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皮膚皺摺處又紅又癢? 小心「對磨疹」來折磨你!
【NOW健康 辰蘊如/特別報導】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台灣的夏季氣溫屢創新高,濕熱的氣候條件不僅讓人感到不適,更成為許多皮膚疾病的溫床。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暨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每年夏季因皮膚皺摺處發炎而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加,其中「對磨疹」便是最常見的夏季皮膚困擾之一。鄭醫師提醒,這種看似輕微的皮膚問題,若不及早處理,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皮膚發炎,甚至造成皮膚破皮潰瘍與續發性感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什麼是對磨疹? 認識皮膚大敵
對磨疹(Intertrigo)又稱摩擦性皮膚炎,是一種特別好發於皮膚皺摺處的發炎性皮疹。這種疾病的發生機制由疾病名稱就可知曉:由於皮膚與皮膚持續摩擦,再加上悶熱環境下汗水積聚,便會導致局部皮膚刺激性發炎反應。從醫學角度來看,肥胖者由於皮膚皺摺較深、接觸面積較大,因此罹患對磨疹的風險顯著提高。
對磨疹最常出現的部位包括腋下、乳房下方、胯下、腹部皺摺處等容易悶熱與積聚汗水的區域。患者通常會經歷紅色皮疹、搔癢、疼痛等不適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皮膚破損和感染,嚴重的患者其胯下對磨疹甚至會疼痛到令人行走困難。鄭百珊醫師強調,濕氣和高溫是加速對磨疹發作的主要誘發因子,這也解釋台灣夏季成為此病的高發期。
有效治療與照護 讓皮膚重獲健康
鄭百珊醫師表示,對磨疹在適當照護下通常會自然痊癒。治療的核心原則是保持患部乾燥清潔,減少皮膚間的摩擦,並輔以中弱效類固醇藥膏使用。
日常照護方面,患者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要點:洗澡後應立即徹底擦乾身體,特別是皮膚皺摺處,使用毛巾時應採輕拍方式而非搓揉;居住環境要保持乾燥通風,避免長時間處於濕熱環境;選擇寬鬆透氣的棉質衣物,有助於汗水吸收與蒸發;在皮膚皺摺處適量使用止汗劑可有效減少出汗。
預防勝於治療,除上述日常照護外,注重個人衛生、維持適當體重、選擇合適衣物材質等都是預防對磨疹的重要策略。對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者或居住在溫暖潮濕地區的民眾,更應該加強預防措施的執行。
透過專業診斷 才能對症下藥
對磨疹是台灣夏季常見皮膚紅疹,惟臨床上有許多一樣發生在皮膚皺摺處,但不是對磨疹的皮膚狀況;鄭百珊醫師提醒,需要將對磨疹與其他相似疾病進行鑑別,如黴菌感染(如體癬、股癬)、念珠菌感染或皮膚惡性腫瘤(乳房外柏哲德氏病)等。
不同的疾病成因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臨床上常見病人將股癬或念珠菌感染錯當會陰部對磨疹,而自行使用一般濕疹藥膏(類固醇藥膏),此舉不只會惡化黴菌感染,長期使用更可能造成皮膚萎縮與擴大黴菌感染範圍、造成抗藥性菌株出現的問題。
鄭醫師說明,好發於會陰部的乳房外柏哲德氏病(為一種皮膚惡性腫瘤)也常被病人誤認為對磨疹而延誤診斷治療時機。因此,如有反覆性未改善之皮膚紅疹,還是建議找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才能確實安心。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