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美國科技股增長優勢仍較明顯
上周兩個對投資市場的負面因素暫時有紓緩迹象,中東局勢未有升級迹象,對投資市場的影響短暫,符合預期。美國國會正在審議大而美財政法案,當中移除針對外資在美投資或需繳交更高稅款的第899條款,美國與其他地區的貿談亦有進展。雖然不明朗因素似有緩和,但仍需小心美股目前估值或未有反映經濟數據繼續下滑的影響,筆者續偏好由科技及人工智能主導的美國大型股,透過其穩定的盈利增長能力,以及較優質的資產負債表,增強投資組合的防守能力。而過去一直強調的人工智能主題亦跑贏大市,費城半導體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標普500指數的資訊科技分項指數過去一個月分別升近14%%、6%及9%。
地緣政治及關稅風險最惡劣環境或已過去,預期市場將聚焦由人工智能推動的盈利增長機會,增長型股份估值雖高,但人工智能的結構性順風因素應可支持強勁的盈利增長環境。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子行業的息稅前盈利(EBIT)利潤率及純利率或續有擴張空間,市場預測共識分別預期EBIT利潤率由目前約40%升至今年終的近45%,明年續擴張至近50%;同期純利率或可由目前的約35%升至近40%。
該子行業的EBIT利潤率及純利率亦冠絕美股各行業,增長優勢明顯。DeepSeek出現一度令市場擔憂半導體需求下降,導致相關股價下跌,但正如6月10日文章指出,DeepSeek加速降低AI運算的硬件需求,有利邊緣裝置如智能手機、手提電腦、智能眼鏡等進行即時AI模型訓練和推理,提高AI運作效率,並推動AI手機、AI電腦以及相關記憶體需求在未來數年高速增長。雖然行業估值已不及年初受DeepSeek影響時低,但基本因素增長環境仍穩固。
人工智能創新不單利好上述特定行業,亦可提高美國勞動力生產效率(即非農部門的生產率),有利標普500指數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利潤率增幅。標普500指數的EBITDA利潤率已由2023年終約18%低位一直升至最新的約19.1%,期間未受美國物價上升影響。美國企業的資本開支亦與利潤率關係密切,企業部署資本支出時,或需添購新機器及軟件設備,從而有利生產。當企業上調資本支出時,同時或較大機會改善利潤率。
美國CEO經濟展望調查顯示,增加減去削減未來6個月資本開支的受訪者淨比例續在約20%水平,為2022年後期以來的高位,資本開支增長趨勢或將持續至明年,標普500指數2025年資本開支或可按年升15%至1.14萬億美元,受惠人工智能發展的通訊服務及資計科技行業資本開支分別按年升33%及14%。美國企業生產效率持續提升支持利潤率走高,而更高的企業利潤率可支持較高的美股估值倍數。投資市場仍可能受不斷變化的關稅、地緣政治,以及美國經濟數據走低的影響,而美國大型股尤其受惠人工智能趨勢的企業或仍是最有利投資者的選擇。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