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冰浴」到底好不好?科學揭曉冷水療法的利與弊

明日科學

更新於 05月29日12:05 • 發布於 05月29日12:00 • 高 詩豪

近年冰浴(cold plunge)蔚為風潮,無論健身族、運動員還是追求健康生活的人,都爭相體驗這種極冷療法。其實早在古埃及、希波克拉底時期,人們就已認識冷水帶來的療癒效果。但冰浴究竟對健康有何幫助?科學實證又怎麼說?

所謂冰浴,指的是將身體浸泡於攝氏約7至15度(華氏45至59度)的冰水中,時間從30秒到數分鐘不等。專家建議新手從短時間、較高水溫(如攝氏13-16度)開始,逐步延長至3-5分鐘即可,且不需追求極低溫,以免危及健康。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心律不整者則應避免。

冰浴主要帶來三大生理變化。首先,冷水刺激交感神經,釋放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快樂激素」,提升心情與專注力。其次,冷水收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回到常溫後血管擴張,有助於緩解肌肉疲勞。第三,寒冷引發顫抖,短暫提升代謝率,理論上有助於燃脂減重,但現有證據有限。

恐暫時降低爆發力與抑制肌肉增生

專業運動員經常利用冰浴進行賽後恢復。圖為 2022 年萊斯特城足球俱樂部訓練營期間,Wilfred Ndidi、Sam Braybrooke、Ayoze Perez 和 Harvey Barnes 一同參與冰水浸泡。(圖片來源:Plumb Images/Leicester City FC via Getty Images)

運動員常用冰浴加速恢復。2025年一項匯整11項臨床研究的系統性回顧發現,冰浴對即時壓力減緩效果有限,但12小時後參與者感覺壓力降低、睡眠品質與生活滿意度提升。另一篇2023年分析運動員的研究則發現,冰浴有助於運動後減緩肌肉痠痛與疲勞,但可能暫時降低爆發力。需注意的是,若在重量訓練後馬上冰浴,可能抑制肌肉增生,專家建議間隔4至6小時後再進行。

總結來說,冰浴對身心健康有一定助益,但不適合每個人。專家提醒:「享受其中就好,不舒服或身體無法適應時應立即停止。」科學支持冰浴能改善睡眠、緩解壓力與恢復肌力,但並非萬靈丹,安全與適度最重要。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whitebalance.space / Getty Images (CC BY 4.0)

圖片來源:Plumb Images/Leicester City FC via Getty Images(CC BY 4.0)

參考論文:
1、Throwing cold water on muscle growth: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ostexercise cold water immersion on resistance training-induced hypertrophy

Europen Journal of SportScience

延伸閱讀:
1、洗臉也有步驟?冷水比熱水更好?洗臉訣竅全公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媽罹帕金森症爸中風,看護累到喊跑…海外女兒「1鍵」盡孝:照服員、物理治療師到府救援「終於放心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優活健康網
04

本土女星兒罹罕病AADC 睡夢中驟逝!台大醫嘆:平均壽命5~6歲

三立新聞網
05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3

daichenchen
呃…身為醫療人員,拜託大家不要輕易嚐試。 手腳扭傷的,麻煩局部浸泡冰敷就好,不要全身下去泡。 醫院已經夠忙了,真的不缺你一個因為全身泡冰水浴送急診病人。
05月31日14:40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健康醫療網

肺部結節疑似肺癌診斷再升級!支氣管鏡超音波導引切片檢查,精準發現癌蹤

華人健康網

全台約170萬B肝帶原者!4成民眾誤認飲食會傳染

中天電視台

夏季肌膚水分流失更嚴重?健康管理師揭保濕3大營養關鍵,從內養出穩定膚況!

潮健康

魚油怎麼挑?營養師認證5大選購原則一次公開!掌握吸收率、來源與認證才能安心補對營養

潮健康

魚的哪個部位最好吃?海大教授揭「1區域」肉質細膩:還有滿滿膠質

優活健康網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健康醫療網

搬出去住就是「不孝」嗎?心理師剖析心理獨立:親子關係也需距離

優活健康網

研究證實「孩子早睡」有助爸媽不失眠 名醫教4招讓兒速速躺平

ETtoday新聞雲

醫認證:「這1事」多做一點就能減肥、護心、降三高 你已天天都在做

常春月刊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健康醫療網

每日步行顯著降低認知衰退風險!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更要走

CTWANT

【心跳突然加快要緊嗎?】一文看懂不同類型心悸的原因與處理方式

常春月刊

最簡單的長壽運動!健走比你想的更有效,掌握關鍵技巧越走越健康

常春月刊

AI協作預測幸福感?陽明交大攜手國際團隊探索生理數據與心理健康關聯

健康醫療網

早上排便是大腸排毒最佳時段?醫破解2大迷思!想改善便秘,養成「這習慣」是關鍵

良醫健康網

吹冷氣也可能中暑!醫揭室內熱傷害4主因:環境不通風、水喝不夠...出現5徵兆快送醫

良醫健康網

耳朵濕濕的人容易有狐臭!醫揭止汗劑「最佳使用時機」:洗澡後塗抹

優活健康網

今天過得不開心,心情低落怎麼辦?心理師教「3步驟」等情緒慢慢變好

優活健康網

消暑擋不住生食與冰品誘惑?小心腸胃拉警報!醫:維護腸胃健康三方面著手

華人健康網

不含防腐劑=安全?食安專家揭「驚人真相」:它們更傷身、害命

三立新聞網

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異體移植穩定膝關節功能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籲民眾參加B、C型肝炎篩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鈴木一朗性感辣照曝光!進名人堂網翻出他「最糗回憶」

壹蘋新聞網

宵夜魔咒退散!蘋果+無糖優格月減4公斤,早上起床感受「身體變輕盈」

姊妹淘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罕見氣管癌 切除逾5公分氣管與重建手術救治

台灣好新聞

07月29日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Heho健康

蚊子怕什麼?家裡2處最容易藏蚊子!滅蟲職人授無毒殺蚊妙招

健康2.0

泡茶防癌還可淨化水中重金屬!研究揭:這種茶效果好 隔夜冷泡更強

健康2.0

櫃姐眼睛過敏不只因花粉!「這東西」也是元兇 醫揭正確眼睫毛清潔方式

健康2.0

先吃飯會血糖失控?吃完菜才能吃飯?正確吃法公開

健康2.0

吃優格降「大腸癌風險」研究證實!每周至少2次 營養師建議選這種

健康2.0

女性要在乎身體年齡還是實際年齡?專家給答案 這樣保養可「逆齡」!

健康2.0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不只花生!6大類食材藏黃麴毒素 保存撇步一次看

三立新聞網

上腹痛逾1年 罹罕見陶瓷膽囊

中華日報

定期癌篩延長餘命 最長逾3年

中華日報

三叉神經痛導致牙痛 針灸緩解

中華日報

健身男連吃半個月蛋白粉 突全身無力「檢查竟是肝衰竭」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