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你可能罹患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看懂兩者差異
你是否經常鼻塞、流鼻水,甚至常常打噴嚏,聞到冷空氣或香水味就鼻子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不是過敏」,甚至使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明顯效果?你可能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而是另一種較不被大眾熟知的「血管運動型鼻炎」。
這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若誤判,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兩者的差別,並介紹一種嶄新的微創治療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幫助你真正解決鼻子問題。
一、什麼是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反應所導致的鼻部疾病,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動物毛髮、霉菌等。
■常見症狀:
•打噴嚏(尤其早上起床時)
•鼻塞
•清水狀鼻涕
•鼻癢、眼癢
•眼睛紅腫流淚(合併過敏性結膜炎)
■診斷方式:
•病史詢問與症狀評估
•鼻內視鏡檢查
•皮膚過敏原測試或血液IgE檢查
■治療方式:
•避免過敏原(如使用防蟎寢具、避免接觸寵物)
•藥物治療(如抗組織胺、鼻類固醇噴劑)
•免疫治療(長期減敏治療)
二、什麼是血管運動型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又稱「非過敏性鼻炎」,不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造成,而是鼻黏膜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對溫度變化、氣味、濕度、煙霧、壓力等刺激反應異常,導致血管擴張、黏膜腫脹與鼻分泌物增加。
■常見症狀:
•鼻塞(可能左右交替)
•清水鼻涕流不停
•對氣候變化、冷風、空調敏感
•聞到香水、菸味、油煙就鼻子不舒服
•通常無眼癢或過敏史
■診斷方式:
•排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測試陰性)
•鼻內視鏡顯示鼻黏膜水腫但無膿性分泌物
•症狀與特定環境刺激有關聯
三、過敏性鼻炎vs血管運動型鼻炎── 一表看懂差異
四、血管運動型鼻炎藥物治療困難,該怎麼辦?
對於血管運動型鼻炎,目前的藥物治療(如鼻用類固醇或抗膽鹼藥物)效果有限,有些人服藥只能稍微緩解,但一遇到冷風或香味,症狀又再度發作。有些人長期使用鼻塞藥物(如血管收縮劑),反而產生「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惡性循環。
因此,若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就需要考慮其他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就是其中一項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創治療方式。
五、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什麼?
後鼻神經位於鼻腔深處,負責調節鼻黏膜的血管與分泌功能。血管運動型鼻炎患者,這條神經訊號異常活躍,導致鼻塞與流鼻水的問題。
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一種利用高頻能量(如射頻或冷凍)破壞這條神經的小型手術,透過鼻內視鏡進行,不需開刀,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
■手術特色:
•門診或局部麻醉即可完成
•約20–30分鐘內結束
•傷口小,無需外觀切口
•術後恢復快,少數人會有輕微出血或結痂
■誰適合接受此手術?
•血管運動型鼻炎確診患者
•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
•鼻塞或流鼻水長期影響生活品質者
•無重大鼻中隔彎曲或鼻竇炎併發症者
■術後效果:
多數病人可在術後數週內明顯改善鼻塞與流鼻水的困擾,臨床研究顯示手術有效率可達80%以上,滿意度高。
六、民眾常見疑問Q&A
Q1:這種手術安全嗎?會影響嗅覺嗎?
A:手術針對的是調控分泌與血流的神經,不影響嗅覺神經,風險低,且不會影響外觀或發聲。
Q2:效果可以維持多久?
A:多數人可維持數年效果,少數人可能因神經再生而復發,但仍可再次治療。
Q3:健保有給付嗎?
A:目前部分耗材需自費,詳細費用與適應症需諮詢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評估。
七、結語:別再忍耐了,了解正確病因才能根治鼻子問題!
鼻子不舒服不是小事,長期的鼻塞、流鼻水不僅影響睡眠、專注力,還可能造成頭痛、疲憊,甚至情緒低落。很多人以為只是「小感冒」或「鼻子過敏」,卻長年誤用藥物、延誤治療。
若你已嘗試過多種治療仍無法改善,不妨詢問耳鼻喉科醫師,是否有可能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並考慮後鼻神經消融術等進一步處理方式。讓我們一起找回順暢呼吸與清新的日常生活!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