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坪倉庫起家 增站運籌布局美國開倉儲連鎖平台首例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7日電)負責倉儲管理的阿姨接過揀貨單後,迅速推著行動貨架前往指定區域揀貨,接著依據客戶需求貼上條碼,或是綁上精緻蝴蝶結,並將商品與文宣一併裝箱,最後交由物流車出貨。不到半小時,一筆來自中小企業電商的訂單便順利完成。
這套看似流暢的作業流程,其實是台灣新創公司「增站運籌」歷經2年磨練、從零打造的智慧倉儲控管系統成果。如今,增站運籌即將進軍美國,成為台灣首家布局美國市場的倉儲連鎖平台業者。
增站運籌創辦人兼執行長張賀翔接受中央社專訪,談起當年創業契機很簡單,他看到超商包裹堆積如山,背後衍生的揀貨需求,便向父母租借70坪倉庫管理起步,開始動腦筋撥算倉儲管理這門生意。
一頭栽入倉儲事業後,才發現這個傳統產業普遍毛利偏低。雖有倉儲業者導入倉儲管理系統(WMS)提升效率,但受限資金與規模,新系統早已變成老古董,有的甚至只有一間小小倉儲空間,發揮不了規模效益。張賀翔看準倉儲業痛點,決定做起「軟硬體整合」,打造一站式智慧倉儲服務業。
張賀翔帶領增站運籌團隊,設計出整合線上軟體、線下倉儲的智慧倉控系統,透過應用程序接口(API)串接各大電商、物流等業者平台後台,只要電商平台收到訂單,系統便能彙整訂單、啟動出貨程序,為電商企業主省下20萬至50萬元的對接系統建置費用。
傳統作法上,需要把電商的訂單資料對接到物流業者的後台,「現在只需要一鍵,就可以把客人的資本資料,在倉儲自動排程排序,相同類似產品也會排在一起」,張賀翔說,加速倉儲作業的關鍵是API串接,「沒有用API就沒有競爭力」。
面對AI浪潮,增站運籌也積極導入智慧化應用,包括生成式AI對話功能,可查詢訂單、修改貨品資訊、了解庫存或進行平台串接設定;以及開發AI機器人應用,透過大量訂單資料、處理環境與打包動作影片,訓練倉儲機器人,規劃明年導入後可提升撿貨的效率。
有別於傳統倉儲物流,透過獵地壯大經濟規模的商業模式,增站運籌改以「加盟」形式,結盟各地中小倉儲業者,形成點對點遍佈北部、中部地區的衛星倉網絡。
張賀翔說,這種輕資產模式,不僅減輕公司資本壓力,也能迅速擴張據點與市場。
今年5月,增站運籌獲選經濟部台灣新創企業代表,赴美參加Select USA新創競賽活動,初登國際舞台即獲國際創投青睞,成功獲得400萬美元投資。這筆資金將運用在拓展美國市場,增站運籌預計年底在美國成立辦公室,並在北加州設立倉儲。
張賀翔指出,美國約9成貨品是依賴外國進口,隨著台灣零售、食品和電子零組件等業者赴美投資,未來規劃結合當地的物流和倉儲業者,打造穩定、發貨快速的衛星倉儲加盟。
「當台灣半導體、零售業供應鏈都在前進美國路上,增站運籌當然要參與,發揮最後一哩路的關鍵角色」,張賀翔雄心壯志地擘劃海外版圖。(編輯:潘羿菁)114072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