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me GT 7、GT 7T 戰神雙機開箱比一比|超猛電力與超強散熱
realme 在推出 realme 14 5G、realme 14 Pro 之後,在中階旗艦的市場他們推出了 realme GT 7、realme GT 7T,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力,我認為效能跟散熱也是長期體驗下來的一個重點。本篇按照慣例,從開箱開始,跟大家分享這款越級的中階旗艦。
*開箱:
realme GT 7 、realme GT 7T兩支手機的盒裝上以產品名稱搭配 Ai 字樣為主,盒裝內容就像下圖所示,包括手機、手機保護殼、原廠說明書、退卡針,以及同樣的 120W SUPERVOOC 超級閃充組,傳輸線是 Type-A to Type-C 的,這邊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台灣市場是屬於 100~130V 範圍,所以最高可進行 80W 閃充,當你旅遊到使用200~240V 範圍的國家|地區,那麼就可以實現 120W 閃充,這方面在原廠充電插頭上面有做詳細標示。
*效能:
接下來我想透過效能來說明 realme GT 7 Pro、realme GT 7 以及 realme GT 7T 這三支手機的差異,首先,GT 7 Pro 台灣版本給到 12GB +512GB,搭載的是當前最強的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AI 行動平台,當時在開啟 GT 模式的前提下,CPU 單核 3102、多核9498,圖形運算接近 2 萬分,3D 分數也來到 6220,光追分數也破萬、安兔兔超過272 萬分。
而這次的 realme GT 7 與 realme GT 7T 兩支手機採用的是聯發科 Ai 晶片,前者搭載 4nm 製程的聯發科 Dimensity 9400e 八核心處理器、後者搭載的是 Dimensity 8400 Max。換句話說,GT 7 Pro 仍是 realme 面向旗艦機競爭的代表,而 realme GT 7、GT7T 則是其面向競爭更激烈的中階機市場所做出的規劃,然而從處理器架構來看,Dimensity 9400e 處理器採用四組 Cortex-X4 核心,其中一個最高主頻為 3.4GHz,其餘三個最高主頻為 2.85GHz。 Dimensity 8400 Max 則「僅」採用 Cortex-A725 核心,其中一個最高主頻為 3.25GHz,其餘三個最高主頻為 3.0GHz,其餘四個最高主頻為 2.1GHz。GPU 方面也是 Dimensity 9400e更勝一籌,它配備了 Immortalis-G720 MC12,而 Dimensity 8400 Max 配備了 MC7。
實際跑分,realme GT 7 在理想狀態下跑 Geekbench CPU 單核 2,307、多核 7,512,圖形運算分數高達 13,831,Wild Life Extreme 5431,Solar Bay 得分 8,412,安兔兔得分超過 223 萬分。
realme GT 7T 在 Geekbench CPU 單核 1,638、多核 6,609,圖形運算分數來到 10,831, Wild Life Extreme 4,040、Solar Bay 分 6,555,安兔兔得分超過 171 萬分。
這樣的測試結果跟我過去一個月來體驗感受相同,兩支手機日常效能相差不大,但是 realme GT 7 安兔兔近50萬分上下的差距,就遊戲體驗來說還是會有些差異,然而在 3D 運算上雖然會有階級上的差距,然而實際在過去一過月來使用,個人感受兩者差異不大,可能的原因在於壹哥日常遊玩的遊戲多以《傳說對決》為主,測試過程中也跑過《原神》、《絕區零》,某些狀況下(冷氣房中)偶爾 realme GT 7T 的表現甚至會比 realme GT 7 還流暢,當然整體來說是不及 realme GT 7,但是如果在效能導向的取捨下,如果不需要 WiFi 7(realme GT 7T不支援),那麼 realme GT 7T 是個高 CP 值的好選擇。
*外型:
realme GT 7、realme GT 7T 採用相同的背蓋設計,這是全球第一款背蓋就是散熱片的技術,使用的材質是 IceSense 石墨烯,主要是結合石墨烯與玻璃纖維所設計而來,相比玻璃來說更輕、更薄、散熱能力也更好,是相當聰明的設計,我猜想之後的 GT 系列應該都會維持相同的背蓋材質。此外,背蓋上面還多添加了用在遊戲滑鼠的塗層,具有親膚、防滑的觸感,實際摸起來的感受遠比之前晶鑽玻璃工藝更光滑、細緻,卻不容易滑落、四周邊框稍微做了微曲設計,握持手感也很好。
