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外幣保單FYP占比創7年新低 5月投資型買氣衰退受2因素干擾
金管會今 (31) 日公布最新統計,壽險業 2025 年截至 5 月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 1514.44 億元、年增 26%,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 36.42%,創下 7 年來同期新低。其中,5 月外幣投資型保單買氣較 4 月下滑,主要受到川普關稅戰及新台幣強升衝擊,民眾轉趨保守。
根據統計,今年前 5 月外幣保單銷售仍以傳統型商品為主力,占比高達 85%,新契約保費收入達 1291.84 億元、年增 27%,投資型商品則為 222.6 億元、年增 21%。
回顧 2019-2024 年同期間,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比率,依序為 40.77%、51.65%、50.88%、59.09%、41.61%、39.15%。
針對外幣投資型保單,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明,今年較去年同期增加主因為部分公司跟銀行通路合作推出美元投資型保單,進而擴大銷售的量能,帶動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不過,相較 4 月買氣呈現下降,主因為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及匯率劇烈波動,一般民眾轉為觀望保守態度。
從幣別來看,美元保單仍為市場主流,前 5 月累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 45.82 億美元,年增 26%。其中,傳統型商品 39.54 億美元,占比高達 86%;投資型商品為 6.28 億美元。
蔡火炎指出,美元傳統型保單較去年同期成長 25%,主要因為業者推出美元利變保單與分紅保單,帶動美元傳統保單的買氣,相較於 4 月,5 月亦呈上升,主因 5 月有部分的公司調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帶動買氣回溫。
澳幣保險商品則出現買氣降溫,前 5 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約 1.38 億澳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 0.65 億澳元、傳統型保險約 0.73 億澳元。人民幣保險商品前 5 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約 0.72 億人民幣,其中投資型保險約 0.53 億人民幣、傳統型保險約 0.19 億人民幣。
觀察外幣保單承作公司排名,國泰人壽穩居龍頭,不論在美元投資型與傳統型、澳幣傳統型保單皆名列前三。投資型保單部分,國泰人壽、安聯人壽與台新人壽在美元保單市占領先;新光人壽在澳幣保單投資型居首。人民幣保單方面,安聯人壽與法巴人壽分居投資型前兩名,保誠人壽則在傳統型領跑。
更多鉅亨報導
•台幣升太猛!4月美元傳統型及投資型保單買氣雙降
•壽險業上半年新契約保費突破5000億元 傳統型6月買氣爆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