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方案上路 全球經濟恐現遞延衝擊
根據《彭博》周五 (8/1)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自 4 月在白宮玫瑰園揭示關稅方案以來,歷經數月談判後,日前公布最新修訂版本,平均稅率仍高達 15%,約為一年前的 6 倍,儘管投資人反應較 4 月初平靜,市場仍憂心全球經濟將迎來遞延性衝擊。
此次方案設下 10% 的基準稅率,對貿易順差國課徵 15% 以上關稅。其中,瑞士產品稅率高達 39%,加拿大部分商品則被課徵 35%。亞股周五下跌 0.7%,歐洲 Stoxx 600 指數挫逾 1%,美股期貨跌近 1%。雖跌幅不及 4 月初,但市場仍保持謹慎。
經濟學者示警:恐引發全球需求萎縮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 (IMF) 首席經濟學家拉加恩 (Raghuram Rajan) 警告,這將對全球需求構成「嚴重衝擊」,恐迫使多國央行考慮降息以因應經濟放緩。《彭博》經濟研究估算,美國平均關稅自川普重返白宮後累計上升 12.8 個百分點,恐在 2 至 3 年間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下滑 1.8%,並推升核心物價 1.1%。
部分國家因貿易協定獲豁免,例如加拿大與墨西哥得以利用《美墨加協定》(USMCA) 規範避開部分衝擊,歐盟、日本與南韓也因汽車關稅協議而相對受惠。反之,遭課 39% 重稅的瑞士,法郎匯率應聲走弱。
未來仍有更多產業性關稅待公布
新關稅方案提供製造業一定確定性,但不確定因素仍多。川普預計數周內另行宣布針對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產等產業的關稅。美國法院也仍在審理「對等關稅」的合法性。此外,川普更在地緣政治議題中頻繁動用關稅威脅,例如因政治爭議威脅巴西、因與俄羅斯關係警告印度,並針對加拿大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畫施壓。
中國目前仍暫時不受此次新稅波及,雙方在斯德哥爾摩談判後達成暫時休戰,維持現有關稅水準。但川普亦新增條款,允許對「轉運貨品」加徵 40% 關稅,矛頭劍指中國,卻未明確說明認定標準。
Fed 降息空間受限 通膨風險仍待觀察
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日前表示,雖然部分官員主張降息,但 Fed 需持續防範通膨風險。他指出,關稅可能帶來「一次性價格上揚」,但若通膨效應持續,將成為政策風險。
新一輪關稅預料將增加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成本,可能迫使家庭支出縮減,抑制需求。報導指出,若未來汽車關稅協議能維持、但其他產業性關稅如期落地,美國平均關稅將升至 15.2%,創下 1930 年代以來新高,全球貿易恐進一步倒退。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