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協商內容保密 王鴻薇:民眾有權知道台灣拿什麼去交換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29日)表示,台灣淪為全球被課高關稅的少數國家之一,顯然不在美方「友好待遇」之列,「大關稅就是大失敗」已成事實。她質疑,賴政府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公開協商內容,與其他國家公開透明的做法不同,究竟台灣拿了什麼去交換這樣的結果?應該向國人清楚交代。
王鴻薇指出,台美公布的20%關稅結果,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先前信誓旦旦預測的10%相去甚遠,也遠低於日本與韓國的15%,與我國主要競爭對手相比明顯處於劣勢。更令人擔憂的是,統計顯示,台灣目前面對的關稅水準甚至高於多數國家,不僅落後日、韓,甚至不如部分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皆為19%)。台灣如今已是全球被課徵高關稅的國家之一,顯然未被納入「友好低關稅待遇」國家之列,「大關稅、大失敗」已是不爭事實。
王鴻薇分析,從目前公告的20%關稅來看,若再加上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實質影響,等同於企業面對高達近32%的成本壓力,對國內產業而言,已形同一場「準經濟風暴」,且這波衝擊恐引發嚴重連鎖反應,等同經濟海嘯即將來襲。然而,總統賴清德今日的公開發言卻輕描淡寫,無法回應民間憂慮,更難以讓國人接受。
王鴻薇批評,賴清德政府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公開台美關稅協商的具體內容,與其他國家政府如日本、韓國公開相關投資金額與產業影響的作法大相逕庭,除了表面上的20%關稅數字,外界更關心是否有其他附帶條件,政府卻隻字未提,令人質疑是否另有交換內容。王呼籲,政府應誠實面對民眾質疑,開誠布公說明談判過程與換得條件,不能再以保密為藉口規避監督。
王鴻薇直言,賴清德以「暫時性」關稅作為回應,企圖淡化談判結果,其實是對民眾的不誠實,雖然各國談判確實存在調整空間,但沒有任何政府會對內宣稱稅率是「暫時性」規避責任,特別是美國官方對外公布的台灣關稅,並無任何「暫時」字樣。她怒批,賴政府此舉形同逃避失敗、規避責任,根本無法讓國人信服。
(熱門點閱:賴清德稱20%關稅是「階段性結果」 藍智庫:已衝擊市場信心)
王鴻薇強調,面對高達20%的對台關稅,賴清德政府應立刻啟動全面衝擊評估,重新檢視相關特別預算,以因應即將到來的產業衝擊與經濟風險,並要求行政院應依立法院已三讀通過條例,立即普發現金一萬元,面對美國重稅壓力席捲而來,國內產業勢將首當其衝,協助民眾度過無薪假、裁員等困境。王也重申,立法院經三讀通過的條例,行政院應依法發放,紓解民眾財務壓力;同時也應由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團隊提出專案報告,盡快展開溝通協調,全力應對關稅衝擊對產業與民生的全面衝擊。(責任編輯/殷偵維)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