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腰椎惡化/肌少症 抗阻訓練改善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65歲徐男長年在工地搬重物,腰椎累積不少舊傷,退休後近期腰部與左臀時常痠痛,甚至出現下肢麻痛感,手腳無力,檢查除腰椎舊傷惡化引發坐骨神經壓迫症狀,還合併上下肢肌少症,經神經根解套、PRP注射及修復治療,並搭配抗阻等訓練,3個月後逐步改善症狀。
奇美醫院副院長郭行道表示,人體肌肉量從30歲後就開始流失,每10年約減少3%~8%,到了70歲後更可能加速流失,這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肌少症」不僅只是體力下降,更影響行動力、平衡力,甚至增加跌倒、骨折與失能風險。
復健部主治醫師蘇炯睿表示,肌少症是可逆、可預防的,只要透過正確運動與營養補充,就有機會改善。
根據文獻研究顯示,長輩每週進行至少2次肌力訓練,可搭配每公斤體重攝取1~1.2克蛋白質,不僅能維持肌肉量,還能提升生活品質活動能力,降低跌倒風險,並改善整體健康。而透過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不僅安全、門檻低,還能有效刺激核心肌群,是非常適合銀髮族的入門運動方式。
奇美醫院在父親節前夕舉辦「運動養肌力、老爸有活力」活動,設置肌少症等相關諮詢攤位,例如肌力運動、握力測量、均衡飲食、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宣導,邀請跨領域專家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協助教導建立日常運動習慣。
另外,亦安排彈力帶肌力運動教學,由專業教練帶領大家一步步做出正確、安全又有效的動作。
郭行道強調,父親節不一定要昂貴禮物,把愛化為行動陪爸爸一起變健康。
從運動與飲食開始,幫助爸爸走得穩活得好,才能讓這份父愛持續陪伴我們更久更有力。因為真正的愛是陪他一起健康老化。邀請民眾加入健康行動,讓健康不只靠醫院,而是從每一天做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