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怕被說「性無能」不願就醫! 台男攝護腺癌篩檢意識不足,醫示警:30幾歲就可能罹癌

潮健康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晚期患者占約三分之一。早期症狀常被忽視,專家呼籲男性出現排尿或性功能異常應盡早就醫。早期偵測可降低死亡率,並可透過新型藥物與基因檢測提升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

晚期攝護腺癌約佔1/3 男性怕貼標籤「有症狀不代表有問題」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登記資料,攝護腺癌已連續多年穩居男性癌症發生率前六名,患者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隨著高齡化社會演變,攝護腺癌風險逐年攀升,每年新增人數將近1萬人。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醫師指出,台灣收治的癌症病患中,晚期攝護腺癌病患約佔總數的1/3,若加上第三期患者已超過半數,目前只有早期癌症有治癒機會,一旦進展晚期只能以延長存活、提升生活品質為主。

然而,攝護腺癌早期症狀多為排尿問題或性功能受影響,容易被男性輕忽,查岱龍醫師表示,許多男性不願到泌尿科就診,因認為會被「貼上標籤」暗示「性無能」,呼籲男性有任何泌尿症狀可盡快就醫,「有症狀不表示就有問題」。此外,國人缺乏正確的攝護腺癌知識,也與晚期比例較高有關,建立可信的一站式攝護腺癌衛教平台對促進醫病溝通,提升攝護腺癌衛教普及與病友支持相當必要。

查岱龍醫師指出,台灣收治的癌症病患中,晚期攝護腺癌病患約佔總數的1/3,若加上第三期患者已超過半數,目前只有早期癌症有治癒機會,一旦進展晚期只能以延長存活、提升生活品質為主。

查岱龍醫師指出,台灣收治的癌症病患中,晚期攝護腺癌病患約佔總數的1/3,若加上第三期患者已超過半數,目前只有早期癌症有治癒機會,一旦進展晚期只能以延長存活、提升生活品質為主。

早期癌症偵測可降40%死亡率 出現排尿問題及早就醫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醫師指出,攝護腺癌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疾病,越來越多年輕男性也面臨確診攝護腺癌,研究顯示,早期癌症的偵測能夠顯著降低40%的死亡率,不過台灣尚未全面實行全面普篩PSA(攝護腺特異抗原),建議男性出現排尿困難或相關問題時,應尋求醫師評估並進行檢測。

攝護腺癌發生人數逐年增加,且晚期比例仍居高不下,男性對於自身風險與篩檢必要性認知不一。王弘仁醫師表示,透過一站式衛教平台,可以幫助民眾了解何時需要就醫或進行早期偵測,並提醒有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提及篩檢。

王弘仁醫師強調,未來面對攝護腺癌的三大目標是提升早期偵測率、降低死亡率、維持病患生活品質。不過,攝護腺癌並非全如外界印象屬於認知病程發展慢、存活期長,通常較溫和的攝護腺癌,可採取「積極觀察」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及其副作用,同時維持生活品質。而高風險病患則需積極治療以延長存活率。近年泌尿道腫瘤手術已有長足進步,可減少排尿功能與性功能影響,未來將結合新型藥物以達到縮小腫瘤等目標,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去勢敏感性第一線治療 影響攝護腺癌存活關鍵 

「攝護腺癌診斷年紀其實在下降,年輕病人變多了,去年就有一位30幾歲確診第四期的病人,表示早期篩檢還是有很大努力空間!」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蘇柏榮醫師受訪表示,年輕攝護腺癌通常預後更差、疾病進展更快且惡性度更高,這些具有生產力的患者多為社會中堅份子,如何給予適當治療以良好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及家庭負擔都有重大影響。

蘇柏榮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進展快速,早期全身治療只有歐洲紫杉醇等化療藥物選擇,現今已有四種新型口服荷爾蒙抑制劑。在過去只有去勢治療可用的年代,1/3患者會在一年內從「去勢敏感性」(Castratio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CSPC)惡化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從診斷到死亡的中位數存活時間僅有18個月,即使是最新藥物在此階段的延長存活效益也可能僅只2、3個月。

