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你可能罹患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看懂兩者差異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1小時前 • 文/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王文弘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你可能罹患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看懂兩者差異

你是否經常鼻塞、流鼻水,甚至常常打噴嚏,聞到冷空氣或香水味就鼻子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不是過敏」,甚至使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明顯效果?你可能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而是另一種較不被大眾熟知的「血管運動型鼻炎」。

這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若誤判,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兩者的差別,並介紹一種嶄新的微創治療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幫助你真正解決鼻子問題。

一、什麼是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反應所導致的鼻部疾病,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動物毛髮、霉菌等。

■常見症狀:

•打噴嚏(尤其早上起床時)

•鼻塞

•清水狀鼻涕

•鼻癢、眼癢

•眼睛紅腫流淚(合併過敏性結膜炎)

■診斷方式:

•病史詢問與症狀評估

•鼻內視鏡檢查

•皮膚過敏原測試或血液IgE檢查

■治療方式:

•避免過敏原(如使用防蟎寢具、避免接觸寵物)

•藥物治療(如抗組織胺、鼻類固醇噴劑)

•免疫治療(長期減敏治療)

二、什麼是血管運動型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又稱「非過敏性鼻炎」,不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造成,而是鼻黏膜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對溫度變化、氣味、濕度、煙霧、壓力等刺激反應異常,導致血管擴張、黏膜腫脹與鼻分泌物增加。

■常見症狀:

•鼻塞(可能左右交替)

•清水鼻涕流不停

•對氣候變化、冷風、空調敏感

•聞到香水、菸味、油煙就鼻子不舒服

•通常無眼癢或過敏史

■診斷方式:

•排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測試陰性)

•鼻內視鏡顯示鼻黏膜水腫但無膿性分泌物

•症狀與特定環境刺激有關聯

三、過敏性鼻炎vs血管運動型鼻炎── 一表看懂差異

四、血管運動型鼻炎藥物治療困難,該怎麼辦?

對於血管運動型鼻炎,目前的藥物治療(如鼻用類固醇或抗膽鹼藥物)效果有限,有些人服藥只能稍微緩解,但一遇到冷風或香味,症狀又再度發作。有些人長期使用鼻塞藥物(如血管收縮劑),反而產生「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惡性循環。

因此,若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就需要考慮其他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就是其中一項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創治療方式。

五、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什麼?

後鼻神經位於鼻腔深處,負責調節鼻黏膜的血管與分泌功能。血管運動型鼻炎患者,這條神經訊號異常活躍,導致鼻塞與流鼻水的問題。

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一種利用高頻能量(如射頻或冷凍)破壞這條神經的小型手術,透過鼻內視鏡進行,不需開刀,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

■手術特色:

•門診或局部麻醉即可完成

•約20–30分鐘內結束

•傷口小,無需外觀切口

•術後恢復快,少數人會有輕微出血或結痂

■誰適合接受此手術?

•血管運動型鼻炎確診患者

•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

•鼻塞或流鼻水長期影響生活品質者

•無重大鼻中隔彎曲或鼻竇炎併發症者

■術後效果:

多數病人可在術後數週內明顯改善鼻塞與流鼻水的困擾,臨床研究顯示手術有效率可達80%以上,滿意度高。

六、民眾常見疑問Q&A

Q1:這種手術安全嗎?會影響嗅覺嗎?

A:手術針對的是調控分泌與血流的神經,不影響嗅覺神經,風險低,且不會影響外觀或發聲。

Q2:效果可以維持多久?

A:多數人可維持數年效果,少數人可能因神經再生而復發,但仍可再次治療。

Q3:健保有給付嗎?

A:目前部分耗材需自費,詳細費用與適應症需諮詢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評估。

七、結語:別再忍耐了,了解正確病因才能根治鼻子問題!

