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餐桌共學:內觀與斷食 對抗欲望的修行

明報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林女提供)
(林女提供)
內觀中心(林女提供)

【明報專訊】終於,我在6月中完成了一生中無論如何必要體驗(至少)一次的10日內觀(Vipassana)住宿課程。4年前我曾掉落情緒深淵,每天的唯一任務就是活着。烏雲密佈且透不過氣的日子使我不知所措,只知道運動能釋放多巴胺,於是參加一堆高強度體能訓練課,誤以為瘋狂運動就能令自己「回復正常」。我本來是一個孱弱的運動白癡,結果當然不斷受傷,最後嚴重到被迫停下來,不得不轉向內在療癒。嘗試過各類型內在探索,發現具學術基礎支持的心理學最適合我,也對佛學起了興趣。後來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參加過內觀課程,蠢蠢欲動了兩年,終於下定決心起行。

生活的藝術

內觀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意指「洞見」,也有「如實觀察」的意思,是印度最古老的冥想法門之一,據說曾長久失傳,約2500年前由佛陀重新發現。佛陀認為眾生皆苦,唯有自我觀察,去除無明(ignorance),以平等心(equanimity)觀照萬象,體會無常的本質,方能離苦得樂。佛陀以內觀體悟真理後,傳授已親身驗證的方法。雖然內觀是佛陀的修習方法,但教授內觀課程的葛印卡(S.N. Goenka)老師強調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生活的藝術;佛陀教導的不是教條,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自然法則(dhamma)。由於身心緊密相連,身體感受能直接反映當下心理狀態,包括意識與潛意識。透過如實地觀察身體感受,培養覺知當下(here and now)的能力和平等心,清除舊有的習氣(de-conditioning),保持心的平衡,不再落入(損人害己的)盲目反應(blind reaction)。持續觀察內在實相,提升專注力和洞察力,頭腦慢慢變得愈來愈清晰敏銳,還附帶一份「副產品」:平靜(peace)。葛印卡老師說,假如練習得當,持之以恆,把內觀技巧融入日常之中,就會發現生活漸漸改變,而且變得愈來愈幸福。

心智的鍛煉

我的內觀課程體驗是,在與世隔絕的簡樸環境下,密集而高強度地鍛煉專注力、耐性、毅力、自律和覺察力,猶如鍛煉肌肉般訓練心智。10天的基本技巧學習只是入門,像跟教練上健身課,上完基礎班不會馬上變大隻佬,而要日積月累的反覆練習才可看見成果(的確,肌肉的可看見成果較快較明顯)。葛印卡老師為保持內觀傳統的原始與純粹,完全地排除商業元素,課程和食宿都是免費的,指導老師和工作人員都是自願服務的舊生,不收分毫報酬,一切開支只靠已完成課程並感到因內觀得益的舊生自由捐獻。所以,我視課程為舊生贈予的禮物,珍而重之。整整10天,把手機等所有電子用品一律鎖進夾萬,不可閱讀和書寫,不可與任何人有身體接觸,禁語(包括避免眼神接觸)。學員只能在內觀中心指定範圍內活動,且必須遵從一套道德戒律、行為規範和學習指引。

過午不食的起源

早上4時起牀,4時半開始練習內觀,每節1至2小時不等,直至晚上9時。其間有早餐(6時半)、午餐(11時)和下午茶(5時)時間,還有一節晚間開示。這就是每天的日程。在下午茶時間,新生可吃茶點,舊生則需持守過午不食,只能飲檸檬水或涼茶。

過午不食是指正午過後不吃任何食物,直至第二天早晨。《翻譯名義集》的一段經文中提到「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陀為了斷除修行人輪迴六道的根源,因此與三世諸佛一樣,在日中的時候進食。關於過午不食最常流傳兩個說法。一是關於一個名叫迦留陀夷(Kaludayin)、皮膚黝黑的比丘(上乞佛法,下乞衣食的男乞士),在日落後持缽到城內乞食。當時正閃電,一名孕婦開門見到迦留陀夷,以為他是鬼,因受驚嚇而流產。迦留陀夷後悔不已,告誡其他比丘不應在不適當時刻向人乞食。另一個說法是,因為17位少年比丘,中午過後在村莊乞食而受婦女羞辱,被佛陀責備不應在不當時刻向人乞食。有研究佛學與飲食科學的學者指出以上兩種「非時」的解釋都不盡合理,認為過午不食是純粹為了鍛煉對欲望的克制,讓心靈不受束縛,培養紀律和更高層次的覺知。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主要以坐禪和聽法修行,每日一餐,過午不食,足以維持身體所需。今天許多南傳佛教國家依然維持這傳統。相對漢傳佛教國家,道場的弘法事務繁重,一些僧眾須吃三餐才能應付勞動工作。

