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每天多站起來26次」 3個月血壓明顯下降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每天「站起來」可以讓血壓下降!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PO文表示,有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來26次,三個月內就能讓舒張壓、收縮壓下降,代表光是在生活裡多幾次「起身的意識」,就能讓血管的壓力真的緩下來。
張家銘指出,來自一項2025年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醫學期刊的臨床研究,該研究找了407位停經後的女性,做三個月的行為改變實驗,一組照常生活、一組減少久坐時間、另一組則被鼓勵「多站起來」,也就是增加每天的坐、站轉換次數(sit-to-stand transitions, STST)。
結果發現,每天只要多站起來26次,三個月內就能讓舒張壓平均下降2.24 mmHg,收縮壓下降3.33 mmHg。張家銘說每次從坐姿站起來,腿部肌肉會短暫用力,促進血液循環,讓血流在血管內產生一種良性的摩擦力,稱為「剪切力」(shear stress)。這種壓力能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幫助血管擴張、減少發炎,維持彈性與功能。
張家銘直言,平均下降的血壓數字好像沒有很驚人,但其實這些變化不是靠藥物,也不是靠大幅度運動,而是靠一點點生活中的改變,因為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血壓好,可現實是很多人做不到每天運動30分鐘,尤其上了年紀、有關節不舒服或只是單純真的太忙。
他提醒,在診間常遇到停經後的女性朋友,生活也沒什麼特別變化,吃得也算清淡,偶爾還是有運動,但健康檢查報告的血壓就是一年比一年高,其實這是身體默默在「轉換體質」,停經後雌激素減少,原本保護血管彈性的那把「隱形雨傘」收起來了,血管開始慢慢變硬、反應變慢,像一條彈性變差的水管,壓力一上來,就容易堵、容易破。
張家銘強調,對停經後少了雌激素保護的女性來說,這樣頻繁的小動作,就是一種自然且有效的血管保養方式,能幫助穩定血壓、延緩血管老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