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錢快來了?普發1萬最新進度曝光:你能領嗎?

康健雜誌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趙俐雯整理 圖/photoAC
錢快來了?普發1萬最新進度曝光:你能領嗎?

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別條例後,行政院未提覆議,經總統賴清德8月1日公告後生效。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未來還有變數嗎?會有排富條款?《康健雜誌》整理4大關鍵QA,帶你快速掌握最新進展。

Q1.普發1萬元真的會發嗎?未來變數有哪些?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 (下稱特別條例)總預算高達5,450億元,自7月11日通過以來爭議不斷,也引發全國關注。

行政院覆議截止日為7月31日,不過,當天行政院並未提出覆議,卓榮泰僅透過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未來將適時聲請釋憲。8月1日,總統賴清德公告特別條例已生效。

行政院為何現在無法聲請釋憲?

由於去(2024)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將憲法法庭評議門檻提高為至少有10位大法官參與,違憲宣告需9位大法官同意,讓目前僅剩8名大法官的憲法法庭停擺,無法進行評議或釋憲。

若普發現金被判定違憲,結果會怎麼樣?

若憲法法庭正常運作,且釋憲結果認定特別條例中的「全民普發現金」條文違反財政紀律及公平性原則,依判決內容,則該條文可能立刻失效,或設定一段緩衝期才正式失效。屆時,立法院可針對該條文進行修法、調整內容,以符合憲法要求。

Q2.普發現金會加上排富條款?哪些高收入族群可能被排除?

昨(3日)傳出,8月7日行政院將在院會通過特別條例修正案,並針對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設下「排富條款」,限制領取現金1萬元的身分資格,或為經濟弱勢族群加碼,再送交立法院審議。

若要排富,參考目前《所得稅法》中的排富規定,最有可能針對國民的年所得、持有股票資產者等3方面設下限制:

‧ 年所得超過特定門檻:《所得稅法》設有排富條款。若納稅人綜合所得稅率達20%以上(2024年門檻為淨額超過133萬元),則不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房租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此外,衛福部過去也曾規定,若家庭年所得淨額超過121萬元者,不得申請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不過,這項限制已於2023年1月起正式取消。

‧ 持有股票、資本利得高:依現行《所得稅法》規定,若投資人從公司或配股利時,選擇用28%分離課稅申報,則被認定具資本利得能力、屬於高資產族群,因此也不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房租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

‧ 境外高收入:《所得稅法》規定,若納稅人1年境外所得超過750萬元,則被視為高收入族群,必須繳納最低稅額,且不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房租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等同於被視為排富對象。

Q3.過去政府普發現金、振興五倍券都怎麼領取?

2023年「全民共享普發現金」

 金額:6,000元

 是否有排富條款:無

 領取方式:

1. 直接入帳戶:若領有老年年金、遺屬年金、身心障礙障年金、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原住民給付、月退休金等年金給付者,不用登記,直接匯入帳戶。

2. 登記入帳:依日期和身分證字號尾數,上網登入帳戶資料。

3. 提款機領現:至貼有「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標誌的提款機提領,過程中需輸入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及健保卡號。

4. 郵局領現:持健保卡、身分證或居留證到各地郵局領取。

5. 派出所領取:偏鄉地區可前往當地派出所登記領取。

2021年「振興五倍券」

 金額:5,000元(紙本券含3張1,000元、2張500元、5張200元)

 是否有排富條款:無

 領取方式:

1. 數位綁定:透過信用卡、行動支付及電子票證進行數位綁定。

2. 超商領取:攜帶健保卡至超商預定及領取,分為2梯次。

3. 官網綁定:用讀卡機讀取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或用健保快易通APP產生驗證碼,進行身分驗證後即可線上登記。

4. 郵局領取:透過中華郵政網站或電話預約,於指定日期自行領取。

Q4.如果普發1萬元上路,什麼時間能領取?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規定,普發現金1萬元必須在今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

資料來源:司法院「法令判決系統」、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衛福部

延伸閱讀:

野菇顏色鮮豔才有毒?路邊4大毒菇千萬別亂採

你以為戒糖能餓死癌細胞?研究:反而可能加快轉移!這4招才是防癌關鍵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幼兒染屈公病竟臉部發黑 醫示警:重症甚至要換肝保命

