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從侯孝賢到林芳郁》中醫怎麼治失智?醫師傳授「五型辨證」:對準體質才能預防延緩

信傳媒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陳稚華
治療失智症,中醫依據體質分為五型,搭配中草藥與生活調理,提升整體腦功能。(圖片來源/freepik)

2023年底,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因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的一種)而宣布退出電影界,震驚台灣影壇。這位憑《悲情城市》《戲夢人生》等片屢獲國際大獎的大師,據家人透露已經罹病2年多,目前狀況穩定,但已無法再參與創作。

延伸閱讀:76歲侯孝賢傳失智退休》精神科醫師:別急著糾正…可多跟長者們聊聊童年往事

不只是文化界,醫界同樣也傳出類似的警訊。知名心臟外科權威、前台大醫院名醫林芳郁,在2024年也公開證實自己罹患失智症,這位曾領導全台第一例換心手術、備受敬重的醫界巨擘,如今卻也面臨記憶與認知功能的逐漸流失。

這些重量級名人的公開罹病,不僅讓社會更加正視「失智症」這個沉重議題,也反映出高齡社會下,每個家庭遲早可能都會面對的現實。

當西醫以神經退化為解釋主軸時,中醫對失智症(中醫稱為「癡呆」)則有其獨特的病因病機、辨證觀點與調理方式。當代人在面對失智症時,有哪些可能的預防與輔助治療之道?

失智症:一種慢性進行性的大腦失衡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個症候群。根據現代醫學定義,它是以「後天性認知功能缺損」為核心的慢性退化病變,影響範圍包括記憶、語言、理解、計算、判斷、定向感、視空間能力等,甚至伴隨精神、行為與人格的改變,最終導致日常生活與社交功能的全面失調。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為7.99%,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全部失智症的60%以上。此外,還包括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不同類型。

這些分類,在中醫的視角下雖未有相同名稱,但中醫歷代文獻中對「癡呆」「善忘」「神志失常」等症狀早有描述,並提出「本虛標實」的理論架構來理解其發展。

中醫怎麼看「癡呆」?

有40年經驗的廖老中醫師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指出,中醫認為癡呆(即現代所稱失智症)屬於「神志病」範疇,其發病與心、腦、腎三臟密切相關,並與肝、脾等臟腑功能失衡有關。其核心病機是「髓海不足、神機失用」,也就是腦髓虧虛、腦絡不通,導致大腦失去統領精神活動的能力。

廖老中醫師指出,導致失智的因素可能包括:

1. 年老精衰、腎精虧損
2. 長期慢性病耗損氣血
3. 飲食失調、痰濕內生
4. 情志不暢、肝氣鬱結
5. 氣滯血瘀,腦絡瘀阻
6. 脾胃虛弱,無力生化氣血
7. 正氣虧虛,外邪內侵

他提到,這些因素最終可導致「本虛標實」的狀態,即脾腎氣血虧虛為本,痰濁、瘀血、火毒為標,病機常虛實夾雜,難以根治,但可透過調理緩解病程、改善生活品質。

從遺傳、年齡到體質…中西醫怎麼看失智症危險因子?

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從西醫來看包括年齡增長、女性、家族遺傳、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生活習慣不佳(如吸菸、酗酒、孤獨)、教育程度低、憂鬱症等。

這些因素若從中醫觀點解釋,可映射為:

1. 年齡增加:腎精虧虛、腦髓不足
2. 慢性病:脾腎兩虛、氣血虧乏
3. 中風史:血瘀阻絡、腦脈不通
4. 情緒壓力、憂鬱:肝氣鬱結、氣滯血瘀
5. 睡眠障礙:心神失養、陰陽失調
6. 飲食失調:痰濁內生、清竅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西醫研究發現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ApoE4」基因,會大幅提高罹病機率,攜帶2個等位基因的人風險高達90%。廖老中醫師表示,中醫雖不談基因,但會視為「體質偏頗」,透過辨證論治進行調整。

金獎剪輯大師廖慶松談老友侯孝賢(圖)現況,提到侯失智症兩年多,但生活狀況穩定,「如果他不認識我,我也會接受,他只要身體健康就好了。」(圖片來源/金馬影展 TGHFF臉書)

中醫如何調理不同類型的失智症?

中醫治療失智症,講究辨證施治,常見證型包括:

1. 腎精虧虛型

症狀:記憶減退、腰膝痠軟、耳鳴健忘、精神不濟

治法:補腎填精,益髓養腦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知柏地黃丸、還少丹等

2. 脾虛痰濁型

症狀:思維遲鈍、語言不清、胸悶食少、舌苔白膩

治法:健脾化痰,醒腦開竅

方藥:導痰湯、半夏白朮天麻湯等

3. 氣血兩虛型

症狀:記憶衰退、疲倦無力、面色萎黃、心悸失眠

治法: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方藥:歸脾湯、八珍湯等

4. 瘀血阻絡型

症狀:頭暈頭痛、口齒不清、語言遲鈍、肢體麻木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開竅

方藥: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

5. 肝氣鬱結型

症狀:情緒不穩、焦慮煩躁、胸脅脹痛、記憶下降

治法:疏肝解鬱,寧神益智

方藥: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

廖老中醫師指出,腦部對應的督脈、腎經、心包經為常見治療經絡,治療上不單靠內服中藥,也可搭配針灸、艾灸、耳穴刺激、經絡按摩等方法。

從飲食與生活習慣日常調理,延緩失智症惡化

即便已罹病,透過中醫調養與日常生活管理,仍有機會延緩失智症惡化。廖老中醫師建議包括:

