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恐傷身!養生女「堅持不吃早餐」竟長膽結石
間歇性斷食成為近年熱門的養生方式,但若未正確執行反而可能傷身。一名40多歲養生女子為追求健康實行間歇性斷食,堅持不吃早餐,卻意外在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體內有2.3公分的膽結石。
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分享,這位女性平時氣色佳、體態好,近幾年都在實行間歇性斷食,每天到中午才開始進食,深信這樣能清空腸胃、啟動燃脂。然而,超音波檢查卻發現膽囊內有顆2.3公分的膽結石,讓她不解為何已經吃得很健康,還是會有結石。
劉博仁解釋,肝臟每天持續產生膽汁並儲存在膽囊中,等進食時才會釋放協助分解脂肪。若早上不進食,膽汁就會滯留在膽囊內變得濃稠,膽固醇濃度上升,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結晶,最終導致結石。
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期刊的研究分析超過6500名美國成年人的資料顯示,早餐時間越晚,膽結石風險越高。特別是早上9點後才進食的人,罹患膽結石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9%,且每延遲一小時進食,風險就增加約5%。
劉博仁進一步指出,除了不吃早餐外,長期高油與低纖維飲食、體重過重或快速減重、使用女性荷爾蒙製劑、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有膽結石家族史,以及多次懷孕的女性都是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
為預防膽結石,劉博仁建議民眾應在早上7至9點之間進食早餐,避免空腹喝黑咖啡及久坐不動造成膽囊鬱積。同時要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與水分,以促進膽汁流動、降低膽固醇飽和度。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最新消息
台大團隊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建立易瘦體質
NOW健康
搭機時有發作機率!「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看平板、滑手機「傷身」?他13歲竟中度脂肪肝 醫曝研究:風險暴增2.1倍
三立新聞網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單單肥胖就能引發心衰竭! 專家給「四大護心措施」建議
健康醫療網
無糖也一樣!夏天喝「這飲料」消暑 醫師示警:恐引發蛀牙
TVBS
健康網》放寬申請移工資格 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
自由電子報
天氣太熱情緒也會中暑! 研究顯示每升1°C「憂鬱風險增7%」
CTWANT
30歲男入珠一圈「突腫痛急問GPT」 醫驚:像黃金流沙包
CTWANT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NOW健康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吃「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有效補鐵
中天電視台
中風後疼痛不可忽視!醫師分享疼痛成因與最新治療攻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13歲童有脂肪肝?原因竟是暑假「狂做這事」 醫曝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壹蘋新聞網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三立新聞網
不是手搖飲!養生男日喝2杯「這飲品」 慘洗腎維生
三立新聞網
檳榔+菸不是法力無邊!口腔癌風險飆123倍 49歲男臉變「這樣」才就醫
壹蘋新聞網
挺罷方情緒低落 醫建議暫離政治訊息: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ETtoday新聞雲
情緒也會中暑!醫曝研究:每升1度「憂鬱風險增7%」
ETtoday新聞雲
以為補鈣很健康?醫警告:小魚乾、吻仔魚膽固醇高需節制
中天電視台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三立新聞網
買菜回家先洗水果還是肉?無毒教母:錯誤順序恐食物中毒
中天電視台
牛奶營養豐富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喝!有「3成分」腎友飲用要謹慎
健康醫療網
夏天食物腐敗風險增!醫揭「2舉動」是大忌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溫工作當心熱危害! 熱危害預防勞資雙方需做好防護
NOW健康
每日3杯綠茶助預防失智!新研究:腦部白質病變少6%
中天電視台
父母生病時最擔心什麼?7旬婦看病只怕這件事:只求生病別拖累子女
優活健康網
關節炎=多休息?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坐骨神經痛愈休息恐愈糟!醫破解「5大迷思」 這1招才有助加速復原
常春月刊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眼袋手術效果能維持多久?醫揭真相 做好這1件事撐更久
常春月刊
改善血脂天然利器!醫揭1水果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控制效果顯著
CTWANT
女星敷面膜過敏險毀容! 她嘆「連防曬都不能塗」:臉上像十級火災
CTWANT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ETtoday新聞雲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ETtoday新聞雲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