究揭關鍵數據

am730

皺紋原因|皮膚乾燥至不良生活習慣等4大因素 細紋愈來愈深

am730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器官受損暫緩化療 首重穩定病情

中天新聞網

爸爸的憂鬱別忽視! 研究:恐讓孩子更焦躁、反抗

台灣健康醫療網

隱適美歡慶在台深耕十週年

NOW健康(TW)

【康普茶】康普茶是健康新流行?營養師和您分享康普茶是什麼!

高燒 Gofever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燙傷處理 做啱步驟可減低疤痕機會

am730

屈公病現蹤台灣!和登革熱大不同 7成患者恐現關節疼痛

中天新聞網

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將旅遊警示升至「第二級」 教你防蚊攻略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主婦手特徵】痕癢且長水泡點算好? 一文睇主婦手原因、預防及治療方法

MamiDaily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下背痛令人坐立難安! 急性疼痛脊椎神經阻斷術助緩解

NOW健康(TW)

咀嚼力下降竟增認知退化風險?別讓「缺牙」成失智導火線!醫教4招護牙也護腦

良醫健康網

從冠心病到10年不生病!韓藥師親身實踐「7:3飲食法」甩肉18kg,教你這樣吃瘦身又防病

良醫健康網

憂鬱父親節?調查:43%爸爸心理健康亮紅燈 超過半數不會求救

台灣健康醫療網

膽固醇過高要注意甚麼?一定要戒餅乾!營養師揭慎吃8種食物增膽固醇

am730

今年首例廣東移入屈公病!中部 4 旬婦返台後發燒、關節痛確診

Heho 健康(台灣)

港台SMA連線座談:兩地協會首度交流 借鑒國際用藥經驗 鼓勵香港病友

am730

癌症精準治療新革命!認識「銳視刀」的除癌優勢、適合族群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腳指針刺脹痛?原因是尿酸過高!日本專利配方 1星期告別刺、痺、痛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