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研究:夏天出生的男性,憂鬱症狀分數略高
加拿大Kwantlen理工大學團隊最新研究指出,出生於夏季的男性,成年後出現較高憂鬱症狀分數,但女性則未觀察到顯著關聯。這項成果發表於《PLOS Mental Health》,為探討早期環境暴露如何影響心理健康,提供新一層線索。
憂鬱與焦慮是全球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知受居住環境、經濟、教育與年齡等多重因素影響。以往也有部分證據顯示,懷孕期間的溫度、日照、感染機率及飲食等季節性因素,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並與部分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躁鬱症有關。然而,針對「出生季節」與憂鬱或焦慮之間的連結,過去研究結果不一,多數也未區分性別。
本研究於2024年初招募303名主要為年輕成人(65%女性,平均年齡26歲),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包括憂鬱症(PHQ-9)與焦慮症(GAD-7)評分,並依出生月份分組。統計分析控制了年齡、收入、出生月份與緯度的交互作用。
憂鬱症狀分數在夏季出生的男性略高,但焦慮則完全無此現象
結果顯示,受試者憂鬱症狀盛行率高達84%,焦慮症狀則為66%,遠高於全國平均,推測與樣本年齡偏低、學生比例高及冬季受試時間有關。分析發現,夏天出生的男性憂鬱分數略高於其他季節出生者;女性則未出現顯著差異,僅冬季和春季出生女性分數稍高。焦慮症狀則在性別與出生季節之間皆未見明顯相關。
研究團隊指出,「出生季節」或許可作為早期環境曝露的間接指標,進一步追蹤日照長短、母體營養與免疫變化等因素,或能釐清其對憂鬱風險的影響。不過,該研究也承認其橫斷式設計、冬季招募時段、樣本來源集中學生族群,以及缺乏實際環境數據等限制,使推論具一定侷限。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精神健康的風險成因複雜,未來可望藉由性別分層、跨地區及多變項資料,深入探討早期生命階段與心理健康的長期關聯。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Mental Health America (MHA) from Pexels(CC BY 4.0)
參考論文:
1、Electroreception in treehoppers: How extreme morphologies can increase electrical sensitivityPNAS
延伸閱讀:
1、吃柑橘可降低憂鬱症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