手機中框採用了所謂的「銦激光雕刻框架」,其實就是微米等級的雷射雕刻,這讓髮絲紋更加的細緻。
這一代的相機鏡頭框是一個略微四方的窗型設計,官方說是太空視窗鏡圈,但我認為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古典的窗戶,裝飾框採用了跳色的裝飾設計,黑色版本是金色的配色、藍色版本是紅色的配置,仔細看的話還有 HYPERIMAGE+ 的宣傳字樣,不得不說這一代質感做得非常到位。
基本上 realme GT 7 與 realme GT 7T 外型設計、大小都差不多,如果說要最快辨識出雙機差異,那就是他們閃光燈的位置,realme GT 7 採用單色補光燈,realme GT 7T 看起來是柔光環(原本我也很驚喜),但其實打開相機設定,它也是單色補光燈,不過亮度會略為柔和一些。
*螢幕顯示:
realme GT 7 配備了 6.78 吋 1.5K 解析度的顯示螢幕,螢幕顯示佔比為 93.9%,畫面更新率最高為 120Hz,局部螢幕峰值亮度高達 6000 尼特,還具有 2600Hz 峰值對比以及 2160Hz 高頻 PWM 調光。
realme GT 7T 配備 6.8 吋 1.5K 解析度的顯示螢幕,螢幕顯示佔比為 94.7%,畫面更新率最高為 120Hz,局部螢幕峰值亮度同樣高達 6500 尼特,並且同樣具備 2600Hz 峰值對比以及 4320Hz 高頻 PWM 調光,但其實在室內環境下觀看,兩者體驗相差不大。
*相機:
realme GT 7 主打5000 萬畫素(24mm|Sony IMX906|1/1.56 吋感光元件|f/1.8 光圈|1μm 像素尺寸)的主相機,具備 4K 120fps 錄影、與高達 4K 60/30fps 杜比視界拍攝效能。
其餘兩顆鏡頭分別為 5000 萬畫素 2 倍人像鏡頭(47mm|Samsung S5KJN5|1/2.8 吋感光元件|f/2.0 光圈|0.64μm 像素尺寸),以及 800 萬畫素超廣角(16mm|OV08D10|1/4 吋感光元件|1.2μm 像素尺寸),自拍鏡頭也有 3200 萬畫素(21mm|SONY IMX615|1/2.74 吋感光元件|f/2.45 光圈|0.8µm 像素尺寸。實拍效果如下:
realme GT 7 在白天拍攝的細節相當好,如果跟旗艦機比較,它確實有色彩細節、飽和度略微不足的狀況,但整體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舉例來說,它的人像濾鏡還是很出色、街拍模式很好用,對比跟動態範圍也很正確,人像模式的背景虛化效果很好,光斑也頗有相機感。此外,它的2倍長焦表現我很喜歡,跟主相機相比不遑多讓,還能夠延伸至 5 倍變焦,在拍攝上多了些選擇。至於超廣角的部分,或許如果跟動輒3~5萬元主打拍攝能力的旗艦機相比,它很多的地方都是略嫌不足的,但如果是日常使用來說,就像大家看到的,實用性是足夠的。
從夜間拍攝來說,主鏡頭的表現蠻不錯的,細節豐富、暗部跟亮度都掌握得很好,也不會出現耀光、曝光的狀況,這讓我可以安心在各種角度拍攝照片,我們在電影院內低光源自拍的表現效果也很不錯,它提供螢幕補光的效果。長焦跟超廣角的缺點就顯露無疑,不過我發現,如果是光源過低,它會改用主鏡頭拍攝來提升細節,尤其是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但坦白說,如果經過app後製調色,都會是精緻的照片。
至於 realme GT 7T 拍攝組合上少了長焦之外,感光元件也偏中階,配置 5000 萬畫素Sony IMX896|1/1.56吋感光元件,光圈 f/1.8。另一顆維持是 800 萬畫素超廣角,光圈f/2.2 。自拍鏡頭跟 realme GT 7 相同, Sony IMX615|3200萬畫素。原本擔心這樣的配置是否會影響拍攝體驗,但是我先給大家看實拍效果:
