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拿到半導體最惠國待遇才算談判成功 今年股市像「空頭的多頭」
美國公布最新一波對等關稅名單,台灣將被課徵20%的關稅。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1日表示,政府把對等關稅與半導體232條款包在一起談,這是正確的,若最後能複製日本、韓國,拿到半導體的最惠國待遇,就算是成功的談判。
李鎮宇:對等關稅與半導體232條款一起談是正確的
李鎮宇指出,台灣關稅20%,第一直覺會與日、韓的15%相比,會覺得差,但如果從細項去看,日、韓主要是將汽車232條款與對等關稅一起談,同時也做了許多讓利,包括開放市場、大量對美投資,如此才獲得15%的對等關稅。
他接著說,但以台美目前的談判來看,台灣包括市場開放、對美投資等方面,都尚未正式承諾,美國就非常善意的將台灣從32%降至20%,整體來看,這是好事情,因為台灣跟日、韓不同的地方是,日、韓有汽車232條款;台灣則有半導體232條款,若台灣在第一階段就把所有籌碼全打出來,那接下來會不利於半導體232條款。
李鎮宇指出,根據賴總統在總統府的記者會當中所說,要把半導體232條款跟對等關稅一起談,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談判結果還算不錯,比預期算是好很多;倘若沒有包在一起談,而是拆成二段的話:「會被川普搾乾!」
李鎮宇認為,台灣後續談判很有機會可以複製日、韓,有望拿到半導體的最惠國待遇,如果真的能夠談成這樣,就算是成功。他指出,重點不在於稅率絕對數字是多少,而是在大家都被課徵關稅之下,若能在半導體這部分守住,才是成功的談判。
他也說,有時跟川普談判不能太直線思考,例如,農業開放未必會對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因為目前看來全世界都會對美國開放農業,但美國農產品出口應該會優先賣給歐盟或日本,台灣人口才2300萬人並非是美國的主要開放目標,因此預料對台灣農業影響有限。
他認為,川普對產業關稅有自己的想法,第一種是汽車、鋼鋁、能源,川普要拿回去的「鐵鏽帶」產業,幾乎無人可以阻擋;第二種則是半導體、無人機、船舶藥品等,川普要建立基本的戰略供應鏈;第三種則是太集中的產業,例如iPhone都是全由中國廠組裝,川普就想要把它打散,因此川普的想法是非常具有戰略思考的。
市場像「空頭的多頭」,每一次爆擊都是買點
李鎮宇預估,2025年市場會是「很像空頭的多頭」,雖然是多頭,但很多事件因素會造成高低起伏,震盪非常厲害,然而每一次被「爆擊」都是買點,就像今日關稅一出來,市場一開始有很大的「Shock」,台股下跌逼近400點,讓市場非常緊張,但隨後指數有所收斂。
李鎮宇也認為,今年大家都太低估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甚至主計總處5月還下修台灣下半年經濟成長率至1%,但目前看起來,第2季經濟成長率快逼近8%;若第三季、第四季預估只有1%,照邏輯台股現在應該是要崩跌中,但事實上,台股目前還是相對強勁。
他指出,台灣對美出口主要還是以AI、半導體、伺服器為主,這與美國重大科技巨頭的資本資出有關,這部分不會有提前拉貨的效應,因此他認為,今年下半年台灣出口應該還是會滿強的,若內需部分能夠多加強、政府也針對艱困產業提供優惠,來提振傳產,「我覺得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有機會上修」,因此,台股今年還是有機會再往上走。
台幣今年是「事件驅動」,趨勢驅動要等到明年中
針對匯率的看法,李鎮宇指出,今年市場對於新台幣匯率的預判頗為有趣,3月的時候有人說新台幣會貶至35元,一直到4月、5月又有人說新台幣會升值到15元,「台幣簡直比比特幣還厲害」,但國家貨幣通常不會如此,他認為,今年台幣匯率比較是屬於「事件型」驅動,而非趨勢驅動,因此匯率會有漲有跌。
李鎮宇說,市場上一直有個說法,台幣匯率已經升值多少、加上關稅稅率多少,加起來一瞬間被課徵多少關稅,「我覺得這說法怪怪的」,這兩個東西不能一起,因為匯率是會貶回去,「這個加法是錯誤的」。
他認為,台幣趨勢的大格局約落在28.5~30區間,比較明顯的趨勢應該會等待明年中之後,要小心川普跟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關係,目前看來雙方惡化程度比預期還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