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大解密!膠囊、貼布、藥膏怎麼選?藥師揭:服用止痛藥後的注意事項
您時常感覺到疼痛嗎?不論是頭痛、經痛、牙痛、肌肉痠痛等等,各式各樣的疼痛困擾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備受折磨的疼痛狀況下,止痛藥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成為多數人不可或缺的常備藥品。然而市面上各式止痛產品琳瑯滿目,從口服錠劑、膠囊到貼布、藥膏等,看似平凡的止痛藥,其實種類繁多,藥品作用方式與副作用也各異。
若未能了解其中的成分、劑量便貿然使用,可能會服用下過多的藥品或不小心重複用藥,讓副作用更加嚴重,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所以使用止痛藥品之前,若能夠清楚了解其分類、用途與注意事項,能有助於我們安全且有效地改善疼痛。
止痛藥的分類
常見止痛藥包括中樞性的止痛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而需要由醫師進一步評估,開立處方後才能取得的管制藥品,則屬於鴉片類止痛藥(Opioids)。
中樞性止痛藥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屬於此類,此為學名也就是大家廣為熟知的「普拿疼」,主要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藉由影響某些疼痛物質之生成及作用來止痛;同時也會作用在熱調節中樞,調節體溫而達到退燒效果,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止痛藥之一。乙醯胺酚主要經由肝臟代謝,服用期間如果併服酒精性飲料、或者是服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肝臟損傷。
另外,乙醯胺酚製劑時常會合併其他成分,像是止咳成分、抗組織胺等,作為綜合感冒藥;也會合併咖啡因,加強止頭痛效果,通常加入咖啡因的製劑會標示為「加強錠」,孕婦、哺乳或對咖啡因敏感者應避免使用。建議在使用以上相關製劑之前先諮詢專業藥師,了解複方藥品中的成分、劑量並正確使用,才能保障用藥安全。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是透過抑制一種叫做「環氧化酶」的酵素,減少產生前列腺素,以減輕疼痛和發炎反應。環氧化酶分成兩種亞型COX- 1及COX- 2,COX- 1有助於保護胃黏膜並維護腎臟、血小板功能,若抑制它會導致胃潰瘍或是增加出血風險;而由COX- 2製造的前列腺素則會造成發炎反應、疼痛、發燒,在免疫反應被活化時活性會增加。
多數此類藥品會同時抑制COX- 1及COX- 2,因此除了止痛消炎,也可能產生腸胃道出血或是影響腎功能,有相關病史時須特別謹慎,一般建議在飯後服用以減少腸胃不適;另外考量其對於胎兒的潛在風險,懷孕婦女使用前務必先諮詢醫師或藥師。選擇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對COX- 2抑制效果會大於COX- 1,因此能減少腸胃道方面的副作用,且更專一針對發炎、疼痛緩解症狀。不論是否具有選擇性,皆有部分研究報告顯示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若有此類疾病,應將相關病史告知醫師。
鴉片類止痛藥(Opioids)
鴉片類止痛藥常用於重度疼痛、癌症病人長期止痛,因具有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在我國被列為管制藥品。雖然此類藥品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可能出現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便秘、呼吸抑制等;若突然降低劑量或停藥,也可能產生嚴重的戒斷症狀像是心悸、盜汗、腹瀉、肌肉酸痛等。因此,鴉片類止痛藥的使用須經由醫師審慎評估用於特殊適應症,制定疼痛控制計畫,開立處方後才能使用。
服用止痛藥後的注意事項
疼痛症狀仍持續未改善的話,應就醫找出導致疼痛的原因,避免耽誤病情。
切勿自行增減劑量或使用頻率,且避免同時服用兩種以上不同成分的止痛藥,這些行為可能會讓發生副作用的風險增加,建議依照藥盒或藥袋指示使用。
服用藥品後若發生藥物過敏反應(常見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像是皮膚癢、起紅疹、眼睛腫、臉腫等,請立即停止用藥並盡速就醫。
若有胃潰瘍、胃出血病史、肝腎功能異常、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中風病史)或為孕婦、哺乳者、年長者,需特別小心使用;如果有同時在服用其他藥品,可以在使用消炎止痛藥之前先告知醫師、藥師以利評估。
若有使用痠痛藥膏、酸痛貼布等需注意內含成分避免和口服藥物重複。
面對疼痛時除了使用消炎止痛藥外,也可搭配非藥物的方式來進行疼痛控制,像是運動、冷/熱敷、物理治療、穴位按摩等也有助於減緩疼痛。
疼痛控制和我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消炎止痛藥並不是萬靈丹,止痛藥物的使用除了上述注意事項外,就醫了解疼痛根本原因,按照指示服藥才是解決疼痛問題的治本方法。若對緩解疼痛、藥品使用上有疑慮,應向醫師或藥師尋求專業諮詢,以確保治療安全與效果,共同守護自身的健康。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