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北市十大癌症死因出爐!肺癌、乳癌、大腸癌居前三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臺北市113年死亡人數較前一年減少821人,降至1萬9,734人,主要歸因於COVID-19死亡數大幅下降。癌症持續蟬聯死因首位,而COVID-19則自第5位降至第12位。

在十大死因排序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仍居前三位。(圖/北市衛生局)

根據統計,113年臺北市死亡率為每十萬人788.9人,較112年下降34.5人,降幅達4.2%。其中,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754人,降幅高達72.3%,為死亡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十大死因排序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仍居前三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5.5%,其中慢性疾病占比達64.3%。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位的心臟疾病死亡率明顯下降,但第三位的肺炎死亡率則顯著上升。

年齡分布方面,82.2%的死亡個案為65歲以上長者,整體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0歲。其中,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3歲,事故傷害為72歲,而自殺則為53歲,均低於整體死亡年齡中位數。

十大癌症死因中,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位居第一,女性乳癌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分列第二、三位。(圖/北市衛生局)

在癌症死因分析中,113年臺北市癌症死亡人數達5,379人,占總死亡人數27.3%,較112年增加54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位居第一,女性乳癌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分列第二、三位。特別的是,女性乳癌死亡年齡中位數僅68歲,在25至64歲年齡層中更是首位癌症死因。

各年齡層死因分布呈現不同特徵:15至24歲年齡層以自殺、事故傷害及癌症為前三大死因;25至44歲則為癌症、自殺及心臟疾病;45至64歲的前三位為癌症、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65歲以上長者則以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為主要死因。

事故傷害造成394人死亡,其中以運輸事故118人最多,占29.9%,其次為跌倒(落)114人,占28.9%。與112年相比,事故傷害死亡人數減少32人,其中跌倒(落)減少17人,降幅達13%。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傷害死亡率呈現明顯性別差異,男性為女性的2.6倍。

2週內震逾千次!鹿兒島外海再傳5.5地震 最大震度6弱

中天新聞網

午後大雨開炸!中南部5縣市大雨特報 慎防雷擊、強陣風

中天新聞網

貿易戰緩和!路透:美解除對中晶片設計軟體、乙烷出口限制

中天新聞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學習、工作已離不開ChatGPT?MIT研究:AI用太多恐讓大腦「變笨」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梳就甩頭髮?吃1食物最高危 營養師教吃6種食物改善脫髮

am730

男子懶理血壓高手腳無力驚揭腦中風 醫生教4招飲食控血壓

am730

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腫瘤 「1治療」免開刀完整切除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美不是「買漂亮」這麼簡單!三件術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Heho 健康(台灣)

水溶片方便但不能亂用!直接食有3後果 過量或增腎臟負擔

am730

體重飆升是胖還是水腫?醫:當心腎臟病…嚴重恐洗腎

中天新聞網

兩年三次腎結石 中年男腎出血後改「1手術」成功碎石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敏、氣喘有解方!中醫「三伏貼」助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狂喝飲料小心高血脂上身!中醫師教你從「體質調養」預防

am730

老人味源自體內代謝非衛生問題!專家:多吃菇類可改善

中天新聞網

北市「喪屍煙彈」案件翻倍成長!醫:使用者多有憂鬱焦慮

中天新聞網

長期在冷氣房易頭痛喉嚨乾 醫生教5招KO冷氣病症狀

am730

75歲阿嬤走路常跌倒竟是肌少症惹禍 醫曝診斷與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吃到洗腎?腎臟科名醫列傷腎食物表:除了香腸火腿之外,這7種也要少吃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年輕型失智恐是遺傳性腦血管疾病!48歲婦忘關火險釀禍

中天新聞網

破解乳癌抗藥性 國衛院清大開發全球最強新藥 拚五年內造福婦癌患者

Heho 健康(台灣)

夏季小強頻頻出沒!滅蟑、防蟑有撇步 網友提供5妙招

NOW健康(TW)

跨科整合打造全方位照護!成大醫院啟動SMA治療計畫 助病友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太熱不只中暑!醫警告:當心熱到心臟出事 教你關鍵預防守則

am730

白斑、黑斑不痛不癢卻影響自信 皮膚科醫師解析色素異常治療方向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毛孩引發鼻水不停?三伏貼穩定免疫系統 減緩過敏症狀

NOW健康(TW)

每週喝薑湯降血脂有效! 研究:壞膽固醇狂降33%

中天新聞網

玩過頭!「延時環」卡死命根…腫成象拔蚌 險釀組織壞死

中天新聞網

瘦瘦針並非人人適用!醫曝真相:這6種人最好別亂打

康健雜誌

不是犧牲,是被重視!全台護理師大出走,南台灣2醫院如何留住護理師的心?

康健雜誌

涼感小物哪個最有效?手持電扇超過1溫度會中暑!紙巾、噴霧「這些人」別用

康健雜誌

別等崩潰才休息!銓敘部將增身心調適假 醫師:不只公務員需要

Heho 健康(台灣)

7/5災難預言引焦慮?醫:維持正常生活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暑假來臨! 親子「互動對話」可降低青少年偏差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丹醇研選」霜淇淋腸桿菌超標 複驗仍不合格遭罰3萬

中天新聞網

效用遠超想像 運動何止能減肥 更可以重啟大腦細胞抗失智

am730

全人抗癌新願景!專家解析癌友心理腫瘤照護重要性,別讓失志症候群打敗你

Heho 健康(台灣)

消暑方法|天氣熱到就中暑?綠豆薏仁湯等3招降溫解渴

am730

天氣熱狂喝飲料小心高血脂悄悄上身! 中醫師教你從「體質調養」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36歲男DIY沒問題卻無法行房 竟罹患心因性勃起障礙

中天新聞網

夏日不防曬恐加速老化!醫:紫外線穿透室內玻璃也傷膚

中天新聞網

「喝水」也會胖?當心是腎臟在求救!醫揭連7天出現「1現象」恐代謝功能異常,4招守護腎功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每年釀50萬胎兒不保 中晚期子癇前症檢測降低不良妊娠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