蘇柏榮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已從傳統化療進展至新型口服荷爾蒙抑制劑,建議治療策略前移至去勢敏感性期,以延長存活時間。若等到轉為去勢抗性期,中位存活僅約18個月,新藥效益有限。健保目前已給付高風險族群合併治療,並建議初診即進行基因檢測,提升後續治療規劃。

蘇柏榮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已從傳統化療進展至新型口服荷爾蒙抑制劑,建議治療策略前移至去勢敏感性期,以延長存活時間。若等到轉為去勢抗性期,中位存活僅約18個月,新藥效益有限。健保目前已給付高風險族群合併治療,並建議初診即進行基因檢測,提升後續治療規劃。

減少醫病溝通成本 醫界藥廠共同推動攝護腺癌數位倡議

除了臨床治療進展,提升早期偵測與醫病溝通效率亦成為防癌關鍵,尤其網路上充斥各種攝護腺癌資訊,容易讓病患與家屬陷入資訊洪流。由台灣泌尿科醫學會(TUA)主辦、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指導,結合多個專業學會與病友組織協力推動,台灣拜耳公益贊助「攝護腺癌大眾衛教與數位互動倡議」啟動合作備忘錄(MOU)簽署,該計畫以提升50歲以上男性對攝護腺癌的風險認知與就醫行動為目標,並透過數位工具推動防癌意識。

除了一站式攝護腺癌照護衛教網站,新成立的「攝護腺癌LINE互動平台」包含三大功能模組:一、30秒風險自我檢測,協助使用者快速了解自身健康風險;二、衛教動畫與圖文資源,提供淺顯易懂的癌症知識與治療資訊;三、共享決策輔助工具,協助病友與家屬在醫療決策過程中與醫師有效溝通,減少焦慮與不確定感。

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攝護腺癌將是癌症防治的重要議題,早期預防與健康促進則是關鍵策略,「攝護腺癌大眾衛教與數位互動倡議」是醫療界與產業界協力推動健康台灣願景的具體示範,推動大眾衛教與病友支持資源,預計透過多元傳播管道,帶動更多男性勇敢行動接受早期篩檢與適當治療,不再被動等待。

任職於顧芳瑜泌尿科診所、我藥行銷洪瑞德藥師進一步補充指出:「隨著攝護腺癌治療策略日益精準化,藥師在治療歷程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尤其在多線荷爾蒙抑制劑或化學治療藥物的使用上,需嚴格監控病患的服藥依從性、副作用反應與藥物交互作用風險。我們也透過門診衛教與數位工具協助病人理解用藥機轉,強化病人與家屬的參與感,這對於提升治療成功率與生活品質都有實質幫助。面對高齡與慢病共病風險增加,醫療團隊的跨專業合作將是未來癌症照護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洪瑞德藥師IG瑞德 Redの藥學斜槓日常

(本文引用自:藥師健康)

延伸閱讀:

65歲翁劇烈腰痛,一檢查竟是「攝護腺癌」! 醫曝:1狀況恐使罹癌率飆8倍

死亡率竄升第五! 攝護腺癌轉移「去勢抗性」更棘手! PARP抑制劑可延長存活有「這基因」可給付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驚罹血癌!每10萬人中有5人發病 醫揭「常見4症狀」

CTWANT
02

每月開車3小時探望亡妻大體,「她去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凝視死亡,看見大體老師的動人故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屈公病疫情擴大! 醫曝「台灣最重要1事」:3種人易受威脅

CTWANT
04

高齡產婦剖腹產大出血險喪命!醫師緊急切除子宮救回一命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05

補充葉黃素!眼科權威推薦每天吃3食物,遠離眼部危機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Hello醫師