ETtoday新聞雲
02

地瓜不能這時間吃!洋蔥、青花菜也不要 小心越吃越睡不著

健康2.0
03

主治醫師是血液腫瘤權威 媒體揣測沈玉琳病因!醫:血液腫瘤科治很多病

健康2.0
04

他髖部疼痛竟是「這裡」壞死 姊姊看病意外查出病因

健康醫療網
05

半夜小腿猛抽筋,她頻繁痛醒竟是「枕邊人」惹禍?醫揭「夏季抽筋」有2種:補充4營養素+多喝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幽門桿菌與止痛藥並列胃潰瘍主因!醫:「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

王仁甫健檢見紅字!認「1數值」偏高 嘆:以為自己很健康

中天電視台

營養師評價⟫新普利有橄平衡魚油,魚油與橄欖油的絕佳搭配,強化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與功效!

好食課

中南部豪雨水災後皮膚病患暴增 台中1例類鼻疽確診!醫:香港腳增2成

CTWANT

連日豪雨成災!香港腳患者就醫民眾增2成 50歲男自行購藥塗抹反更糟 

觀傳媒

出生僅12天!嬰染屈公病「臉黑一大片」 醫:嚴重者需肝臟移植

台視

肌膚鬆垮怎麼救?名醫黃毓惠揭三大保養重點:飲食+保養+防曬一次到位

Heho健康

再增 1 例瘧疾!今年累計創 19 年同期新高,「這 19 地區」旅遊要小心

Heho健康

現代生育殺手!研究男女生殖均有「塑膠微粒」,醫師推「5+3」生活法減塑

姊妹淘

台灣每年近千人遭蛇咬 疾管署公布「血清使用與急救原則」

健康醫療網

30歲女頭痛掉髮竟確診梅毒!男友偷吃害中鏢 醫警告:未經醫囑別亂吃抗生素

風傳媒

《Truth About Weight 沉重的真相 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全民評審啟動 參賽作品上線等你觀賞

優活健康網

染性病亂服藥治不好還增傳播風險!醫界推「梅毒、淋病臨床指引」釋疑

Heho健康

雨後路邊野菇別亂吃 醫示警:嚴重恐腎衰竭

中央通訊社

30多歲女頭痛掉髮以為腦膜炎 揪出伴侶偷吃害染梅毒

中央通訊社

伴侶吵架能增加彼此壽命? 研究:健康吵架降低死亡率

康健雜誌

30歲女頭痛掉髮竟梅毒「已侵入腦部神經」一查男友偷吃害慘她

三立新聞網

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出爐!越南胡椒驗出蘇丹紅 1.6萬公斤銷毀

CTWANT

走路不只減肥,竟還能降糖尿病風險,怎麼走最有效?

康健雜誌

打呼=睡得香?5歲男童打鼾不止 主因原來是扁桃腺肥大

中華日報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中華日報

男友偷吃害她梅毒攻大腦!醫警告:單一伴侶非安全保證

新頭殼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電視台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NOW健康

夏季防中暑還要防泌尿道感染 醫曝「高危險族群與5大高風險因素」

健康醫療網

豪雨不斷!類鼻疽、登革熱升溫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NOW健康

加拿大新研究:夏天出生的男性,憂鬱症狀分數略高

明日科學

10多歲男赴西非染惡性瘧!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台視

晚餐8點後吃恐增胃癌風險!醫:比一般人高7.4倍

中天電視台

久坐比你想得更致命!研究揭13小時坐姿=死亡風險加倍

常春月刊

波比跳太難?快試試簡化版「深蹲跳」!燃脂、塑腿、增肌一次完成

優活健康網

年輕女頭痛、掉髮!檢驗「二期梅毒」

NOWNEWS今日新聞

無糖茶不一定健康!醫揭「4大喝茶誤區」:飯後喝錯了

三立新聞網

台灣B肝治療涵蓋率僅28%!39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中天電視台

頭痛、掉髮嚇壞她!住院才知梅毒上腦 背後真相超崩潰

太報

屈公病全球肆虐 如何預防、哪些國家有疫情一次看懂

中央社

調味料怎麼保存?譚敦慈曝5種「一定要冷藏」:沒冰恐吞致癌物

三立新聞網

9旬嬤健忘喊錯孫名⋯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警告:睡不好非單純老化

優活健康網

大肚腩+高血壓族群增加!代謝症候群危機升高 社區診所、血壓站加強防守 

Heho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