間歇性斷食 促細胞更新

內觀課程中的過午不食,看起來就像現今流行的168斷食法,即16小時禁食(幾乎或完全不攝取能量)、8小時正常進食的安排,是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一種模式。在原始時代,食物來源不穩定,人類長久處於間歇性飢餓狀態。由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食物來源日趨穩定。到1970年代,普遍一日三餐的習慣,仍屬於12小時斷食的自然節奏。隨速食時代展開,食物變得唾手可得。人類原始的身體設定遠追不上科技進步,因過度飲食而導致的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為已發展國家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很多講解斷食法的書籍和期刊都主要針對減肥和治療二型糖尿病,重點在講解穩定胰島素分泌和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幾乎所有的荷爾蒙都隨身體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分泌,包括影響血糖穩定的胰島素。人體的胰島素敏感度會隨着白天推進而逐漸下降,並持續降低至夜間,即使餐點相同,夜間進食比白天進食造成更高的餐後血糖與胰島素反應(導致體重上升更多),令代謝系統負擔增加。所以過午不食也不無道理。研究也常指出間歇性禁食能啟動自噬作用(autophagy),促進細胞更新,延緩老化,降低多種慢性疾病風險等益處。

課程完結後我一直維持168斷食。回到日常後,生活作息時間與課程大不同,也想享受和家人晚餐的時刻,無法過午不食,於是把斷食時段推到晚上9時至中午1時。想試試在早上高度集中工作時段,使腦袋清晰和增加專注力。這是原始身體的生存設定,在空腹時使警覺性與專注力提升。然後我發現,餐食中原形食物(whole food)比例愈多、種類愈多元,斷食期間愈不易有飢餓感。遵從葛印卡老師建議每餐只吃75%飽,飯後不會昏昏欲睡。這令我需更有意識地規劃作息、飲食和運動安排。

自製沙律醬 點綴每日早餐

內觀中心遍佈世界各地(包括香港),我選了一個在泰國近老撾邊境的中心,既近且遠、不難到達卻又不易半途而廢逃走。膳食是簡單卻暖心的自助泰式素食,除了沙律,天天菜式不同,每天可吃到的蔬菜超過12種。首兩天每到下午茶時間便餓得發慌。由於只提供餅乾和方包之類的小點心,我得吃兩大塊奶油多士和一杯熱朱古力才飽。然而早餐已吃過多士,未來的8天總不能每天都吃3大片甜麵包,而且我想體驗過午不食,於是在第3天馬上調整飲食。早餐的多士轉為香蕉,減吃澱粉和含糖飲品,多吃豆類和堅果,零食一律不碰。這樣在下午茶時間已不再有強烈的飢餓感,只吃香蕉和豆奶就夠。第4天,減至只喝豆奶。到第5天已能跟隨舊生過午不食。早餐是飢餓感最強的時間,盡吃至75%飽(中午吃60%飽就覺得夠了,能保持不昏沉且輕盈的狀態應付午後練習)。胃容量有限,得好好計劃吃什麼。湯麵只淺嘗半碗熱湯,略去粉麵,搭配一大份綜合沙律,一隻香蕉,另添一份水果。整體上所提供的素食油脂含量偏低。飯堂沒有橄欖油之類的調味油,我隨便以牛油、醬油和白醋調成沙律醬,補充油分。這沙律竟意外地好吃,成了課程中每天的早餐。

食譜

素湯麵(走麵)

【香料。材料】

‧肉桂條……2克

‧八角、黑豆蔻、黑胡椒粒……各1克

【湯底。材料】 (1.2公升)

‧甘筍……300克

‧白蘿蔔……400克

‧乾菇……10克

‧洋葱……2個(370克)

‧蒜頭……2瓣

‧水(炒洋葱用)……約400毫升

‧食油……2湯匙

‧水……1.5升

‧海鹽、黑糖……各15克

【做法】

‧香料材料以150℃烤香。甘筍和白蘿蔔切塊

‧一個洋葱開4份,另一個切幼絲;平底鍋中加入食油,以中火拌炒,撒半茶匙海鹽,拌炒至鍋底微焦,加入小量水,重複拌炒至微焦,加水,直至洋葱絲焦糖化

‧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以大火燒開,滾後收小火煮1小時。隔走所有湯料,湯底備用。(用不完的湯底可置雪櫃一星期,或冰箱一個月)

【炸乾葱。材料】

‧乾葱……3至4顆

‧食油……300毫升

【做法】

乾葱切絲,以慢火炸至金黃後,瀝油備用

【湯麵。材料】(2人份)

‧湯底……350毫升

‧甘筍(切丁)……20克

‧白蘿蔔(切丁)……20克

‧大白菜(切絲)……200克(代替河粉)

‧芫荽(切碎)……2茶匙

‧炸乾葱……2茶匙

【做法】

把湯底、甘筍和白蘿蔔放入鍋中,以中火把甘筍和白蘿蔔煮至軟化,加入大白菜,湯滾後離火。上碟,撒上芫荽和炸乾葱

「泰式」沙律

【材料】(2人份)

