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豪雨不斷!類鼻疽、登革熱升溫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NOW健康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南部豪雨不斷,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導致病媒蚊孳生,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均有汙水、汙泥接觸史。

今年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 造成2人死亡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今年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造成2人死亡,進一步分析確診者年齡層分布,以65歲以上者最多,共有22例,其次為50至64歲(11例)。至於分布縣市,以高雄市27例最多,其次為台中市5例、台南市2例、屏東縣1例。

疫調顯示,今年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病例中,13例係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高雄市11例、台南市1例及台中市1例。

曾淑慧指出,持續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等暴露於地面,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造成吸入性感染,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佩戴防水手套,穿上雨鞋,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屬於類鼻疽重症高風險族群,感染後死亡率較高,曾淑慧提醒,上述族群如有發燒、咳嗽等,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接受治療。

暴雨污水 也提高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等傳染風險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暴雨過後帶來的污水,也提高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等傳染風險,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9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4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至22日。

今年迄今雖尚未出現登革熱、屈公病等本土病例,但截至8月4日,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達124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仍有疫情擴散風險。

▲疾管署提醒欲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民眾,應落實防蚊措施。(圖/疾管署提供)

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疾管署提升旅遊警示

至於屈公病疫情,截至8月4日,均屬境外移入病例,累計1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但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曾淑慧提醒,屈公病、登革熱兩者傳染方式一樣,境外移入案例可能引發本土流行。

由於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8月4日提升對中國廣東省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由第1級注意(Watch)提高至第2級的警示(Alert);另加強國際及小三通港埠屈公病防疫宣導及發燒篩檢,若發現來自流行區的發燒、疑似症狀者,當場抽血,給予衛教、追蹤。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幼兒染屈公病竟臉部發黑 醫示警:重症甚至要換肝保命

ETtoday新聞雲
02

地瓜不能這時間吃!洋蔥、青花菜也不要 小心越吃越睡不著

健康2.0
03

無糖飲品較健康!研究揭每天1罐「糖尿病風險增38%」 比含糖飲還高

CTWANT
04

主治醫師是血液腫瘤權威 媒體揣測沈玉琳病因!醫:血液腫瘤科治很多病

健康2.0
05

他髖部疼痛竟是「這裡」壞死 姊姊看病意外查出病因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肌膚鬆垮怎麼救?名醫黃毓惠揭三大保養重點:飲食+保養+防曬一次到位

Heho健康

再增 1 例瘧疾!今年累計創 19 年同期新高,「這 19 地區」旅遊要小心

Heho健康

現代生育殺手!研究男女生殖均有「塑膠微粒」,醫師推「5+3」生活法減塑

姊妹淘

台灣每年近千人遭蛇咬 疾管署公布「血清使用與急救原則」

健康醫療網

《Truth About Weight 沉重的真相 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全民評審啟動 參賽作品上線等你觀賞

優活健康網

染性病亂服藥治不好還增傳播風險!醫界推「梅毒、淋病臨床指引」釋疑

Heho健康

雨後路邊野菇別亂吃 醫示警:嚴重恐腎衰竭

中央通訊社

30多歲女頭痛掉髮以為腦膜炎 揪出伴侶偷吃害染梅毒

中央通訊社

伴侶吵架能增加彼此壽命? 研究:健康吵架降低死亡率

康健雜誌

錢快來了?普發1萬最新進度曝光:你能領嗎?

康健雜誌

30歲女頭痛掉髮竟梅毒「已侵入腦部神經」一查男友偷吃害慘她

三立新聞網

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出爐!越南胡椒驗出蘇丹紅 1.6萬公斤銷毀

CTWANT

走路不只減肥,竟還能降糖尿病風險,怎麼走最有效?

康健雜誌

打呼=睡得香?5歲男童打鼾不止 主因原來是扁桃腺肥大

中華日報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中華日報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電視台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NOW健康

夏季防中暑還要防泌尿道感染 醫曝「高危險族群與5大高風險因素」

健康醫療網

加拿大新研究:夏天出生的男性,憂鬱症狀分數略高

明日科學

10多歲男赴西非染惡性瘧!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台視

晚餐8點後吃恐增胃癌風險!醫:比一般人高7.4倍

中天電視台

久坐比你想得更致命!研究揭13小時坐姿=死亡風險加倍

常春月刊

波比跳太難?快試試簡化版「深蹲跳」!燃脂、塑腿、增肌一次完成

優活健康網

年輕女頭痛、掉髮!檢驗「二期梅毒」

NOWNEWS今日新聞

無糖茶不一定健康!醫揭「4大喝茶誤區」:飯後喝錯了

三立新聞網

台灣B肝治療涵蓋率僅28%!39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中天電視台

頭痛、掉髮嚇壞她!住院才知梅毒上腦 背後真相超崩潰

太報

屈公病全球肆虐 如何預防、哪些國家有疫情一次看懂

中央社

調味料怎麼保存?譚敦慈曝5種「一定要冷藏」:沒冰恐吞致癌物

三立新聞網

9旬嬤健忘喊錯孫名⋯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警告:睡不好非單純老化

優活健康網

大肚腩+高血壓族群增加!代謝症候群危機升高 社區診所、血壓站加強防守 

Heho健康

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疾管署推匿名諮詢、快篩服務

中天電視台

屈公病全球大爆發!廣東一週增2892例 佛山最嚴重

中天電視台

病人出院不再焦慮! 居家照護即刻接軌不中斷

健康醫療網

豪雨後積水藏危機!疾管署點名「6種人」發燒、咳嗽速就醫 糖尿病入列

常春月刊

手腕麻痛無力怎麼辦?復健科醫教你「肌腱滑動運動」5步驟改善症狀

優活健康網

類鼻疽又增3例!今年累計35例2死 65歲以上患者居多

中天電視台

廣東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升級旅遊建議至「第二級」警示 教你防蚊3招自保

常春月刊

10多歲男赴多哥「被蚊咬」染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