如果跟 realme GT 7 相比,就會發現 realme GT 7T 的日間拍攝表現更好,該款手機在調色上有做了一些優化,可以說是兩支手機、不同的相機風格,色彩、對比跟飽和度都恰到好處,人像表現很好、背景虛化很自然,畫面細節也都還算豐富,猜測是 realme 對於這組感光元件組合調校上相對有經驗的緣故,這也再次說明著,手機光看規格不準確,還是要實際試用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夜間的表現同樣精彩,雖然 realme GT 7T 少了長焦,但實際拍攝仍有 2x 變焦可以拍人像,因爲是同一顆鏡頭拍的,所以不管是長焦變焦還是人像,拍攝品質相對穩定,可惜的是在極低光源的拍攝表現上感光能力略鹹不足,這也連帶影響到人像表現。不過沒關係,realme 有很好用的相片編輯功能跟濾鏡,尤其這次還新增了山野/海島/城市濾鏡,使用起來會相對多元。坦白說,讓用戶拍出自我、拍出個性,確實是過去 realme 一貫的特色跟風格。
*電力與快充:
就像開頭提到的,realme GT 7、realme GT 7T 的電池容量都來到 7,000mAh 這是當前業界最高,也是我目前在體驗的所有高效能手機當中,「唯一」真正帶出去旅遊可以一整天不用擔心電力問題的智慧型手機,因為我們外出旅遊會碰到各種狀況,包括訊號連接問題、拍照、錄影、玩遊戲等等,realme GT 7、realme GT 7T 兩支手機都能夠使用超過一天的時間,正常上班使用的話,甚至可以超過 2 天以上,是這次體驗下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至於 120W SUPERVOOC 必須要原廠充電組才可以,當然如果你有OPPO旗艦機的朋友…或許可以互相支援一下(?),我在電力剩下20%的時候,針對 realme GT 7 啟用「智慧極速充電」,並且以原廠充電組進行快充測試,結果如下:
5 分鐘: 35%
10分鐘:49%
15 分鐘:60%
21 分鐘:73%
25 分鐘:80%
30 分鐘:89%
37 分鐘:96%
47分鐘11秒:100%
上述測試是啟用智慧極速充電,但同時也開啟 GT 模式的前提下進行測試,大家可以看一下 15 分鐘的數據,這是我這段期間最有感的,因為手機電量長到我幾乎忘記要充電,這也使得我出差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會突然發現他需要充電,而如果身上有這樣的快充,隨便在一個咖啡廳、公共場所借電 15 分鐘,手機電量就可以從 20% 躍升到 60%,換算下來這 4200mAh 的電力,在接下來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它又是活力滿滿。
*Ai:
最後花一點篇幅來談論 realme 的 Ai 功能,這一代我認為最實用的莫過於「Ai 圖像助理」底下的 Ai 消除反光,雖然它不是機上Ai,但是使用起來感受相當明顯,如果有人像的話,感受上還會優化人臉細節,讓人像更為突出,其他像是 Ai 錄音摘要、Ai 傳送門也很實用,這部分在先前評測也有介紹過,詳細的話可以觀看影音實測,我想分享的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沒有 Ai 真的賣不動,但是廠商給出的 Ai 功能,如果不實用那也是白搭,realme 在這一兩年更新當中,可以感受到他們開始把「敢越級」這個理念,漸漸地放在 Ai功能的開發上,讓用戶體驗到媲美旗艦機的 Ai 功能與使用效率,尤其這一次 realme GT 系列採用的聯發科晶片,同樣也是在這一塊有所著墨,因此,可能我們在其他智慧型手機看到類似的 Ai 功能,在這兩支手機當中,使用效率會更高,可以說是媲美旗艦機。
*總結:
從這兩次的體驗來說,發現 realme 的想法一直維持「敢越級」的核心在設計手機,然而現在在手機效能都升級的同時,他們開始思考可以在哪方面超越旗艦,realme 這次的切點是電力跟散熱做到「超越旗艦」,並在螢幕、效能超越同價位機種,藉此提升整體使用體驗,這是這段時間體驗起來相當有感的地方。
那麼回過頭來看手機本身,這兩波 realme 推出的手機定位上也做了一些差異化,這些差異化甚至顛覆我們過往對產品名稱的認知,好比說 realme 14 跟這次的 realem GT 7T,雖然「產品名稱」感受上是入門了一些,然而如果是以遊戲、效能導向與最重要的「價格」來考量,這兩支手機都比同期發表的 realme 14 Pro、realem GT 7 還來得更值得推薦。我想藉此跟大家分享的是,在 realme 的手機來說,每一支都是越級,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實際到門市體驗、感受一下,甚至與同級手機比較一下,看看哪一支手機是在各方面最適合自己的。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