‧生菜(切塊)……200克

‧甘筍絲……20克

‧番茄(切片)……1個

‧青瓜(切片)……100克

‧紅腰豆、粟米……各5湯匙

‧花生(炒香)……3湯匙

【沙律醬。材料】

‧牛油……35克

‧辣椒醬油、白米醋……各10克

【做法】

將牛油融化後加入醬油和白米醋拌勻。拌入沙律材料中,上碟

黑芝麻香蕉

【材料】

‧香蕉……2隻

‧黑芝麻……3湯匙

【做法】

黑芝麻以150℃烤香,磨碎。香蕉切丁,均勻裹上黑芝麻粉,上碟

文、圖˙ 林女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影音

九龍城泰菜!辣汁老虎笑燒牛肉|金麥泰泰國菜館

田中小太郎

網上熱話|投行精英兼職揸的士 做足18個鐘僅賺呢個數 大呻3件事影響收入

am730

【榴槤火山爆發了🌋 榴槤控吃到撐的榴蓮全席下午茶】

852 FoodVoyage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夏日好去處: 上水廣場青森蘋果夏祭活動

癒報 Healpy Post

荔枝角: 瓊林街新熱點的全日早餐

飛叔生活

抗老黃金三招!維生素D+魚油+居家運動=超高CP值凍齡術

姊妹淘Babyou

Marimekko 2025早秋家品 將大自然色系與花卉融入生活

am730

合味道紀念館開學打打氣!開學套裝優惠/即食麵誕生週/雞仔主題精品8折

am730
影音

全港最好食點心?!😳元朗呢間你又有冇食過?

Get Set Eat

歐洲求婚度蜜月酒店推薦!留下一生難忘的浪漫時刻

ELLE HK

【日本自由行】日本2025必到旅遊景點/主題樂園推介!

ELLE HK

菲律賓宿霧度假村打卡推薦!私人海灘/水療度假村/浮潛划艇

ELLE HK

【日本住宿】日本自由行2025特色酒店推介!酒店狗大使/東京灣景色/Toy Story主題

ELLE HK
影音

大閘蟹季必須要食🦀蟹黃拌麵🍜大家準備好未!就嚟大閘蟹季了🤪

snappy_hk

【LINE你睇】台北信義區新開星巴克有驚喜 典藏DREAM PLAZA賣茶賣酒賣咖啡

LINE TODAY

英短離家出走竟吃完好心收容人狂嗑罐頭 男崩潰貼文求主現身:快帶走牠

Styletc TW

【人生勝利組】出身高學歷家庭等於人生贏家?  網民見解大不同「識讀書唔一定識做父母」?

MamiDaily

柯基公園散步竟撿到棉花小奶汪 「求包養」眼神太可愛主人當場收編

Styletc TW

編者話:世紀末香港

明報

打開垃圾:膠樽回收點揀好? 環保達人評比5大途徑

明報

動物迷城:紅線伯勞存在不存在?——洪忠傑的定種考究記

明報

29+3後 明年復辦第30屆 ifva還是那個ifva?

明報

未來城市:拆解瀝青水風波 食水安全再檢視 供水系統怎把關?

明報

A to Z藝術字典:G—Genres繪畫類型

明報

{人生如戲達人}冼振東 導人也導己 演好人生每個角色

明報

拍好電影:人最重要還是平安——專訪黃信堯

明報

牛油馬芬小蛋糕

Cook1Cook 煮一煮

高段位女友黃金公式!「40%獨立+50%撒嬌」讓戀愛甜而不膩

姊妹淘Babyou

網上熱話|投行精英兼職揸的士 做足18個鐘僅賺呢個數 大呻3件事影響收入

am730

鮮味10足為食跑踏進10周年 首設市集/多種賽程/選手包 邊跑邊做善事

am730

著數優惠|直擊一粥麵街坊排隊試食手工鮮蝦雲吞 8月指定日子免費派10,000粒

am730

【LINE你睇】彩虹上的雲朵狗 治癒失寵主人心

LINE TODAY

別再追逐青春,學會善待自己:從早餐吃肉開始,活得有趣、有尊嚴,人生下半場更有力!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羞愧會剝奪你的力量,自我疼惜就是最好解藥!從錯誤中成長和學習,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展現復原力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一個人更自在!77歲的她與愛貓獨居鄉間:只買喜歡東西、每一餐都擺盤:老後「只為自己舒適而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德國科布倫茲精華遊 4個當地人推介city walk景點 歎Google 4.7高分餐廳/葡萄酒懶人包/德國製造朱古力

am730

《罪人們》:象徵、反基督與弱弱相殘

虛詞.無形

鬧鬼嗎?試試用人類學來看:專訪李安如談《女工之死》

虛詞.無形

三島由紀夫誕辰百週年 日本舉雙展覽紀念 法文手稿首度曝光!

虛詞.無形

【新書】翟彥君《夏花與秋葉》曾詠聰推薦序——〈文學教師的拉扯和側寫〉

虛詞.無形

香港諷刺漫畫––女性創作者的雙重反叛和障礙

虛詞.無形

【榴槤火山爆發了🌋 榴槤控吃到撐的榴蓮全席下午茶】

852 FoodVoy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