1. 早睡早起:養腎固精,避免熬夜傷神
2. 飲食清淡:忌油膩、糖分過高,避免助濕生痰
3. 多食補腦食材:如黑芝麻、核桃、山藥、枸杞、桑椹、何首烏
4. 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壓力與過度憂思
5. 適量運動:如太極、氣功,有助於氣血運行
6. 常與人互動:多與親朋好友交流,減少孤獨與退化

廖老中醫師表示,中醫強調「未病先防」,認為預防重於治療,失智不是老年的必然,而是可以早期介入、預防延緩的疾病,「面對失智症這種進展緩慢、難以逆轉的退化性疾病,中醫提供的並非單一療效迅速的對症藥,而是一整套從體質調理、臟腑平衡、情志疏導到生活起居的整體觀照。」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心境平和、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動靜得當,才是養護腦神、預防癡呆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電視台
02

錢快來了?普發1萬最新進度曝光:你能領嗎?

康健雜誌
03

幽門桿菌與止痛藥並列胃潰瘍主因!醫:「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
04

如何用訊息聊天加溫感情?心理學博士列「10大關鍵」讓關係更緊密

優活健康網
05

08月06日 脆弱是成長的起點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Suyue
這種病要找好的中醫調理!
54分鐘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突破150例!林口長庚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 開啟治療新契機

優活健康網

孕婦半夜痛醒竟是這原因!中醫揭密抽筋真相,與舒緩三妙方

媽媽寶寶

營養師點名「這6種食物」會讓脹氣更嚴重! 牛奶、穀片都中鏢

常春月刊

小腹變大、半夜常醒?醫警告「皮質醇過高3大徵兆」 教你自我檢測

常春月刊

台灣梅毒確診個案攀升 預防指引降低社區性傳染病風險

NOW健康

Profhilo逆時針爆紅解析!醫揭「液態電波」VS 「傳統電音波」關鍵差異

潮健康

推動中藥永續發展 中藥公會力挺邱泰源部長

中華日報

怕被說「性無能」不願就醫! 台男攝護腺癌篩檢意識不足,醫示警:30幾歲就可能罹癌

潮健康

塑膠顆粒入侵恐傷腎、傷心 醫籲: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健康醫療網

醫起看/醫喊這「尺寸」就夠用 超標女性生理需求

EBC 東森新聞

止痛藥大解密!膠囊、貼布、藥膏怎麼選?藥師揭:服用止痛藥後的注意事項

華人健康網

護腰不是萬靈丹!食藥署教你正確選購、使用方式

桃園電子報

噴酒精乾洗手有用嗎?醫「1實驗」見對比:冒出一堆黴菌、細菌

TVBS

「為兒童而走」全球愛心突破9億!藥廠在台募得近70萬元,守護弱勢兒少未來

華人健康網

牙齒全掉光,該做全口重建嗎?重建方式該怎麼選?牙醫親解治療優缺點

優活健康網

爸爸疲憊指數破紀錄!93%想逃家喘息!

永續幫

孩子哭鬧不想上學怎麼辦?5方法克服分離焦慮:家長說再見不拖延

優活健康網

每月開車3小時探望亡妻大體,「她去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凝視死亡,看見大體老師的動人故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中風該不該放血 醫師專業緊急處置說分明

優活健康網

保護令竟成催命符? 衛福部擬補救措施強化安全空窗期

NOW健康

健康減重不復胖!中醫「標本兼治」教5穴位改善體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腦袋昏沉、記憶變差,連說話都卡卡?跟著中醫做 4 件事,你找回清晰腦袋

Heho健康

顧攝護腺怎麼吃?植物性蛋白質多吃、乳製品一天最多喝 480 毫升

Heho健康

護腰別戴太久!醫示警:長期依賴讓肌力變差 這些情況快就醫

CTWANT

孤單憂鬱沒目標?園藝手作讓長者重拾自信與被需要的感覺

Heho健康

補充葉黃素!眼科權威推薦每天吃3食物,遠離眼部危機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近百歲人瑞跌倒粉碎性骨折 「這1治療」讓他重新站起完成生日願望

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疫情擴大! 醫曝「台灣最重要1事」:3種人易受威脅

CTWANT

屈公病無專門藥可治!台灣也沒疫苗 醫曝6招保命

中天電視台

高齡產婦剖腹產大出血險喪命!醫師緊急切除子宮救回一命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屈公病亞洲確診數急升,中國廣東單週新增破千例!台灣該擔心嗎?

康健雜誌

死亡率超過癌症!全台675萬人陷代謝症候群危機,超商搶救免費開放量血壓

康健雜誌

大林慈院新進住院醫師職前訓練 傳遞醫療人文與環保理念

TCnews 慈善新聞網

65歲以上肌少症盛行率達34%!運動+飲食讓爸爸肌力UP、痠痛OUT

華人健康網

熱天喝冰飲卻愈喝愈渴?除了白開水,還有2種飲品最解渴

康健雜誌

9成癌症患者無需化療 醫曝關鍵:3種情況才要考慮

中天電視台

九萬洗腎病友恐忽略腫瘤警訊 醫揪腎性貧血陷阱與危機

健康醫療網

孩子考試老是粗心大意?想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先從「4關鍵」下手

優活健康網

9成公廁有菜花病毒?醫實測公車、手扶梯「9大熱區」 結果超意外

三立新聞網

28歲女「口臭5年」不理!暴瘦15公斤 健檢查出胃癌早期病變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