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鬧出人命!醫揭「戴套4大地雷」:放皮夾、用兩層破更快
進行性行為時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僅能避孕也能有效防止性病感染,泌尿科醫師戴定恩破解「戴套4大迷思」,如許多男性習慣將保險套放在皮夾內,但其實長期擠壓、高溫環境會讓保險套老化,降低韌性。還有人認為同時戴兩個保險套是「雙層防護」,實際上這樣反而更容易破裂。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在自己的臉書粉專上發文指出,許多人認為「最後關頭」再戴上保險套就可避孕,但事實上,前列腺液也含精子,不戴套一樣有懷孕風險,因此必須在整個過程都戴著,全程防護才安全。另外,也有人為了要「雙層防護」而同時戴兩個保險套,但其實兩個保險套會摩擦而產生更大張力,反而更容易破裂,因此他提醒,一層就已足夠,並挑選合適尺寸,避免鬆脫或太緊。
戴定恩續指,雖然吃避孕藥能降低懷孕機率,但完全無法防止性病傳播。根據統計,保險套避孕成功率85%,避孕藥成功率98%,保險套不只是避孕工具,還能防止愛滋病、菜花、梅毒等性病,因此兩者並用才更安全。最後,戴定恩提到,許多男性習慣將保險套放在皮夾以備不時之需,但其實長期擠壓、高溫環境會讓保險套老化,降低韌性。對此,他建議,保險套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並記得檢查保存期限,才能確保安全。
過去衛福部食藥署曾於官網上提醒,民眾自行選購保險套前,應牢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首先要先認識保險套是醫療器材,其次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最後於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56歲保全喪失方向感、情緒不穩 竟是罹「年輕型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中華日報
快樂不起來不是脾氣差?男性更年期+情緒麻痺 可能才是讓你苦的原因
中華日報
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治療選項之一!醫:探討與心血管風險及醫療成本的關聯
中華日報
愛喝1健康飲品慘了!中風機率飆2倍 研究曝「女性更危險」
TVBS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松鶴住宿長照機構」揭牌啟用
中華日報
北榮桃園分院打造預立醫療決定指引手冊 榮獲安寧護理創新活動學術基石獎
中華日報
吃即食雞胸肉要小心!專家曝「保存關鍵」:錯了恐中毒 加熱後更安全
常春月刊
「高血糖」像把血管泡王水裡! 3危險習慣恐害動脈硬化
中天電視台
服用「這5類藥物」恐增中暑機率!專家示警 降血壓藥、抗過敏藥入列
常春月刊
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有「熊貓眼」?小心可能罹患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華人健康網
改善脂肪肝必喝「這3款茶飲」!中醫師大推 健脾化濕、降脂消腫一次到位
常春月刊
「物理性vs化學性」防曬哪個好?專家給答案 多數人都塗太少
常春月刊
減脂界最強聯名!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 52折開搶
商傳媒
媽咪坐月子能吃甜點嗎?營養師打造幸福月子配方,健康甜點療癒心靈
華人健康網
雲嘉南中醫師齊聚大林 精進臨床診療專業
TCnews 慈善新聞網
腎友注意!高血磷恐增心血管風險 醫:服用鈣片有眉角
中天電視台
肝臟移植,是同時解決慢性肝病與肝癌的一石二鳥之計
科技新報
癌友生育有望!114年起癌友生育保存補助最高7萬元,首年估600位癌友受惠
華人健康網
提早退休恐衰弱!這些人退後健康急速下滑 公務員反而穩定
每日健康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預計2年後啟用
中華日報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NOW健康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你可能罹患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看懂兩者差異
華人健康網
網路偏方真真假假?灰指甲治療的最好辦法
有醫靠
垃圾食物不只肥!營養師揭「錯過正餐」壞習慣:直接損害專注力與記憶力
每日健康
甲狀腺亢進恐致心臟肥大!26歲女險心衰竭健檢救了一命
中天電視台
突然變胖還不想吃肉「肝癌已找上你」 醫:快做4檢查
TVBS
鼻過敏患者天生鼻神經敏感 夏天進出冷氣房鼻過敏加劇
NOW健康
急迫性尿失禁影響生活? 肉毒桿菌治療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
不再女生限定!9月「國中男生」開打公費HPV疫苗:醫估●●萬人受惠
優活健康網
不只痔瘡!上廁所滑手機2風險曝 醫示警:男性恐難「舉起來」
TVBS
抽菸10年、作息亂!28歲男胸痛 心肌梗塞裝支架保命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龍眼盛產別爆吃!營養師揭「單日食用顆數」 2族群要注意
EBC 東森新聞
醫起看/30歲男拿命健身「半個月」 小便慘變醬油色
EBC 東森新聞
為什麼你擦的保養品要通過微生物檢測?因為它可能藏有看不見的污染危機
潮健康
垃圾食物吃5天就會成癮! 快樂感下降、出現戒斷症狀
台視
6旬婦長期用痠痛貼布、止痛藥 竟胃出血、解黑便
自由電子報
怕再也見不到老婆!28歲男熬夜打電玩胸痛搏命騎單車10分鐘求生
聯合新聞網
痛得要命!醫:3大慢性病患罹「這疾病」風險高2倍 嚴重恐中風、腎衰竭
三立新聞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