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飯「1習慣」害一家三口全罹癌!醫師揭6大「致癌飲食雷區」千萬要小心

女人我最大

更新於 07月18日23:35 • 發布於 07月18日16:41

很多人為了省錢精打細算,但某些「省錢招」可能害了健康。林口長庚廖繼鼎醫師曾遇到一家三口長期吃剩菜,結果相繼罹癌。黃軒醫師也說,罹癌多因長期不良飲食習慣,非一時多吃或少吃就能決定。以下整理6種常見的危險飲食習慣,提醒大家注意。

罹癌飲食壞習慣:別貪便宜吃發霉或過期食物

許多人為省錢會買打折快壞掉的蔬果、或削掉發霉處繼續吃,甚至吃過期食品。但這類食物可能含黃麴毒素,長期攝取會提高肝癌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黃麴毒素是已知的人類致癌物,沒有「安全」攝取劑量,避免發霉食物是預防癌症的基本功。

罹癌飲食壞習慣:加工食品省時卻傷身

忙碌上班族常用泡麵、香腸等加工食品解決一餐,省時又省錢,但這類食物多為高鹽、高糖、高脂並含多種添加物。法國NutriNet-Santé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攝取每增加10%,整體癌症風險就可能提高超過10%。長期吃會提高罹癌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罹癌飲食壞習慣:吃太多紅肉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指出,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過多,與大腸癌風險增加相關。像牛、豬、羊等紅肉適量攝取沒問題,但若天天大口吃燒肉、牛排或加工火腿、培根,就會增加致癌物質(如亞硝胺)的暴露風險。專家建議每週紅肉總量盡量控制在500克以下,多選擇魚類、豆製品等替代蛋白。

罹癌飲食壞習慣:吃太多甜食

高糖飲食不只是肥胖主因,也會間接提高癌症風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出,肥胖與至少 13 種癌症有顯著關聯,包括乳癌、大腸癌、胰臟癌等。習慣喝手搖飲、吃甜點、糖果,會讓身體長期處於高胰島素、高發炎狀態,建議選擇無糖茶、少糖水果替代,控制每日添加糖攝取在總熱量10%以下。

罹癌飲食壞習慣:飲食不規律或吃太飽

經常暴飲暴食或餐次不規律,會增加胃腸道負擔。研究發現,長期吃到過飽,胃酸分泌旺盛,可能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也提醒,規律進餐、七八分飽是腸胃保養關鍵。專家建議盡量固定三餐時間、細嚼慢嚥,避免深夜大餐或報復性飲食,降低消化系統疾病與癌症風險。

罹癌飲食壞習慣:纖維吃不夠

膳食纖維不只是預防便秘,還能稀釋腸道致癌物、促進有益菌生長。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攝取至少25克纖維,能顯著降低大腸癌風險。國外大型前瞻研究(EPIC)顯示,高纖飲食族群大腸癌風險可降低約20%。多吃全穀、豆類、新鮮蔬果,是日常最簡單的防癌飲食策略。

封面&內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立即加入『女人我最大官方帳號』美麗祕訣、每日運勢、好康優惠搶先看!

延伸閱讀:

飯店洗澡千萬別光腳!醫揭「HPV病毒陷阱」恐痛到走不動,2族群更該留意!

地表最全「深蹲懶人包」曝光!隋棠「仙女身材」靠這招,日本主婦還3週狂甩10kg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2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5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5

台灣亂源: 1.政客 2.假名嘴 3.乩童 4.桌頭 5醫生 醫生常說: 請您戒菸酒 病患卻說、叫我戒煙酒的醫生 已經走了3個 我該怎麼戒?
07月19日00:57
Ritz
不是吃什麼的問題,而是要有飲食紀律,不可隨心所慾的吃!
07月19日01:00
ボス 사장
米國人長期吃紅肉所以都得病了??
07月19日00:37
alex🚴
以前看過一則報導,記者採訪一位高齡原住民阿嬤長壽的秘絶,她說每天抽菸喝酒,吃檳榔...
07月19日01:51
Alsya
義大利人整天吃甜食開開心心 只有台灣人什麼都不能吃 會得病
07月19日01:37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大團隊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建立易瘦體質

NOW健康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醫起看/30歲男入珠一圈化膿!醫師嘆:像黃金流沙包

EBC 東森新聞

搭機時有發作機率!「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看平板、滑手機「傷身」?他13歲竟中度脂肪肝 醫曝研究:風險暴增2.1倍

三立新聞網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單單肥胖就能引發心衰竭! 專家給「四大護心措施」建議

健康醫療網

無糖也一樣!夏天喝「這飲料」消暑 醫師示警:恐引發蛀牙

TVBS

健康網》放寬申請移工資格 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

自由電子報

天氣太熱情緒也會中暑! 研究顯示每升1°C「憂鬱風險增7%」

CTWANT

30歲男入珠一圈「突腫痛急問GPT」 醫驚:像黃金流沙包

CTWANT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NOW健康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吃「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有效補鐵

中天電視台

中風後疼痛不可忽視!醫師分享疼痛成因與最新治療攻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13歲童有脂肪肝?原因竟是暑假「狂做這事」 醫曝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壹蘋新聞網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三立新聞網

不是手搖飲!養生男日喝2杯「這飲品」 慘洗腎維生

三立新聞網

檳榔+菸不是法力無邊!口腔癌風險飆123倍 49歲男臉變「這樣」才就醫

壹蘋新聞網

挺罷方情緒低落 醫建議暫離政治訊息: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ETtoday新聞雲

情緒也會中暑!醫曝研究:每升1度「憂鬱風險增7%」

ETtoday新聞雲

以為補鈣很健康?醫警告:小魚乾、吻仔魚膽固醇高需節制

中天電視台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三立新聞網

買菜回家先洗水果還是肉?無毒教母:錯誤順序恐食物中毒

中天電視台

牛奶營養豐富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喝!有「3成分」腎友飲用要謹慎

健康醫療網

夏天食物腐敗風險增!醫揭「2舉動」是大忌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溫工作當心熱危害! 熱危害預防勞資雙方需做好防護

NOW健康

每日3杯綠茶助預防失智!新研究:腦部白質病變少6%

中天電視台

父母生病時最擔心什麼?7旬婦看病只怕這件事:只求生病別拖累子女

優活健康網

關節炎=多休息?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坐骨神經痛愈休息恐愈糟!醫破解「5大迷思」 這1招才有助加速復原

常春月刊

眼袋手術效果能維持多久?醫揭真相 做好這1件事撐更久

常春月刊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改善血脂天然利器!醫揭1水果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控制效果顯著

CTWANT

女星敷面膜過敏險毀容! 她嘆「連防曬都不能塗」:臉上像十級火災

CTWANT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ETtoday新聞雲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ETtoday新聞雲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