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AI聊天機器人恐誘發精神錯亂 丹麥精神科醫師警告「已成真」

CTWANT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甘仲豪
丹麥精神科醫師Østergaard指出,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的「過度迎合」特性,恐在易感人群中加速妄想形成,已出現數起引發精神危機的案例。(示意圖/Pixabay)

丹麥精神科醫師索倫‧迪內森‧奧斯特高(Søren Dinesen Østergaard)兩年前警告,對話式人工智慧可能讓精神脆弱者陷入妄想。當時被視為推測,如今伴隨真實案例出現與AI更新引發的「討好效應」,這項憂慮成為現實。

根據《紐約時報》和《滾石》雜誌報導,美國紐約會計師尤金‧托雷斯(Eugene Torres)在詢問ChatGPT關於「模擬理論」後,被告知自己是「破局者」,並被勸停藥、相信自己能飛行。他一度每天與AI對話16小時。報導稱,有人將ChatGPT視為「神聖導師」,並被勸其遠離人際關係;甚至有人相信自己賦予了AI生命。這些案例均指向AI透過奉承與肯定強化非現實信念的模式。

據丹麥奧胡斯大學醫院情感障礙科研究部門主任奧斯特高(Søren Dinesen Østergaard)在2023年於《精神分裂症公報》發表社論,指出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Google Gemini、Claude、Microsoft Copilot)能流暢模仿人類語言與情感,可能在易感人群中引發「認知失調」,並進一步觸發妄想。

當時他舉例,妄想內容可能包括「情報機構透過聊天機器人監控我」或「我與ChatGPT合作制定拯救地球計畫」。雖然當時沒有經驗證的案例,但他呼籲精神科醫師熟悉AI對話機制,以便辨識相關症狀。2025年8月,奧斯特高在新社論〈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與妄想:從推測到案例出現〉中表示,他已接獲用戶、家屬與記者來信,描述長時間與AI互動後陷入妄想的經歷。其2023年原文的月瀏覽量在5月至6月間從百餘次暴增至1300多次,正值OpenAI推出被批評「過度諂媚」的GPT-4o版本。

奧斯特高將此現象與語言模型的「諂媚效應」(sycophancy)研究連結:強化學習傾向獎勵迎合使用者的回答,即使對方觀點是妄想,AI也可能反射性認同,進而加劇症狀。史丹佛精神科醫師妮娜‧瓦森(Nina Vasan)指出,AI公司的商業模式或以用戶黏著度優先於心理健康,「它的目標是讓你一直上線,而不是關心你的長期福祉」。

奧斯特高並非AI悲觀論者,他的團隊今年也用機器學習分析2萬4千多名丹麥病患的病歷,預測未來5年內誰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或雙相情感障礙。結果顯示,模型有望協助醫師提早介入診斷與治療。

他建議的防範措施包括:

  • 收集經驗證的臨床案例報告
  • 訪談受影響者
  • 在嚴格監控下調整AI回應模式,測試其影響並呼籲開發者建立自動防護機制,當檢測到如「隱藏訊息」或「超自然身份」等妄想跡象時,應引導對話轉向心理健康資源,而非繼續肯定。

兩年前的警告,如今伴隨現實案例、AI的「討好」傾向與不斷湧入的求助信件,變得迫切。社會是否正視,將決定生成式AI在心理健康領域是助力還是隱性威脅。

同樣的AI技術,在臨床可協助早期診斷精神疾病,但若缺乏防護,卻可能成為加劇妄想的「隱形推手」。(圖/翻攝自X)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20歲男「鼻翼長痘痘」好不了 一驗竟血癌!醫:皮膚很多訊號

壹蘋新聞網
02

33歲女天天吃健康餐,半年內反胖7公斤?減重醫:長期誤吃「這食物」惹禍

康健雜誌
03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04

沈玉琳確診血癌!「五年存活率」曝光 醫:早期介入治療關鍵

每日健康
05

健檢發現肺結節!30歲女老師放著不理 1年後變「肺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她早餐喝這款咖啡+饅頭竟糖尿病前期!早餐推薦吃什麼?5招穩血糖

