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員致函英特爾,質疑陳立武過往與中國企業合作適法性問題
2025 年 3 月,美國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任命陳立武(Lip-Bu Tan)接任執行長之後,引發美國國會的關注。日前,美國參議員 Tom Cotton 正式發函英特爾,關注陳立武在他過往與中國科技公司的商業聯繫,以及這些關係是否會威脅到英特爾在美國國防相關供應鏈中的核心角色。而此一審查不僅是政治表態,更與英特爾的全球科技政策及其晶圓代工野心緊密相連。
根據 Tom's Hardware 的報導,參議員 Tom Cotton 日前致函英特爾董事會主席 Frank Yeary, 質疑董事會是否充分審查了陳立武與中國軍方相關企業的投資,以及他在領導英特爾之前是否已完全撤資。英特爾積極參與聯邦「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畫,該計畫目的是確保美國國防微電子產品的安全,還參與美國國防部約 30 億美元的合約。Tom Cotton 在信件中質疑,陳立武的投資歷史是否會損害英特爾在這些計畫中的義務。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此前也曾多次因國家安全問題而陷入困境。
事實上,路透社在 2025 年 4 月的一項調查揭示,陳立武透過他的風險投資公司華登國際(Walden International)及相關實體,至少向 600 多家中國公司投資了 2 億美元。其中幾家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聯繫,包括對中芯國際(SMIC)的早期投資,以及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等國有企業的合作關係。儘管陳立武聲稱已進行撤資,但中國的資料庫仍然顯示,陳立武的持股仍在其中許多公司當中,這引發了適法性問題。
此外,陳立武在 2023 年之前一直擔任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的領導者。在他領導期間,益華電腦同意認罪,並支付超過 1.4 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向一所參與核模擬工作的中國軍事大學出售了晶片設計工具。Tom Cotton 參議員特別詢問英特爾董事會是否知悉陳立武擔任執行長期間益華電腦收到的傳票,以及為解決這些問題所採取的措施。
對於這些質疑,英特爾已做出回應表示,公司和陳立武本人都致力於維護國家安全,並將配合董事會的調查。英特爾也強調,公司和陳立武都深切致力於美國的國家安全。
報導指出,在此當下,英特爾的策略轉型也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在新的領導管理下,英特爾曾考慮放棄其被視為復甦希望的 Intel 18A 節點製程,轉而專注於下一代 Intel 14A 節點製程,以爭取蘋果(Apple)和輝達(Nvidia)等主要客戶,此類策略轉變就凸顯了 Tom Cotton 強調的信任和適法性的關鍵。
市場人士對陳立武的資歷評價不一,一方面認為他做為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幫助建立了中國早期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則是被分析師稱讚為英特爾扭轉局面的關鍵人物。而這兩項經歷同時引發了利益衝突的擔憂,特別考慮到陳立武曾深度參與的一些正面臨出口管制與制裁公司的營運。因此,針對陳立武任命的爭議,不僅考驗英特爾在華盛頓的關係,也將決定其在全球科技版圖中的策略走向。
(首圖來源:英特爾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