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國中男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上路!HPV疫苗擴大施打,今年受益高達18萬人
今年9月起,國健署將正式啟動國中男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政策,這是東亞首次的男女共同公費施打行動,在癌症防治上面也是重要的里程碑,期盼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降低可預防的癌症的發生率;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呂俊毅醫師呼籲,父母別錯過機會,送給孩子第一份的健康防癌禮;也別忘了照顧自己,選擇鄰近院所自費接種。
接種率逐年攀升,女生已達90%高水準
自2018年(民國107年)起,台灣推動國中女生HPV疫苗公費接種政策,完整接種(兩劑)涵蓋率從75.2%(107入學)提升至86.0%、86.1%,至2023年已達91.9%,成功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消滅子宮頸癌目標90-70-90中的第一個90。
90:90%的女性在15歲前接種HPV疫苗。
70:70%的女性在35歲及45歲時,接受進階子宮頸癌檢測。
90:90%的女性罹病後可妥善且完整的接受治療。
透過疫苗做為第一道防線,搭配成年或是有性經驗後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甚至可以進行更精密的HPV檢測,三管齊下的防癌手段獲得國際間高度認同,於是今年起,國健署也進一步在35、45及65歲提供民眾當年度的HPV檢測,期盼能在有細胞病變前就抓出風險,降低病變的機率。
擴大施打對象,預估今年受益人數高達18萬人
今年9月起,更將國中二年級男生納入HPV公費接種對象,預估約8–9萬男學生受益,加上維持9成接種率的女生,今年整體受益人數將達18萬人,經費約5億元,對此,呂醫師表示:「這是進一步達到健康平權並提升大眾對HPV認知的重要政策,當兩性都施打,可獲得的群體保護效益才會取得最大化。」
先前已有部分縣市率先自籌經費提供國中男生公費HPV疫苗,但普遍施打率都比不上該縣市的國中女生,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多數人還是將HPV疫苗認知為子宮頸癌疫苗,或是覺得HPV只會感染女性,這樣的觀念應該要被扭轉,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這樣的名稱讓大眾更為熟悉。
「這樣的更名應該由醫療人員開始,從現在起都稱呼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呂醫師補充道。兩性共同施打的以國際經驗來說,最先反映在感染率、濕疣以及癌前病變的發生率下降,顯示HPV疫苗在真實世界中都有足夠的佐證來支持防癌的效果。
呂俊毅醫師於8月10日兒科醫學會演說指出:「明明就有一個疫苗可以預防癌症,為什麼不好好運用?」
疫苗是有效的癌症防護網
現行公費採用的九價HPV疫苗能預防超過90%的高致癌型別導致的相關癌病,呂醫師進一步說明:「所有癌症中約4.5%是和HPV感染有關聯,主要包含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及外陰癌,男性陰莖癌,另外不分男女都還有肛門癌、頭頸癌(尤其是口咽癌)或是尖形濕疣(俗稱:菜花),這些是男女兩性都可能罹患的。」其實所有上皮類癌症都可能與HPV感染有關,所以長期被忽略的男性風險應該要隨著這次的全國國中男女生公費HPV疫苗施打政策進入大眾的心裡。
根據2015年的HIM (HPV in Men)研究顯示,男性自然感染HPV後可自然產生抗體的比例,在不分年齡層中都不到10%;而現有的疫苗在長期追蹤都顯示還有95%的抗體效益,顯示疫苗催生的抗體可以有效穩定的在體內超過十年,而越早打的免疫效益越好,呂醫師鄭重地呼籲家長確認是否有收到同意書,且建議勾選同意,讓子女可以在最佳時期就得到完整保護,尤其公費疫苗會安排在校園內施打,對家長及孩子來說都很方便,且現有疫苗從上市到現在都可以看到安全性相當穩定,家長不需要擔心。
呂醫師最後總結:「HPV是一種環境中常見的病毒,持續感染可能導致許多種生殖泌尿道與頭頸部的癌病,兩性共同施打HPV疫苗可以預防最多的癌症、保護最多的人,在預防醫學上有很重要的意義。建議家長別讓孩子錯過公費,不是公費施打對象的民眾也可自費接種,大家共同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生率。」
家長同行,是孩子最強的守護者
•簽署同意書,給孩子一份長遠防癌力。
•親子共同了解HPV與防癌知識,從家中開始建立健康觀念。
•完整接種兩劑,是建立完整保護力的關鍵(如超過14歲則按建議調整為三劑)。
讓孩子遠離HPV相關癌症威脅,從一針疫苗開始。9月,請家長與孩子攜手守護無可替代的未來。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