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新光合併、亞洲生技大會登場、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軍 本周大事回顧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周四 (24 日) 完成合併,總資產躍升台灣第四大金控公司;亞洲生技大會本周登場,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指出,台灣生技市場規模已達 7750 萬元,持續透過晶片與 AI 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周二 (22 日) 正式啟動,力拚 2030 年產值破兆,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台新新光合併〉吳東亮哽咽「父親一定會驕傲」從第四大金控起跑打造國際金融集團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周四 (24 日) 正式完成合併程序,宣告兩大品牌攜手整合,總資產躍升為台灣第四大金控公司,寫下台灣金融業首次金控合意合併歷史。董事長吳東亮於慶祝酒會上致詞時感性提及先父吳火獅,並哽咽地說「父親一定會為我們感到驕傲」;展望未來,台新新光金控將在前四大金控的起跑點上,持續「深耕台灣、立足亞洲、放眼全球」,打造一個全方位、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集團。
總經理林維俊表示,金控已召開董事會,通過魏寶生出任副董,原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則任金控資深執行副總,此外,明 (25) 日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將召開董事會,並向金管會送件申請合併,預計明年 1 月 1 日正式合併,他並透露,新壽 6 月底的 RBC(資本適足率) 應能過關,下半年暫無其他增資或發債需求。
〈亞洲生技大展〉卓榮泰:台灣生技市場規模已達 7750 億元 透過晶片及 AI 技術推動再升級
亞洲生技大會周四 (24 日) 盛大開幕,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致詞時指出,台灣生技市場規模已達 7750 億元,且在「晶創台灣方案」中,精準健康與智慧農業是重要發展領域,透過晶片、AI 與半導體等關鍵技術,嘗試更多元的整合,進一步推動生技產業再升級。
AI 機器人大聯盟大串聯 打造四大核心系統 拚 2030 產值破兆元
由六大公協會發起的「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周二 (22 日) 舉行成立大會,聯盟提出打造 4 大核心系統、實現零組件國產自主化,盼 2030 年台灣 AI 機器人總產值將突破兆元新台幣。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表示,AI 機器人將是下波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基礎,台灣需靠業者技術整合、打團體戰,透過「TEAM TAIWAN」精神發展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統一新商場開幕〉下半年恐更辛苦 羅智先: 統一集團無論晴雨具韌性
統一集團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 DREAM PLAZA 周五 (25 日) 正式開幕,在百貨一級戰區插旗第二個據點,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表示,對於 DREAM PLAZA 的呈現非常驚艷,驚艷不代表完美,但仍是非常驕傲,而未來還有不斷努力的空間。
對於此次投入多少的經費打造全新商場,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說,實際花費是媒體報導的 3 倍左右,且「全世界之後也不會有這麼昂貴的星巴克」,但成果相對滿意驚艷。
〈外銷訂單〉連 5 紅!6 月外銷訂單 568 億美元年增 24.6% 銷美占了 35%
經濟部周二 (22 日) 公布 114 年 6 月外銷訂單 567.7 億美元,較上月減少 11.6 億美元,月減 2.0%,但與上年同月比較,年增 24.6%,已是連 5 月正成長,累計上半年外銷訂單 3,205.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457.1 億美元,年增 16.6%,美國訂單即占 35%。
〈工業生產指數〉連 16 紅!AI 拉貨潮助攻 6 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 18.65% 7 月可望續紅
經濟部統計處周三 (23 日) 公布,114 年 6 月工業生產指數 111.48,年增 18.65%,表現「連 16 紅」,其中製造業增加 20.03%,統計處估計,AI 應用需求暢旺,製造業動能不墜,預期 7 月生產指數將較 6 月增加,邁向第 17 紅。
更多鉅亨報導
•吳東亮哽咽「父親一定會驕傲」從第四大金控起跑打造國際金融集團
•投信、人壽先申請合併 林維俊:新壽6月底RBC應能過關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