立秋養生這樣做,中醫教你緩解咳嗽乾癢、養肺潤燥!調節作息與飲食順應節氣轉換

常春月刊

有食譜》立秋是洛神花產季!2步驟做「洛神烏梅湯」熱熱喝能消疲勞

優活健康網

有食譜》立秋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推「生脈養陰茶」5分鐘就能喝

優活健康網

別再喝手搖飲!消暑解熱必喝8種涼茶:菊花茶最清熱、仙草茶降火氣

優活健康網

起床就喝咖啡錯了!醫揭「正確時機」:否則更累、變胖慘三高

三立新聞網

比咖啡還有效!他「這樣吃」找回精神 還激瘦10公斤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罹白血病!醫示警出現「這徵兆」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 醫:低風險者存活率可達7成

CTWANT

白天熱、晚上涼怎麼養生?中醫師傳授「立秋」後飲食、作息、穴位全攻略 

信傳媒

洗手比你想像重要!「鍵盤手」碰吐司秒變黴菌培養皿 醫實驗揭最髒觸控陷阱

鏡週刊

83歲長者攝護腺肥大 林口長庚「這手術」助他改善排尿困擾

風傳媒

08月07日 立秋

Heho健康

白木耳、燕麥是血糖救星!研究推薦這樣吃降胰島素阻抗、飯後血糖

健康2.0

坐骨神經、腰椎痛?看手腳就知道!中醫博士授「1湯品」還可防骨鬆

健康2.0

蕭淑慎怕醜停用標靶藥1年肝腫瘤大5倍!醫揭嚴重後果

健康2.0

半夜一直起床尿尿怎麼辦?中醫分享3穴位改善頻尿

健康2.0

她沒發現已罹患糖尿病超過十年?醫師警告:這兩種食物加速洗腎風險

健康2.0

益生菌逆轉腎功能?腎臟醫痛批「醫療詐欺」 代言醫下場曝光

健康2.0

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偏頭痛經濟衝擊 超越心血管疾病

聯合新聞網

夏季養生就吃「苦味食物」!苦瓜配1物 補蛋白質又控糖

健康2.0
影音

半夜一直起床尿尿怎麼辦?中醫分享3穴位改善頻尿

健康2.0影音

沈玉琳驚罹血癌!每10萬人中有5人發病 醫揭「常見4症狀」

CTWANT

研究:晚上喝咖啡恐變「衝動派」!女性影響更大 專家示警3族群

CTWANT

阿茲海默症協會 2025 年國際會議: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個血液生物標誌物測試臨床實踐指南

科技新報

沈玉琳罹患血癌!發病原因曝光 治療方式與存活率一次看

緯來娛樂新聞

沈玉琳罹患血癌 醫:低風險者存活率可達7成

中央通訊社

不只發燒!沈玉琳發聲證實罹血癌 2大類型「常見4症狀」一次看懂

三立新聞網

讓你變老的不是時間!肥胖超過10年 老化恐達48%

中華日報

林口長庚完成150例 翁排尿難 攝護腺消融蒸改善

中華日報

退休腰椎惡化/肌少症 抗阻訓練改善

中華日報

〈陳建宏醫師講骨專欄〉小腿「長」出螺絲 局部麻醉手術順利移除

中華日報

摸完鍵盤又碰食物?醫曝「驚人實驗」 整片吐司狂冒霉斑

藝點新聞

「嘴貼膠帶」睡覺阻口呼吸 還能改善臉型變漂亮?專家揭露窒息風險

健康醫療網
影音

舒肥安全嗎?食安要點速解析

好食課

冬眠基因開關藏在人類DNA?破解動物代謝超能力新線索

明日科學

26歲女性子宮肌腺症 「中醫辨證治療」止痛藥減量、情緒顯著改善

健康醫療網

偏頭痛致 GDP 年損 2%!年輕女性損失更達男性 10 倍

Heho健康

感冒病毒恐喚醒「沉睡癌細胞」!研究:癌轉移風險增加

台視

王正坤醫師解密禿頭禿髮成因與正確保養方法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