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快樂不起來不是脾氣差?男性更年期+情緒麻痺 可能才是讓你苦的原因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榮禹報導

在快節奏與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中年男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挑戰。根據最新心理健康調查顯示,45至60歲男性中,有近四成出現「情緒麻痺」傾向,這是一種情緒反應遲鈍、無法感受快樂或悲傷的心理狀態。這類現象往往被忽視,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嚴重的身心疾病,家庭失和甚至自殺風險。這次就讓精神科診所醫師黃偉俐帶您深入解析男性情緒困境與更年期障礙,教您如何找回快樂與自信。

情緒麻痺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

精神科診所醫師黃偉俐表示,所謂情緒麻痺,是因長期壓抑情感、疲勞或壓力過大,而產生的情緒遲鈍狀態。表面上看似冷靜,實則是心理防衛機制的一種。中年男性面對工作瓶頸、家庭責任、身體退化與自我價值感下降,往往選擇壓抑情緒以維持「堅強形象」,久而久之,卻演變成無感、無欲、無力的生活狀態。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必須特別留意,因為它影響的層面不只對於個人,對於家庭關係也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社交焦慮的I人也會!不擅表達容易出現情緒麻痺

黃偉俐醫生說,用一個流行術語來說,人格分為E人跟I人,E人個性比較活潑快樂,常常使用正面態度解決問題,不容易出現情緒麻痺的狀態;I人個性比較內向沉悶,喜歡獨自思想問題,容易感到不安,I人他本身不善於社交,不善於言辭,精神醫學名詞叫做「社交焦慮症」,容易形成情緒麻痺的狀態,所以I人相較於E人更容易出現情緒麻痹的狀態。

避免酒精、物質的濫用適度表達情緒轉念正能量

黃偉俐醫生表示,最不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透過喝酒來處理自己的情緒,酒精無法療癒身心靈上的困擾,反倒變成一種逃避問題的行為,後續可能因為飲酒導致情緒控管能力下降,反而會產生更多問題,「藉酒消愁愁更愁」,就是這道理。應當學習適度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周圍的人感受到正能量,不要讓自己處於負面的情緒太久,自卑自哀自憐,適度的興趣、娛樂,跟朋友好好的講講話,做一些運動,做些對於正能量比較有幫忙的事情,可以有效的排解負面情緒

正視精神疾病「疾病化」勇於求醫、提升病識感

黃偉俐醫生說,男性患者許多人不喜歡看精神科或著身心科,因為不擅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讓男性接受精神疾病很重要,如果真的有憂鬱症或真的有社交焦慮症,應當勇於求醫,重視疾病帶來的影響,如果不能表達情緒,溝通,就無法能有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上一直有困境,這就是會造成情緒麻痹的主因,應當重視精神壓力帶來的疾病問題。

情緒麻痺不是可恥的,而是一種需要被理解與療癒的狀態。當中年男性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向外求助,社會也應學會傾聽與接納,這將是我們共同面對未來高壓社會的關鍵一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愛痠痛貼布1次貼逾6片竟解黑便休克 部桃:這成分影響胃腸道

聯合新聞網
02

李遠哲夫人胰臟癌逝 癌王女病患倍數增加!這群人吃「這菜」可降6成風險

健康2.0
03

醫起看/13歲少女腳痛竟是罹癌!醫示警4症狀快就醫

EBC 東森新聞
04

無任何症狀!28歲男檢查確診大腸癌 醫:別因「覺得還年輕」錯過治療

CTWANT
05

28歲女腎臟如80歲!沒糖尿病、高血壓 醫揪「約會前1動作」惹禍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沒甜味 ≠ 沒加糖! 營養師揭4大「隱藏澱粉炸彈」,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潮健康

1家5口竟3人罹癌!她罹癌後,經歷癌症的兩個癌症子女鼓勵:這是必然的過程,熬過就是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新加坡生三胎補40萬、台灣少子化卻無改善跡象...立委與專家齊呼「兒少專責單位」盡速成立

信傳媒

太極拳助延年益壽,輔助改善肺癌病況

常春月刊

中年「罹憂鬱症」恐增晚年失智風險!維持心理健康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前議員劉育豪肝癌病逝 醫:4徵兆日常自測

民視新聞網

醫師揭「評估植髮6指標」錯過黃金期恐只能動手術

商傳媒

AI 研發兩種新抗生素,為超級細菌危機帶來解方

科技新報

56歲保全喪失方向感、情緒不穩 竟是罹「年輕型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跌倒竟骨裂!足踝扭傷與骨裂初期症狀相似 醫提醒警訊

NOW健康

健檢發現救回一命!26歲女心臟近乎衰竭 服藥10個月已痊癒

風傳媒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中華日報

觀念完全錯了!運動後拉筋反致傷?研究:無助減緩痠痛

中天電視台

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治療選項之一!醫:探討與心血管風險及醫療成本的關聯

中華日報

醫起看/脂肪肝沒藥可直接治療 營養師揭養肝8招

EBC 東森新聞

愛喝1健康飲品慘了!中風機率飆2倍 研究曝「女性更危險」

TVBS

瘦瘦筆致膠原蛋白流失!最新研究:恐加速臉部老化

中天電視台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松鶴住宿長照機構」揭牌啟用

中華日報

北榮桃園分院打造預立醫療決定指引手冊 榮獲安寧護理創新活動學術基石獎

中華日報

吃即食雞胸肉要小心!專家曝「保存關鍵」:錯了恐中毒 加熱後更安全

常春月刊

「高血糖」像把血管泡王水裡! 3危險習慣恐害動脈硬化

中天電視台

服用「這5類藥物」恐增中暑機率!專家示警 降血壓藥、抗過敏藥入列

常春月刊

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有「熊貓眼」?小心可能罹患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華人健康網

改善脂肪肝必喝「這3款茶飲」!中醫師大推 健脾化濕、降脂消腫一次到位

常春月刊

「物理性vs化學性」防曬哪個好?專家給答案 多數人都塗太少

常春月刊

減脂界最強聯名!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 52折開搶

商傳媒

媽咪坐月子能吃甜點嗎?營養師打造幸福月子配方,健康甜點療癒心靈

華人健康網

擠痘痘小心「死亡三角區」!她4小時臉腫到送醫 醫:快死了

每日健康

雲嘉南中醫師齊聚大林 精進臨床診療專業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拔牙、洗牙也會用到「牛奶針」? 「舒眠麻醉」需精準控制,麻醉醫師角色不可或缺

每日健康

腎友注意!高血磷恐增心血管風險 醫:服用鈣片有眉角

中天電視台

肝臟移植,是同時解決慢性肝病與肝癌的一石二鳥之計

科技新報

腦動脈瘤隨時可能爆炸!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如「煙花爆炸」 這些人要定期檢查

每日健康

幽門桿菌「不速之客」!抗生素、胃藥是強大後盾 醫揭1飲品恐影響療效

每日健康

癌友生育有望!114年起癌友生育保存補助最高7萬元,首年估600位癌友受惠

華人健康網

提早退休恐衰弱!這些人退後健康急速下滑 公務員反而穩定

每日健康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預計2年後啟用

中華日報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NOW健康

做錯鬧出人命!醫揭「戴套4大地雷」:放皮夾、用兩層破更快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