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等崩潰才休息!銓敘部將增身心調適假 醫師:不只公務員需要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楊依嘉

銓敘部近日提出公務員「身心調適假」草案,每年可請三天、無須附證明,引發熱議。有人自嘲「最需要調適的其實是我們這些社畜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這不只是放假,更是守護心理健康的關鍵。若無法及時調適,長期壓力恐怕會演變為精神疾病。他也呼籲,民間企業若能及早跟上,將有助於員工健康與組織永續發展。

你沒病但其實撐得很累了!?

楊聰財指出,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升溫,焦慮症、憂鬱症的就診人數年年成長,而患者主力族群,正是處在職場核心的中壯年。

「這些人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卻睡不好、胃痛、心悸,身體在喊停,但他們仍咬牙撐著。」楊聰財說,多數人並未達到請病假的標準,卻早已處在心理與生理的邊緣地帶,這正是「亞健康狀態」,若沒有適時調整,就會演變為正式的精神疾病。

傳統病假制度僅限於「明確生病」的狀態,但現代職場需要的是一種「喘息空間」,讓人有機會在身心崩潰前先拉自己一把。

不敢請假的真實案例 以為撐過結果更崩潰

案例一:30歲金融業女性小惠在高壓證券業工作,績效導向讓她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雖然出現失眠、胃痛、心悸,但因無診斷證明,只能靠咖啡和止痛藥硬撐。就在某日在捷運上恐慌發作昏倒,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需休養至少一個月。她深感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堅強」、「拖累團隊」,歷經半年治療才慢慢恢復。

案例二:40歲科技業主管小傑面對「上壓下擠」的雙重壓力,每晚睡不到3小時,假日也無法真正休息。就怕請假代表逃避,直到嚴重憂鬱發作才就醫並開立藥物與兩週休養假。雖然公司表面支持,但之後被邊緣化,升遷機會幾乎歸零。

楊聰財說,大多數人不是不想請假,而是不敢請假。他們怕被貼標籤、怕失去位置、怕被取代,這種壓力不比病痛輕。

為何現在需要身心調適假

楊聰財分析,從臨床與社會觀察發現,現代職場的工作型態、數位文化與社會結構已大不同,導致上班族面對心理壓力的來源愈來愈複雜。

1. 工作性質轉變:從體力活變成「情緒勞動」

現代上班族除了要完成工作,還被期待「展現熱情」、「團隊精神」、「高親和力」,久而久之形成情緒耗竭。

2. 數位焦慮與即時回應壓力

即使休假,也可能仍在LINE群組回覆訊息,長期處於「不關機狀態」,讓大腦無法真正修復。

3. 職場壓力無聲化:冷暴力、邊緣化難以申訴

語言羞辱、冷暴力、排擠等情況常見,但因無明顯外傷,難以主張病假或申訴。

4. 情緒支持系統瓦解

現代人普遍缺乏家庭後援,特別是單身族或少子化家庭,當壓力來襲時,無人傾訴,常「一人獨撐」,沒有情緒出口,容易陷入孤單與憂鬱。

國際企業已起步 提升產能和忠誠度

企業開始意識到「情緒出走成本」, 員工頻繁請假、無法專注、產能降低、離職率上升,都讓企業痛苦不堪。不如預留彈性假期,讓員工能適時自我調節,反而能延長工作壽命。

像日本、加拿大、德國等國,已有企業陸續推動「靜心日」、「心理健康日」或「短期復原假」等制度作為員工關懷措施,不只當作福利,更被視為提升產能與忠誠度的策略之一。

撐過去就好? 是不是該給自己喘息機會了?

