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上週五股價重挫8.53%,因投資人對未來策略與資本支出存疑
【財訊快報/陳孟朔】英特爾(Intel,美股代碼INTC)上週五股價大跌1.93美元或8.53%,收報20.70美元,成了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主要拖油瓶。此次重挫不僅反映投資人對其未來策略與資本支出的疑慮,也凸顯英特爾在晶圓製造與AI競賽中與輝達、超微(AMD)的差距正在拉大。市場消息人士指出,英特爾近期已出於「財務紀律」考量,暫停或取消多個位於歐美地區的晶圓廠投資案,顯示公司正重新檢視資本支出結構與投資回報。此舉令市場對其先進製程擴張策略產生動搖,尤其是在台積電(2330)與三星電子(005930.KS)持續擴大代工領先優勢的背景下。
同日,美國媒體《CRN》揭露一份英特爾發給客戶的內部通知,顯示該公司已啟動分拆其網路通訊事業部Network and Edge(NEX)的計畫,未來將朝向獨立上市方向推進,並可能出售部分權益以引入外部資金。這份通知由NEX主管Sachin Katti發出,指出英特爾週四已在內部宣布此項決策,並強調分拆將有助NEX發揮在企業接連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力,進一步推動AI與邊緣運算解決方案的商業應用。
英特爾方面亦透過發言人向媒體證實分拆規劃,稱此舉是為推動NEX進一步成長與靈活經營,但未透露具體時間表與財務結構。外界普遍預期,分拆案可能會比照Mobileye模式,先行建立財務獨立單位,再視市場時機推動部分上市或策略投資人引入。
NEX為英特爾在數據中心與邊緣網通領域的重要布局,包括5G基站處理器、智慧城市、工業自動化與AI邊緣運算技術。今年4月,Katti才剛獲新任執行長陳立武提拔為科技長與AI部門主管,顯示該業務被視為英特爾未來轉型支柱之一。
儘管分拆可釋放估值潛力,並改善財報透明度與資源配置,但分析師指出,英特爾在AI加速晶片、先進製程與大規模資本支出方面已落後一個周期,僅靠分拆或財務操作,難以扭轉根本競爭劣勢,市場對其長期重回領導地位仍需更多信心與成果驗證。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