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海外生力軍 台灣半導體夏令營搶救人才荒
(中央社台北4日綜合外電報導)來自新加坡的16歲學生尼可拉斯.闕身穿防護衣,專心聽導覽介紹台灣先進半導體設備。來自8國的學生參加夏令營,盼激發更多人投入這個因出生率下降,造成數萬個職業空缺的台灣產業。
路透社報導,尼可拉斯.闕(Nicolas Chueh)說:「我自己很愛玩電動遊戲,所以一直都在用這些半導體產品。」因為他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父母便替他報名了夏令營。
由美國晶片設計軟體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主辦的這場夏令營,是近年來晶片公司與台灣各所大學聯合舉辦的眾多活動之一。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大增,而半導體是驅動多數電子產品與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核心。
不過,今年是新思科技首次以中英文雙語舉辦營隊,以協助台灣尋找海外人才。新思科技在台灣設有大量營運據點,目的就是要更貼近半導體供應鏈。
新思科技台灣區董事長暨總經理李明哲表示:「從小強化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刻不容緩。」他相信透過夏令營,能夠激發年輕學子對晶片產業的興趣,並為業界培育未來的領導人才。
李明哲還說,鑑於台灣人口老化帶來的限制,新思科技也正考慮在海外舉辦營隊,以吸引更多人對晶片製造與設計的興趣。新思科技英文營隊收費新台幣3萬3000元,中文營隊則為1萬900元。
台灣人口約2300萬,憑藉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聯發科與聯電等晶片企業,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若半導體業出現衰退,將對台灣構成生存威脅。台灣不僅面臨來自北京的侵略威脅,國際地位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這些晶片巨擘。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資料,半導體業職缺數從2020年第2季的1萬9401個,增至今年同期的3萬3725個。
半導體業面臨人才荒,不只缺乏像IC設計和半導體研發工程師這類的高階專業人才,就連操作員和組裝技術員等必要的生產人員也同樣短缺。
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根據政府統計,每年出生人數已從2014年的21萬多人,降至2024年的約13.5萬人,導致在本地招募人才來填補這些職缺的難度增加。教育部資料也指出,同期STEM相關科系畢業生減少約15%。
台積電旗下的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董事長方略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相當迅速,速度快於我們學校每年能培養出的工程人才。」(譯者:陳昱婷/核稿:陳政一)1140804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