鼻子不舒服不是小事,長期的鼻塞、流鼻水不僅影響睡眠、專注力,還可能造成頭痛、疲憊,甚至情緒低落。很多人以為只是「小感冒」或「鼻子過敏」,卻長年誤用藥物、延誤治療。

若你已嘗試過多種治療仍無法改善,不妨詢問耳鼻喉科醫師,是否有可能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並考慮後鼻神經消融術等進一步處理方式。讓我們一起找回順暢呼吸與清新的日常生活!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李遠哲夫人胰臟癌逝 癌王女病患倍數增加!這群人吃「這菜」可降6成風險

健康2.0
02

醫起看/13歲少女腳痛竟是罹癌!醫示警4症狀快就醫

EBC 東森新聞
03

吃5天垃圾食物就改變大腦 醫:快樂感下降、自制力變差

壹蘋新聞網
04

無症狀順便檢查!28歲男驚罹大腸癌 醫籲「有3症狀」快就診

TVBS
05

沒有症狀!28歲男一查就是大腸癌 醫喊:快做1事防悲劇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56歲保全喪失方向感、情緒不穩 竟是罹「年輕型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中華日報

快樂不起來不是脾氣差?男性更年期+情緒麻痺 可能才是讓你苦的原因

中華日報

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治療選項之一!醫:探討與心血管風險及醫療成本的關聯

中華日報

愛喝1健康飲品慘了!中風機率飆2倍 研究曝「女性更危險」

TVBS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松鶴住宿長照機構」揭牌啟用

中華日報

北榮桃園分院打造預立醫療決定指引手冊 榮獲安寧護理創新活動學術基石獎

中華日報

吃即食雞胸肉要小心!專家曝「保存關鍵」:錯了恐中毒 加熱後更安全

常春月刊

「高血糖」像把血管泡王水裡! 3危險習慣恐害動脈硬化

中天電視台

服用「這5類藥物」恐增中暑機率!專家示警 降血壓藥、抗過敏藥入列

常春月刊

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有「熊貓眼」?小心可能罹患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華人健康網

改善脂肪肝必喝「這3款茶飲」!中醫師大推 健脾化濕、降脂消腫一次到位

常春月刊

「物理性vs化學性」防曬哪個好?專家給答案 多數人都塗太少

常春月刊

減脂界最強聯名!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 52折開搶

商傳媒

媽咪坐月子能吃甜點嗎?營養師打造幸福月子配方,健康甜點療癒心靈

華人健康網

雲嘉南中醫師齊聚大林 精進臨床診療專業

TCnews 慈善新聞網

腎友注意!高血磷恐增心血管風險 醫:服用鈣片有眉角

中天電視台

肝臟移植,是同時解決慢性肝病與肝癌的一石二鳥之計

科技新報

癌友生育有望!114年起癌友生育保存補助最高7萬元,首年估600位癌友受惠

華人健康網

提早退休恐衰弱!這些人退後健康急速下滑 公務員反而穩定

每日健康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預計2年後啟用

中華日報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NOW健康

做錯鬧出人命!醫揭「戴套4大地雷」:放皮夾、用兩層破更快

TVBS

網路偏方真真假假?灰指甲治療的最好辦法

有醫靠

垃圾食物不只肥!營養師揭「錯過正餐」壞習慣:直接損害專注力與記憶力

每日健康

甲狀腺亢進恐致心臟肥大!26歲女險心衰竭健檢救了一命

中天電視台

突然變胖還不想吃肉「肝癌已找上你」 醫:快做4檢查

TVBS

鼻過敏患者天生鼻神經敏感 夏天進出冷氣房鼻過敏加劇

NOW健康

急迫性尿失禁影響生活? 肉毒桿菌治療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

不再女生限定!9月「國中男生」開打公費HPV疫苗:醫估●●萬人受惠

優活健康網

不只痔瘡!上廁所滑手機2風險曝 醫示警:男性恐難「舉起來」

TVBS

抽菸10年、作息亂!28歲男胸痛 心肌梗塞裝支架保命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龍眼盛產別爆吃!營養師揭「單日食用顆數」 2族群要注意

EBC 東森新聞

醫起看/30歲男拿命健身「半個月」 小便慘變醬油色

EBC 東森新聞

為什麼你擦的保養品要通過微生物檢測?因為它可能藏有看不見的污染危機

潮健康

垃圾食物吃5天就會成癮! 快樂感下降、出現戒斷症狀

台視

6旬婦長期用痠痛貼布、止痛藥 竟胃出血、解黑便

自由電子報

怕再也見不到老婆!28歲男熬夜打電玩胸痛搏命騎單車10分鐘求生

聯合新聞網

痛得要命!醫:3大慢性病患罹「這疾病」風險高2倍 嚴重恐中風、腎衰竭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