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博恩名醫父曾文毅教護腦:自助旅行+七千步七分飽睡七小時

Heho健康

更新於 4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楊依嘉

失智症是全球高齡化下最受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60 歲以上每 7 人就有 1 人罹病,90 歲以上更是每 2 人就有 1 人。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表示自己今年已經68歲,但外人看卻更年輕一些,曾文毅指出,除了年齡、病理蛋白與基因等不可逆因素,大腦的「健康韌性」也是關鍵。透過核磁共振(MRI )搭配 AI 的「腦齡檢測」,可以在症狀出現前掌握腦部健康狀況,並透過生活方式讓腦保持年輕,延緩失智的發生。

三大危險因子,讓失智風險飆升

失智症的發生與多項因素有關,其中三大主要危險因子包括:

  • 年齡:是最大且無法避免的因素。
  • 病理蛋白沉積:β-類澱粉蛋白與 tau 蛋白會破壞腦神經,造成腦部萎縮與退化。
  • 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帶有此基因者,失智風險高出 5–10 倍。

腦韌性高,才能抵抗病理變化

曾文毅分享,有位 104 歲修女在檢測時發現腦中有大量 β-類澱粉蛋白與 tau 蛋白(病理蛋白),但她從年輕到高齡都長期教書、終生學習、持續動腦,因此即使腦中有病理變化,依然能維持清楚思緒與生活功能。「一輩子都在學新東西、動腦筋的人,大腦就會有保護力,能抵抗病理蛋白造成的影響。」

腦齡檢測 比病理檢測更早一步

不同於正子攝影掃描( PET )等針對病理蛋白的檢測,腦齡檢測是利用擴散式磁振造影 MRI(Diffusion MRI)影像,結合 AI 演算法分析水分子在神經纖維中的擴散模式,推算出大腦的「神經年齡」。

  • 腦齡年輕:代表腦健康度高,抵抗病理變化的能力強。
  • 腦齡偏高:顯示腦部加速老化,失智風險升高。

這些人最該檢測腦齡

  • 有失智家族史
  • 曾患憂鬱症
  • 有頭部外傷史
  •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
  • 長期睡眠品質不佳
  • 中壯年高壓族群(飲食不規律、熬夜、壓力大)

6 招讓腦越用越年輕

  • 運動:運動可以讓我們的神經可塑性增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每天至少半個小時,包含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兩者都要做到。
  • 健康飲食:盡量不要吃高熱量的食物,因為過多脂肪會引起發炎反應,加速老化。少吃紅肉,多吃白肉和好油(橄欖油、苦茶油、堅果),蔬菜水果要佔餐盤的一半,四分之一是蛋白質,四分之一是全穀雜糧,少吃白米飯和麵條,甜食也要減少。
  • 充足睡眠:一天至少要睡 7 到 8 小時,尤其是深度睡眠時,大腦會清除白天累積的廢物,這對腦健康非常重要。
  • 減壓: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例如運動、靜坐、聽音樂、逛街、與朋友聚會,都是很好的減壓方法。
  • 認知訓練:可以下棋、打麻將、學新的東西,也可以去旅遊,但不要跟團,要自己規劃自助旅行,自己訂旅館、找交通工具、安排行程,這些過程都能讓大腦活躍起來。
  • 社交互動:常與朋友見面、聊天、互動,能活化大腦的多個區域,對預防失智非常重要。

醫師親身實證+七七七法則

曾文毅分享,自己61歲時做的腦齡檢查,第一次檢測時,事件記憶網絡,這跟失智症有關,這部分老了8.2歲。警覺後開始增加運動量、控制飲食,每天確保 7–8 小時睡眠,讓生活作息更健康。1 年半後再次檢測,腦齡年輕了 5.7 歲,記憶網絡也改善約 4.5 歲,證明良好生活習慣真的能幫助大腦逆齡。

他也提出簡單好記的「七七七法則」:每天走七千步、每天吃七分飽、每天睡七小時,長期落實就能守住腦健康。

文、攝/楊依嘉、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對抗失智、腦衰老,5 大檢查你做了嗎?預防醫學專家詳解保養大腦方式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仍有機會「可逆」!神經內科醫師教大腦凍齡法則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補教名師猝逝!醫曝3動作掌握腦中風黃金救援4.5小時

