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取代金屬?ARRIS 開發超輕量「碳纖維」複合材料,打造台灣先進製造中心
矽谷先進製造新創 ARRIS Composites(棱合科技)今(27 日)舉辦媒體發表會,表示目前已經在台灣建置最先進的生產設施,總投資金額更超過 2,000 萬美元,幫助台灣轉型成全球高附加價值製造的重要樞紐。
ARRIS 最新研發的超輕量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已成功導入全球頂尖自行車品牌 Specialized 旗下 Roval CLX 輪組,而複合材料還有許多可能,例如未來在消費電子產品的可穿戴設備和行動設備都有相關應用。
ARRIS 執行長 Riley Reese 指出,在消費電子產品材料的設計發展演進,早期以塑膠為主,之後蘋果帶動轉向鋁、鋼,甚至到鈦合金,基本已經用完所有金屬可用的材料,因此下世代不管是穿戴式設備,如 AR、VR、手錶等,都需要更輕量的複合材料,且能與電子零件高度整合。
Reese 表示,碳纖維就有這些的優勢,如重量僅金屬的一半,並且與其他結構結合,ARRIS 的技術也能做到類似產品。以手機殼為例,摔下去通常是邊角受到最多傷害,因此不需完整包覆的保護殼,只要加強邊角即可在 99.9% 跌落情況下提供保護,同時兼顧輕量與使用體驗。
談到台灣布局,Reese 表示,台灣擁有世界級製造能力與工程人才,且在 IP 保護部分完善,也是 ARRIS 推動創新製程落地的關鍵夥伴。自 2021 年桃園製造中心啟用以來,台灣就扮演 ARRIS 全球策略中的核心角色。美國總部專注於技術研發,台灣則負責材料生產、產品製造,以及新合約製造商的導入與管理。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目前的關稅問題,Reese 坦言公司最早在美國生產鞋類零件,之後轉移到台灣發展量產,部分原因正與關稅考量有關,因為許多組裝都在台灣完成。作為第二(Tier 2)供應商,公司主要提供零件,再交由第一(Tier 1)供應商組裝,如鞋子多在越南完成,而輪子則在台灣組裝。不過,關稅壓力主要是品牌方承擔,對於身處亞洲的 Tier 2 供應商來說,組裝集中在亞洲相較美國生產反而更有利、也更具優勢。
ARRIS最新研發的超輕量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已成功導入全球頂尖自行車品牌 Specialized 旗下 Roval CLX 輪組。該產品於今年的 2025 年環法自行車賽(Le Tour de France) 中實戰應用,協助車隊拿下四場賽段冠軍並獲總排名第三。
ARRIS 研發副總經理 Bert Mannhalter分享,這款碳纖維輻條的核心創新,在於結合材料與製造技術的專有研發。全新的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結構,不僅大幅提升性能表現,同時兼顧永續性與輕量化設計。該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自行車產業,打造出高性能、超輕量的碳纖維輻條,其重量比市面上最頂級金屬輻條輕近 60%,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技術突破。
ARRIS 將持續以台灣為全球製造與技術落地的重要據點,並拓展合作領域至鞋類、可攜式電子與航空航太等高性能應用產業。ARRIS 目前已與多家領先企業展開深度合作,為下一波製造創新鋪路。
(首圖來源:A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