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稱20%關稅是「階段性結果」 藍智庫:已衝擊市場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1日)宣布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震驚全台各界。對此,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表示,雖然比起原先預告的32%已有所下修,但整體交換條件至今仍未公開,使得產業界與社會各界反而更加不安,對市場信心造成實質衝擊。
國政基金會表示,總統賴清德今天在記者會中明言,台美關稅20%僅是「階段性結果」,顯示雙方談判尚未完成,後續稅率仍有可能變動。雖然比起原先預告的32%已有所下修,但整體交換條件至今仍未公開,使得產業界與社會各界反而更加不安;且這個「暫時的數字」並非終局,卻已對市場信心造成實質衝擊。
國政基金會指出,對照日本與南韓談得的15%結果,台灣的關稅協議不僅數字偏高,相關內容也缺乏清晰交代,至今連影響範圍、適用產業為何都未說明。相較之下,日韓政府在協議達成後,皆有主動公布稅率安排與相關配套措施,使企業能及早掌握方向、預作準備。
國政基金會續指,賴政府不僅迄今未公布任何受影響項目清單,對於實際交換條件與戰略產業規劃也刻意迴避,僅以「戰略合作」、「對等原則」等空泛措辭模糊焦點。即使總統今天親自召開記者會,依然未說清楚政府承諾了什麼,產業界仍處於資訊真空,只能在不確定中舉棋不定。
國政基金會提及,企業面對的壓力不僅止於關稅,2024年以來,新台幣對美元已升值超過10%,為亞洲升幅最快的貨幣之一。對於仰賴出口訂單的製造業來說,這種幅度的匯率波動,意味著大量成本浮現,許多企業甚至來不及進行有效避險,實質利潤已大幅壓縮。
換言之,即使關稅政策已打階段性結果,企業實際的經濟傷害早已發生。政府不能只談關稅、忽略匯率,應立即提出針對短期衝擊的緩衝機制與財務支援措施,而非一再等待談判結束後才「補破網」。
國政基金會說,他們早已主動進行調查,由管中閔召集,結合國政基金會與民眾黨政策會推動的「民間版台美關稅衝擊評估」報告,透過訪談電子、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紡織與傳產等5大產業,其中超過5成企業表示「政策不明已造成實質損害」,包括毛利驟降、訂單延遲與資金調度困難。
另外,有25%的企業暫停增員,23%正在評估將部分產能移往海外;即使關稅稅率最終定為20%,依據模型估算,過半數企業營收將下滑10至30%,其中中小企業更有35.8%預期會衰退超過3成。
國政基金會呼籲賴政府,不應再以覆議、釋憲等政治手段,回應在野黨所提出的建議,包括國民黨與民眾黨共同推動的《關稅衝擊評估報告》,以及針對中小企業所提出的普發現金、匯率補貼與短期紓困方案,皆是從實務出發、應對迫切需求的具體建議。面對外部變局,政府的責任是穩定信心、主動應對,而不是把決策拖延成另一種政治鬥爭。
最後也呼籲,率團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及相關官員赴立法院進行公開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讓國會能夠知悉談判過程中的困難與相關利益如何折衝交換等,確保政府是否善盡責任,捍衛最大國家利益。(責任編輯/殷偵維)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