健康2.0
02

健檢發現肺結節!30歲女老師放著不理 1年後變「肺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03

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先別慌!醫:9成屬良性 留意3警訊可能是癌

健康醫療網
04

肝臟好不好,檢查身材就知道!醫揭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恐致2大問題

優活健康網
05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藥品關稅衝擊!台灣市場恐被壓縮 醫曝後果:2類用藥最先受影響

CTWANT

不要只停留在表象! 日本權威專家教AI時代必備的「追問思維」

健康醫療網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喝的保養」生活崛起!現代女性的美顏新趨勢

姊妹淘

看報告覺得怪怪的!揪出女童隱藏12年罕病 擺脫肺癌高風險

健康醫療網

下雨「生菇」別亂採!專家曝國內毒蕈破60種 1品種最容易被誤食

CTWANT

80歲擁50歲大腦!研究揭「超級老人」2大長壽共同點

三立新聞網

保健食品市場每年上千億,台大醫示警:自己及高齡雙親從不吃

Heho健康

頸紋很深怎麼辦?逆時針「液態電波」掀起脖紋治療新趨勢!

潮健康

台大成立創新手術中心,最新單孔機器人手術本週挑戰直腸癌

Heho健康

男人蹲坐小便不只衛生乾淨 原來還有這些好處

康健雜誌

20多歲就得糖尿病!名醫許惠恒:年輕控糖不佳併發症易提早上門!

Heho健康

33歲女天天吃健康餐,半年內反胖7公斤?減重醫:長期誤吃「這食物」惹禍

康健雜誌

假牙數位化趨勢!拋開耗時印模與試戴調整 ,高齡者訂製假牙可當日領取

Heho健康

大自然對心理健康有多大影響?台首次研究:躁鬱症發生率低、活更久

康健雜誌

90歲婦突變「健忘」以為失智就醫 醫揭真相: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

古力娜扎被「央視殘酷鏡頭」近拍也美炸!三大保養技巧打造0瑕疵白嫩臉蛋

姊妹淘

吃水果能減肥?醫師教你健康瘦身的正確觀念

中華日報

吃起司可以補鈣?醫:3族群適合 猛吃「這種起司」反變健康負擔!

中華日報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中華日報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中華日報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中華日報

青春不設限!部桃舉辦「血糖修練營」助兒少糖友自在運動

中華日報

「DEET、派卡瑞丁、IR3535、防蚊精油」差在哪? 醫揭防蚊液成分與效果比較

常春月刊

暑期年輕人頸部疼痛多 醫曝低頭60度頸椎重壓20公斤

NOW健康

境外移入瘧疾+1 專家籲:出國前至門診諮詢並做好防蚊措施

健康醫療網

支持自閉兒成長 花蓮慈院親子交流與療癒活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進出冷氣房當心!醫提醒「夏季熱休克」恐釀心肌梗塞

台視

聽力好不好「搓手指」就能檢測!專家警告:聽力退化恐增5倍失智風險

優活健康網

美女醫師公開拍照3招秘訣 擺脫臉腫與雙下巴

EBC 東森新聞

進口蔬菜農藥超標!「這款」台灣人平時超常吃 38.37噸退運銷毀

CTWANT

糖尿病藥物新用途!北醫大研究:降失智風險

NOWNEWS今日新聞

醫起看/爆肝亂吞保健品 45歲科技男直送加護病房

EBC 東森新聞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而是「大腦生病了」!長效針劑助病友穩控思覺失調症

華人健康網

天天運動吃錯瘦不下來!營養師曝關鍵出在這

NOWNEWS今日新聞

運動後吃錯,小心燃脂全白費!營養師傳授3招「動吃動」功略,突破減重停滯期

華人健康網

塑化劑、鐵氟龍…吃進多少?環境荷爾蒙影響健康,3步驟自保遠離環境毒素

華人健康網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健康網

鋅是維持健康關鍵元素!攝取不足恐影響免疫、皮膚和味覺

每日健康

上班族手腕鼓起一顆小山丘? 醫提醒:這些職業族群應多加留意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