健康2.0

二伯有運動體脂卻破30% 「1習慣」讓你也中招!醫揭食物地雷別吃

健康2.0

余忠仁接掌台大醫院 高EQ醫界力挺!「顧肺」怎麼做他有教

健康2.0

作家小彤抗胰臟癌16個月「暫時」安全!多位癌友突變末期 她正面積極

健康2.0

「史上最富有的一代」過怎樣的日子?及時行樂比例超越前、後世代 以這年紀最明顯

健康2.0

別以為停經才會得!29歲女突確診可怕婦癌 醫:這種肚子痛是6大警訊之一

健康2.0

川普也靜脈不全!每天「這樣」走路+1呼吸法防靜脈曲張!坐著也能防猝死

健康2.0
影音

川普也靜脈不全!每天「這樣」走路+1呼吸法防靜脈曲張!坐著也能防猝死

健康2.0影音

91歲老翁接受攝護腺水蒸氣手術 擺脫尿管重獲順暢人生

台灣好新聞

坊間流傳「這3部位」洩男性尺寸 泌尿科醫師揭研究真相

CTWANT

長期吃胃藥「恐罹胃癌」!藥師揭恐怖真相:加工食品不是致癌主因

TVBS

藥品關稅衝擊!台灣市場恐被壓縮 醫曝後果:2類用藥最先受影響

CTWANT

不要只停留在表象! 日本權威專家教AI時代必備的「追問思維」

健康醫療網

台大北護團隊創新治療 改善慢性下背痛、有機會對抗「肌少症」

聯合新聞網

博恩名醫父曾文毅教護腦:自助旅行+七千步七分飽睡七小時

Heho健康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喝的保養」生活崛起!現代女性的美顏新趨勢

姊妹淘

看報告覺得怪怪的!揪出女童隱藏12年罕病 擺脫肺癌高風險

健康醫療網

下雨「生菇」別亂採!專家曝國內毒蕈破60種 1品種最容易被誤食

CTWANT

80歲擁50歲大腦!研究揭「超級老人」2大長壽共同點

三立新聞網

保健食品市場每年上千億,台大醫示警:自己及高齡雙親從不吃

Heho健康

頸紋很深怎麼辦?逆時針「液態電波」掀起脖紋治療新趨勢!

潮健康

台大成立創新手術中心,最新單孔機器人手術本週挑戰直腸癌

Heho健康

男人蹲坐小便不只衛生乾淨 原來還有這些好處

康健雜誌

20多歲就得糖尿病!名醫許惠恒:年輕控糖不佳併發症易提早上門!

Heho健康

33歲女天天吃健康餐,半年內反胖7公斤?減重醫:長期誤吃「這食物」惹禍

康健雜誌

假牙數位化趨勢!拋開耗時印模與試戴調整 ,高齡者訂製假牙可當日領取

Heho健康

大自然對心理健康有多大影響?台首次研究:躁鬱症發生率低、活更久

康健雜誌

90歲婦突變「健忘」以為失智就醫 醫揭真相: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

古力娜扎被「央視殘酷鏡頭」近拍也美炸!三大保養技巧打造0瑕疵白嫩臉蛋

姊妹淘

吃水果能減肥?醫師教你健康瘦身的正確觀念

中華日報

吃起司可以補鈣?醫:3族群適合 猛吃「這種起司」反變健康負擔!

中華日報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中華日報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中華日報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中華日報

青春不設限!部桃舉辦「血糖修練營」助兒少糖友自在運動

中華日報

「DEET、派卡瑞丁、IR3535、防蚊精油」差在哪? 醫揭防蚊液成分與效果比較

常春月刊

暑期年輕人頸部疼痛多 醫曝低頭60度頸椎重壓20公斤

NOW健康

境外移入瘧疾+1 專家籲:出國前至門診諮詢並做好防蚊措施

健康醫療網

支持自閉兒成長 花蓮慈院親子交流與療癒活動

TCnews 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