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糧食安全分散進口源 中國在非洲投資種植作物
(中央社台北4日電)在「糧食安全」國策及美中關係低潮下,中國開始將非洲列為分散糧食進口的來源。據報導,中國7月間由2家國企出面與非洲國家安哥拉簽署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合約,將在當地開闢13萬公頃土地種植大豆、玉米等作物,其中60%將回銷中國。
多年來,美國一直是中國大豆等糧食作物的大宗來源,而安哥拉則只是中國以基礎建設換取石油供應的非洲國家。綜合南華早報及界面新聞報導,7月下旬先後有中國中信集團及中國水電集團,與安哥拉農業部簽訂相關的大型農業合約。
根據安哥拉農林部說法,中國水電集團將投資逾1億美元,在安國東部取得面積3萬公頃的土地作為農場,用來種植糧食作物,且擁有為期25年的免稅特許權。而這片農場種植出的糧食作物,約有60%將直接輸往中國,預計合約期間可向中國輸送50萬噸的糧食作物。
除了糧食作物,中國水電集團還計劃在安哥拉建立農作物種子研發和測試中心,以提高當地農作物產量,同時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在安哥拉投資農業。
另一家中方投資者是中國中信集團,由旗下的中信建設出面與安哥拉農林部簽約,將於5年內分期投資2.5億美元開發10萬公頃的大豆和玉米生產基地。
中國中信集團表示,針對這項合約,位在安哥拉北寬扎(Cuanza Norte)省3000公頃和馬蘭熱(Malanje)省5000公頃土地的清理工作已在進行中,預計2026年將擴大開發規模到1萬至2萬公頃,最終目標是10萬公頃。
安哥拉農林部長安鳩斯(Isaac dos Anjos)當時表示,中國中信集團這項投資計劃所種植的農產品,約有60%將向中國出口,其餘則供安哥拉本國消費。
有國際農產專家表示,中國透過與非洲國家達成長期免稅的土地交易,減少了對美國、巴西的大豆等糧食作物依賴,同時還在非洲獲得了戰略立足點。
根據報導,除安哥拉外,中國也在非洲坦尚尼亞進行大規模農業投資,包括種植大豆,其中包括一項由北京超良控股出面的投資案,開發面積達3.2萬公頃。(編輯:邱國強/朱建陵)1140804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