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0%來襲 「汽車、機械、自行車」台廠成海嘯第一排
川普對台產品課徵20%關稅,專家分析海嘯第一排包括自行車、汽車零組件、機械設備三大產業,通通面臨龐大壓力。專家分析,一旦美方正式開鍘,不僅成本壓力大增,部分訂單恐將被日韓搶走。
全球最主要的自行車出口國就來自台灣,像是不少高階車款都會直接輸往美國,但眼看美國對台灣實施20%高關稅,恐怕接下來也會衝擊相關的產業鏈。
美國是台灣自行車最大的出口市場,每年出口金額約9億美元,佔整體近3成,從零組件供應商代工廠,像是捷安特、美利達等大品牌,即便海外有產線,但部分高附加價值產品仍在台生產。
自行車業者張惠忠:「龍頭把手、避震器,很多幾乎都台灣做,只是說你看是銷哪裡,如果銷美國就會有影響。捷安特來講,最高單價的車有30幾萬公路車、超級公路車,所以這樣漲上去的話,會接近到40萬左右。」
川普的關稅一擊,對台灣產業無疑是巨大挑戰,尤其我國關稅相較日韓又多出5%的成本落差,等於從台灣出口到美國的成本比日韓高。
中經院國際經濟研究員戴志言:「日本的話,現在看起來就是說,機械產業我們過去一直都是纏鬥很強,但是他們品質比較好,但是以前比較貴。那現在的匯率的問題上,看起來他們的售價已經跟我們差不多。」
專家點名,海嘯第一排還有汽車零組件工具機設備,除了面臨轉單潮壓力,價格也陷入競爭劣勢。
國際金屬總工會秘書張仲方:「美國工具機在已經貿易順差的狀況之下,你還要把關稅拉到20%。台灣的工具機,不管是資方還是勞方來講都不合理啊,就是你賣來台灣的工具機,比我們賣過去的還要多,你還要把關稅拉到20%。」
根據財政部113年對美進出口貿易統計,台美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排名第一的是手提電腦相關,有高達514.94億美元,要是這類筆記型電腦跟日韓出口項目高度重疊,台廠恐怕也難逃轉廠浪潮,對百工百業的衝擊還沒結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