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短影音恐傷大腦功能! 醫師曝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短影音平台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其帶來的隱形傷害卻令人憂心。從TikTok到YouTube Shorts,這些平台以快節奏、高刺激的內容吸引使用者不斷滑動螢幕,導致多巴胺大量分泌,導致成癮。專家警告,長期沉迷短影音,不僅影響注意力和情緒調節,更可能干擾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對於25歲以下的年輕人,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短影音成癮與一般網路成癮有著明顯差異,它是一種短時間、高密度接收,由演算法推播內容的使用行為。這種模式會持續刺激大腦的獎勵系統,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讓人越看越停不下來。同時,使用者的專注力逐漸下降,難以集中在其他事物上,甚至出現睡眠中斷、焦慮、情緒失控等身心症狀。
台安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陳長聖表示,當觀看短影音時,多巴胺持續刺激獎賞系統,長期下來會造成多巴胺疲勞,導致未來若沒有同樣高刺激量,就無法啟動獎賞系統,最終形成成癮結果。
諮商心理師蔡宇涵解釋,人在觀看短影音時就像進入待機模式,基本上沒有在思考,只是跟著節奏走。當習慣了這種快速刺激後,回到生活中面對閱讀書籍或處理文件等低頻刺激時,就很難引起興趣,導致注意力可能出現缺損或無法集中的狀況。
根據YouTube官方統計, Shorts每日平均觀看次數從2023年的700億次,飆升到目前超過2000億次,成長速度驚人。研究顯示,將近一半新興成年人每天花超過一小時觀看短影音。然而,大腦前額葉皮質要到25歲才發育完全,這部分掌管注意力、衝動控制及自我認知,長期沉迷短影音可能干擾這些能力的正常發展。
蔡宇涵進一步指出,3C產品是一種高彩度、高刺激、高聲量的東西,但現實生活中老師的授課和學習內容不可能如此有趣豐富,導致孩子無法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產生興趣,反而容易投注在3C使用上,忽略現實生活中的需要。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張舜傑表示,現在的小朋友和大人在專注力方面都受到影響。以前看一部電影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現在短影音可能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人們已經習慣這種短暫的快速滿足。這不僅影響專注力,還會影響了解力和邏輯思考,因為無法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和思考體系。
專家建議,雖然不太可能完全戒掉短影音,但應開始學會有意識地使用這些平台,建立固定觀看時段,重新審視自己的使用行為。陳長聖建議,使用輔助軟體,如iPhone的使用時間限制功能,幫助使用者更自覺地控制時間。
短影音雖然提供便利與娛樂,但其背後的心理與生理影響不容忽視,適度使用才能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