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台灣可以連結全球資本市場的機會。」全球 9 成金融機構都已佈局穩定幣,台灣還在觀望?
撰稿:李昀蔚
「Fireblocks 在今年五月的報告指出,全球大約有 90% 的金融機構,包括傳統銀行、金融科技公司與支付服務業者都已經開始涉入穩定幣, 49% 受訪者已經在實際支付中使用穩定幣,18% 正在規劃導入,只有 10% 尚未決定是否要採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現在台灣屬於哪個分類?」本集《全新一週》為科技報橘社長戴季全在「TechOrange 2025 科技金融論壇暨第 9 屆 Hit FinTech 高峰會」的主題演講精華,演講以「探索穩定幣:殺手級加密應用如何引爆全球科技金融創新?」為題,從穩定幣的本質切入,逐步梳理全球發展現況與應用場景,最後聚焦在台灣面對穩定幣浪潮時必須採取的關鍵行動。
穩定幣的本質是什麼?
「2015 年我就開始注意到,加密貨幣世界已經開始出現一種法定貨幣錨定的加密資產,」戴季全分析,穩定幣的本質是加密資產,但目的是追求資產價值穩定,並以區塊鏈技術以及和傳統金融法幣百分之百對接作為穩定架構,「從我的觀點來看,悠遊卡、一卡通、LINE Point 甚至 Mo 幣,都是廣義的穩定幣。」
戴季全強調,穩定幣的價值在於其「加密」特性,能讓個人將資本價值以安全方式儲存在自己手中,進一步改變以主權貨幣與銀行為中心的傳統金融系統。另一方面,當頻寬越來越高,高強度的加密也就成為可能,讓個人之間得以透過點對點方式直接進行價值傳送,不必再經過傳統銀行與主權貨幣系統。
穩定幣具有哪些效益?
從穩定幣的本質出發,這項技術究竟可以做到什麼?首先,在交易成本方面,會隨著運算與網路頻寬的進化一直降低,「半年前我看到一個數據,說明穩定幣的交易手續費大概是信用卡的十分之一,但我上個月看,已經降到千分之一,」戴季全強調,只要加密技術持續進步、運算能力日漸強大、頻寬越快與即時,交易障礙與成本就會更低。
其次,任何一個能連網的個人或機構皆可自由加入穩定幣交易體系,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審核或同意,因此可以帶動整體網絡效應以等比級數成長。
第三,在跨境支付與結算上,穩定幣能以極低成本、即時且無需中介的方式完成匯款作業,不論是個人對個人、組織對組織,或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易皆適用。「我們的價值儲存成本變得非常低、選擇變得非常多,而且不再需要透過政府壟斷的貨幣系統,」戴季全總結,穩定、價值、儲存與避險,是穩定幣至少可以做到的事。
下一步,台灣可以怎麼做?
「穩定幣可以分成台灣的國內市場與境外市場,我個人比較期待的是台灣能夠透過穩定幣與全球資本市場對接,」戴季全強調,穩定幣可以「去中介化」,並且透過很低的交易成本,打造全球完全沒有障礙的支付網路。
針對金管會與監管機關,戴季全建議應透過充分討論,建立清晰而穩定的監理基礎,金管會也應持續扮演「鼓勵自律」的角色,並重啟金融監理沙盒,讓創新應用有場域可以驗證及調整。對銀行業者而言,戴季全鼓勵銀行主動推動法幣與穩定幣的兌換通道,如同古代錢莊兌換黃金一般,藉此吸納更多用戶,並掌握新型態的金融服務入口。
「這是台灣很好的機會,可以連結全球資本市場,」戴季全最後呼籲,台灣應趁此機會全面升級基礎設施,讓穩定幣業者能與台灣金融基礎設施對接,並透過良好的產官溝通與法規建置,打造一個兼顧創新與穩定的發展環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