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慎怕醜停用標靶藥1年肝腫瘤大5倍!醫揭嚴重後果
藝人蕭淑慎2020年因胃腸基質瘤,切除十二指腸和2/3的胃,後來發現肝轉移,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近日她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曾因標靶藥副作用太大變醜,自行停藥,結果肝腫瘤從1點多公分變成5點多公分。醫師表示,標靶藥如果亂停藥可能產生抗藥性,副作用太大時可以和醫師討論暫時停藥,切勿自行停藥。
蕭淑慎胃腸基質瘤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腸、胰臟頭和膽
48歲的蕭淑慎2019年因為「人魚線痛」意外發現8.5公分的胃腸基質瘤,當時醫師讓她服用標靶藥9個月,2020年腫瘤縮小到3.6公分才開刀,切除了1/3的十二指腸、2/3的胃、胰臟頭、膽和膽管。2022年又因為癌細胞轉移到肝臟,採取標靶藥物治療。
蕭淑慎自行停藥1年 腫瘤變大5倍
蕭淑慎近日受訪時表示,吃標靶藥讓她整個人浮腫、臉上狂噴爛痘還擠不出來,為了消腫吃利尿劑結果不斷抽筋,而且一碰就痛。她曾向醫師表示,如果變醜,寧願現在就死掉。1年半前她自行停藥,起初僥倖躲過超音波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半年前發現肝腫瘤從1點多公分變成5點多公分,後來才乖乖吃藥,半年前腫瘤已縮小到2.8公分。
標靶藥物只要停藥 癌細胞就會再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肝癌權威醫師黃怡翔表示,標靶藥物作用是抑制腫瘤生長,所以只要停藥就會再長,而且不同癌別的抗藥性不一樣,以胃腸基質瘤來說,若突變點是一樣的,基本上就算停藥,恢復用藥後還會有效,抗藥性相對會低一點,但其他癌別就不一定。
標靶藥副作用可用藥改善
他強調,標靶藥講求的是長期穩定的控制,不要吃吃停停,副作用太大時可以和醫師討論稍微停藥或減藥,等副作用改善後再吃回去。此外,副作用也可以靠其他藥物減輕,例如皮疹可以用藥膏加上類固醇藥物、腹瀉就吃止瀉藥。
基質瘤對標靶藥反應很好
黃怡翔指出,肝癌治療雖然一線也可選擇標靶藥,但目前標靶藥的角色大多是在免疫治療之後,副作用大多以皮疹、腹瀉、血壓高為主,可以用降血壓藥、止瀉藥物控制、皮疹則可用角質保護藥膏,如果症狀很嚴重,可以停藥幾天,等症狀好了再吃回去。而蕭淑慎因為是胃腸基質瘤轉移到肝臟,所以用的標靶藥跟肝癌的不一樣,而是要用針對胃腸基質瘤的標靶藥,通常基質瘤對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反應很好。
肝癌標靶藥反應率偏低 以免疫治療優先
黃怡翔也表示,目前肝癌因為異質性高,所以對標靶藥的有效反應率較低,例如蕾沙瓦僅5%腫瘤縮小,其他維持不變、樂威瑪20~30%,但腫瘤下降非常好的程度也不高,有的人甚至連第一次治療反應都不好。因此目前傾向以免疫治療優先,治療策略已經不把標靶當第一線用藥,除非免疫治療效果不好才用標靶藥。
肝癌沒有好的標誌可判斷用藥效果 健保只給付一次選擇
而比較棘手的是,肝癌不像肺癌有精準突變點,可以針對突變點用藥,肝癌沒有好的標誌可以選藥。所以雖然肝癌的免疫加上標靶共有9種藥物,但健保只能給付一次的治療選擇,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嘗試免疫治療無效,之後嘗試用標靶藥就必須自費,所以若患者沒有保險,經濟負擔就會很重。
◎ 圖片來源/翻攝自蕭淑慎臉書
◎ 諮詢專家/黃怡翔醫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