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16.2兆投資協議將助台積電美國建廠 日本擬提供融資支持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聖表示,根據最新與美國達成的5500億美元(約16.2兆新台幣)投資協議,日本將透過國營銀行提供貸款和擔保,資助與經濟安全相關的供應鏈項目,這其中可能包括台積電在美國設廠計畫。赤澤指出,即使是外國企業,只要使用日本零組件或符合日方需求,也可獲得融資資格。
路透社報導,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聖26日表示,日前美日雙方達成的5500億美元(約16.2兆新台幣)投資協議,將成為支持台灣半導體企業,赴美國建廠的重要融資管道。根據這項協議,日本同意參與美國提出的大規模投資計畫,內容涵蓋股權、貸款和擔保等形式,以換取美方降低對日本出口商品的關稅。
赤澤在接受日本NHK採訪時指出:「日本、美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正在共同打造對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供應鏈。」他強調,這項投資計畫的受益對象不限於美國和日本企業。赤澤說:「例如,1家台灣晶片製造商若在美國設廠,且使用日本零組件,或針對日本市場進行產品調整,也符合融資資格。」雖然他未點名具體公司,但外界普遍解讀為台積電。
台積電長年被視為全球先進晶片製造的核心,美國對它高度依賴,也因其地處靠近中國,而引發經濟安全疑慮。今年3月,台積電已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宣布將對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亞利桑那州3座晶圓廠的650億美元承諾,目前其中1座已正式運轉。
根據協議,日本將透過國營的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出口投資保險公司(NEXI)進行投資。日本近期修法後,JBIC已獲准為對日本供應鏈具戰略意義的外國企業提供融資。赤澤補充說,這項計畫中實際以股權形式投資的比例僅占1%至2%,絕大多數資金將以貸款和擔保方式運作。
針對白宮方面聲稱「美方將保留90%計畫利潤」的說法,赤澤澄清,該數字僅適用於少量股權投資回報,並不代表整體投資利益分配。他坦言,日本原希望取得更高回報,但相較於協議可望替日方節省高達10兆日圓的潛在關稅負擔,這項讓步「可接受」。他最後表示,日本計畫在川普本屆任期內,全面啟動並部署這5500億美元投資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