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廠「電動吸鼻器」恐致嬰幼兒窒息 台灣有販售?食藥署回應了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家長若對吸鼻沒有把握,建議就醫由醫師代勞。(圖/翻攝自Pixabay)
日本知名育兒品牌Pigeon(貝親)今(6)日宣布,針對旗下嬰幼兒用產品「電動吸鼻器SHUPOT(シュポット)」提供免費更換零件服務。原因是部分使用狀況下可能出現吸力過強,恐導致嬰幼兒窒息或受傷。小兒科醫師則提醒,吸鼻器產品要造成嚴重傷害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家長覺得小朋友的鼻涕太黏、或太深,可以先用生理食鹽水或洗鼻液先行沖洗一下,以便操作。
該品牌日本官網公布,其銷售的嬰幼兒用電動吸鼻器「Pigeon電動鼻吸器SHUPOT」存在可能導致嬰幼兒窒息或受傷的風險。公司呼籲用戶立即停用產品附帶的「儲液杯」部件,並表示將免費提供改良後的安全配件。
據悉,問題產品為2023年6月至2025年7月期間制造的批次,累計銷量約為27萬台。根據公司說明,若在未安裝儲液杯的情況下啟動設備,吸力會異常增強,嬰幼兒若將吸嘴誤對口鼻,存在引發窒息等嚴重安全事故的可能。
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表示,國內最常見的吸鼻器主要有二種,一種是電動吸鼻器,一種則是用嘴巴來吸,又以隨身用的電動吸鼻器賣得最好。「最重要的是操作方式!」像醫院使用的吸鼻器,吸力遠遠大於任何的市面產品,但卻不會讓人受傷。
他解釋,因為一般家長可能會以為鼻涕一定很深,就把管子一路往裡面戳很深,一旦操作不慎加上吸力過強,的確可能造成嬰幼兒流血。不過,就臨床經驗來看,因吸力過大造成受傷或者是窒息的可能性並不大,「我自己是沒有看過」,畢竟過程中若有疼痛感,患者就會躲了。
媒體詢問家長若幫小朋友抽鼻涕,有何注意事項。羅源彰提醒,如果家長覺得小朋友的鼻涕太黏、或太深,可以先用生理食鹽水或市售洗鼻液先沖洗一下,以便操作;吸鼻的過程中也可以順勢動一下鼻子、鼻翼,避免管子戳錯地方,如全戳在骨頭上,就會非常好抽。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建議就醫由醫師代勞,小朋友年紀則沒有限制。
對於此產品是否有輸入台灣販售,食藥署傍晚回應,經電洽國內代理廠商「世潮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其表示從未進口輿情內容所述之受影響產品。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副署長陳映樺表示,電動吸鼻器為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目前已核准有效之吸鼻器產品共50張許可證(國產39張、輸入5張、中國輸入6張)。
她說,居家使用的吸鼻器主要分為電動式及手動式,兩者皆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電動吸鼻器以電力驅動幫浦產生吸力吸出鼻涕,但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若使用吸鼻器後鼻腔黏膜出現受傷紅腫或流鼻血等狀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處理。消費者在購買吸鼻器時,可以循「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第一要先「認」識該類產品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其標示,第三是使用前詳閱說明書,依說明書刊載的方式「正確使用」醫療器材,只要掌握以上三個小撇步,即可確保買到合法的醫療器材並安心使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