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肺炎連八年高居死因第三 專家籲及早接種肺鏈疫苗

明日科學

更新於 07月03日06:39 • 發布於 07月03日06:39 • 高 詩豪

肺炎不僅是高齡者的致命威脅,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它更是造成死亡的關鍵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統計,肺炎連續八年高居十大死因中的第三位,更在去年的統計中成為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肺炎的死亡時鐘每分鐘都在加快,因此,專家呼籲民眾必須提高警覺,及早預防。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重要性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指出,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防止肺炎和其他嚴重感染的重要手段,對於65歲以上的長者或19至64歲的高風險族群而言,接種這些疫苗更是守護健康的關鍵。他建議民眾應盡速完成公費接種,包括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和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以獲得完整的免疫保護。

肺炎與癌症的致命聯繫

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通常較弱,使得他們面臨的感染風險顯著增加。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許怡敏副執行長的說法,許多癌症患者對接種疫苗抱有疑慮,擔心疫苗會對健康造成負擔。然而,正因為免疫力較低,疫苗能夠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保護,避免感染進一步加重健康狀況。許怡敏提醒癌症患者,應與醫師討論疫苗接種的必要性,尤其在治療過程中,免疫抑制劑等治療可能會使他們更易感染肺炎。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風險

傳統上針對肺炎鏈球菌的抗生素都要面對不可避免的抗藥性難題。圖/明日科學

今年截至6月30日,台灣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病例已達188例,創下近六年的新高。這些病例中,感染風險在高風險族群中顯著上升。例如,HIV患者的感染風險高出17倍,癌症患者的風險則高達9.83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癌症患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處於免疫力低下狀態,感染肺炎鏈球菌後,死亡風險極高,七天內的死亡率可高達44%。

老年人與高風險群體的疫苗接種

李秉穎醫師強調,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非常安全的疫苗。其疫苗的原理就像是將病菌的外套純化出來當疫苗的主要成分,強化免疫反應。圖/明日科學

台灣的肺炎死亡大多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表示,肺炎不僅威脅生命,也會對健康造成巨大衝擊,尤其對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為了降低感染風險,政府自2023年底起開始為65歲以上的長者提供公費疫苗接種服務,並於2025年擴大施打範圍,涵蓋19至64歲的高風險群體,包括患有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

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對於疫苗的不良反應更少見。圖/明日科學

然而,儘管疫苗的有效性已獲得廣泛認可,據統計,仍有近五成符合接種資格的長者未接種任何疫苗,這對公共衛生構成了巨大挑戰。

完整的免疫保護,刻不容緩

李秉穎醫師強調,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一種相當安全的疫苗,對於65歲以上的長者和高風險群體而言,應儘早完成接種以獲得全方位的免疫保護。慢性病患者也應該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的可能性,從而遠離肺炎帶來的威脅。

成人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原則:

  • 6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PCV13和PPV23者,先接種PCV13,再間隔至少一年接種PPV23。

  • 19-64歲高風險族群:未接種PCV13和PPV23者,先接種PCV13,再間隔8週接種PPV23。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明日科學

圖片來源:明日科學

延伸閱讀:
1、行走的肺炎?中國呼吸道疾病(肺炎黴漿菌)強勢來襲!疾管署建議儘速接種疫苗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本土女星兒罹罕病AADC 睡夢中驟逝!台大醫嘆:平均壽命5~6歲

三立新聞網
03

媽罹帕金森症爸中風,看護累到喊跑…海外女兒「1鍵」盡孝:照服員、物理治療師到府救援「終於放心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優活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什麼才是幸福的人生?哈佛大學研究:越早找到真愛,成功機率大增

優活健康網

勃起功能障礙年輕化! 年輕男人「硬度不足」打擊自信

NOW健康

「花生醬吐司」當早餐狂吃20年 女慘罹肝癌還轉移

中天電視台

家裡賣鹹酥雞! 壯男26歲就胸悶心梗「血管全塞住」

CTWANT

致死率近2成!豪雨後類鼻疽疫情大增 恐創歷年新高

中天電視台

不只是調味 專家曝吃醋能控血糖、顧胃酸、抗肥胖

ETtoday新聞雲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健康醫療網

電子煙違法勿輕易嘗試!重罰萬元 家長留意孩子4跡象

NOW健康

肺部結節疑似肺癌診斷再升級!支氣管鏡超音波導引切片檢查,精準發現癌蹤

華人健康網

全台約170萬B肝帶原者!4成民眾誤認飲食會傳染

中天電視台

夏季肌膚水分流失更嚴重?健康管理師揭保濕3大營養關鍵,從內養出穩定膚況!

潮健康

魚油怎麼挑?營養師認證5大選購原則一次公開!掌握吸收率、來源與認證才能安心補對營養

潮健康

魚的哪個部位最好吃?海大教授揭「1區域」肉質細膩:還有滿滿膠質

優活健康網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健康醫療網

搬出去住就是「不孝」嗎?心理師剖析心理獨立:親子關係也需距離

優活健康網

研究證實「孩子早睡」有助爸媽不失眠 名醫教4招讓兒速速躺平

ETtoday新聞雲

醫認證:「這1事」多做一點就能減肥、護心、降三高 你已天天都在做

常春月刊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健康醫療網

每日步行顯著降低認知衰退風險!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更要走

CTWANT

【心跳突然加快要緊嗎?】一文看懂不同類型心悸的原因與處理方式

常春月刊

最簡單的長壽運動!健走比你想的更有效,掌握關鍵技巧越走越健康

常春月刊

AI協作預測幸福感?陽明交大攜手國際團隊探索生理數據與心理健康關聯

健康醫療網

早上排便是大腸排毒最佳時段?醫破解2大迷思!想改善便秘,養成「這習慣」是關鍵

良醫健康網

吹冷氣也可能中暑!醫揭室內熱傷害4主因:環境不通風、水喝不夠...出現5徵兆快送醫

良醫健康網

耳朵濕濕的人容易有狐臭!醫揭止汗劑「最佳使用時機」:洗澡後塗抹

優活健康網

消暑擋不住生食與冰品誘惑?小心腸胃拉警報!醫:維護腸胃健康三方面著手

華人健康網

今天過得不開心,心情低落怎麼辦?心理師教「3步驟」等情緒慢慢變好

優活健康網

不含防腐劑=安全?食安專家揭「驚人真相」:它們更傷身、害命

三立新聞網

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異體移植穩定膝關節功能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籲民眾參加B、C型肝炎篩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鈴木一朗性感辣照曝光!進名人堂網翻出他「最糗回憶」

壹蘋新聞網

宵夜魔咒退散!蘋果+無糖優格月減4公斤,早上起床感受「身體變輕盈」

姊妹淘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罕見氣管癌 切除逾5公分氣管與重建手術救治

台灣好新聞

07月29日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Heho健康

蚊子怕什麼?家裡2處最容易藏蚊子!滅蟲職人授無毒殺蚊妙招

健康2.0

泡茶防癌還可淨化水中重金屬!研究揭:這種茶效果好 隔夜冷泡更強

健康2.0

櫃姐眼睛過敏不只因花粉!「這東西」也是元兇 醫揭正確眼睫毛清潔方式

健康2.0

先吃飯會血糖失控?吃完菜才能吃飯?正確吃法公開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