楊聰財呼籲,民間企業未必要照抄公務體系,但可嘗試推動更彈性的假期制度,例如:

  • 增設情緒彈性假或靜心日
  • 員工每半年可請1至2天的心理調整假
  • 導入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協助方案,匿名心理諮詢資源

「你不需要病倒,才有資格好好休息。」下一次,當你累到想哭,不如誠實面對內心,問問自己一句話:「我是不是該,給自己一個喘口氣的機會了?」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上班族壓力哪裡來?專家解析職場3大壓力來源 人際關係竟是主因

Heho 健康(台灣)

壓力對健康最常見六大類傷害!臨床心理師:靠這方法「自癒」

Heho 健康(台灣)

新冠疫情讓人憂鬱、焦慮、失落、孤單?用 3 方法重新找回健康身心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男子懶理血壓高手腳無力驚揭腦中風 醫生教4招飲食控血壓

am730

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腫瘤 「1治療」免開刀完整切除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美不是「買漂亮」這麼簡單!三件術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Heho 健康(台灣)

水溶片方便但不能亂用!直接食有3後果 過量或增腎臟負擔

am730

體重飆升是胖還是水腫?醫:當心腎臟病…嚴重恐洗腎

中天新聞網

兩年三次腎結石 中年男腎出血後改「1手術」成功碎石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敏、氣喘有解方!中醫「三伏貼」助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狂喝飲料小心高血脂上身!中醫師教你從「體質調養」預防

am730

老人味源自體內代謝非衛生問題!專家:多吃菇類可改善

中天新聞網

北市十大癌症死因出爐!肺癌、乳癌、大腸癌居前三

中天新聞網

北市「喪屍煙彈」案件翻倍成長!醫:使用者多有憂鬱焦慮

中天新聞網

長期在冷氣房易頭痛喉嚨乾 醫生教5招KO冷氣病症狀

am730

75歲阿嬤走路常跌倒竟是肌少症惹禍 醫曝診斷與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吃到洗腎?腎臟科名醫列傷腎食物表:除了香腸火腿之外,這7種也要少吃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年輕型失智恐是遺傳性腦血管疾病!48歲婦忘關火險釀禍

中天新聞網

破解乳癌抗藥性 國衛院清大開發全球最強新藥 拚五年內造福婦癌患者

Heho 健康(台灣)

夏季小強頻頻出沒!滅蟑、防蟑有撇步 網友提供5妙招

NOW健康(TW)

跨科整合打造全方位照護!成大醫院啟動SMA治療計畫 助病友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太熱不只中暑!醫警告:當心熱到心臟出事 教你關鍵預防守則

am730

白斑、黑斑不痛不癢卻影響自信 皮膚科醫師解析色素異常治療方向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毛孩引發鼻水不停?三伏貼穩定免疫系統 減緩過敏症狀

NOW健康(TW)

每週喝薑湯降血脂有效! 研究:壞膽固醇狂降33%

中天新聞網

玩過頭!「延時環」卡死命根…腫成象拔蚌 險釀組織壞死

中天新聞網

瘦瘦針並非人人適用!醫曝真相:這6種人最好別亂打

康健雜誌

不是犧牲,是被重視!全台護理師大出走,南台灣2醫院如何留住護理師的心?

康健雜誌

涼感小物哪個最有效?手持電扇超過1溫度會中暑!紙巾、噴霧「這些人」別用

康健雜誌

7/5災難預言引焦慮?醫:維持正常生活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暑假來臨! 親子「互動對話」可降低青少年偏差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丹醇研選」霜淇淋腸桿菌超標 複驗仍不合格遭罰3萬

中天新聞網

效用遠超想像 運動何止能減肥 更可以重啟大腦細胞抗失智

am730

全人抗癌新願景!專家解析癌友心理腫瘤照護重要性,別讓失志症候群打敗你

Heho 健康(台灣)

消暑方法|天氣熱到就中暑?綠豆薏仁湯等3招降溫解渴

am730

天氣熱狂喝飲料小心高血脂悄悄上身! 中醫師教你從「體質調養」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36歲男DIY沒問題卻無法行房 竟罹患心因性勃起障礙

中天新聞網

夏日不防曬恐加速老化!醫:紫外線穿透室內玻璃也傷膚

中天新聞網

「喝水」也會胖?當心是腎臟在求救!醫揭連7天出現「1現象」恐代謝功能異常,4招守護腎功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米紙】越南米紙:增肌減脂好幫手?減肥推薦用越南米紙替代澱粉?

高燒 Gofever

每年釀50萬胎兒不保 中晚期子癇前症檢測降低不良妊娠

NOW健康(TW)

與祖靈團聚!彰化暖醫翻越南迴、跋涉千里到長濱,送80歲嬤「回家」…女兒淚謝安寧團隊:沒有遺憾了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