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稅率20% 經濟部點名「四大產業」恐淪重災區
台灣暫時性稅率高達20%,遠高於日韓等競爭對手國的15%,讓國內業者難掩失望與擔憂。經濟部內參報告更曝光,點名包含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四大行業,恐怕淪為「四大慘業」。部分廠商的毛利率,恐怕全部都被20%關稅「吃光光」,加上前一陣子台幣升值,讓不少業者直呼「快活不下去」!不過專家現在更擔心的「大魔王」還在後頭,也就是攸關半導體稅則的232條款也將出爐,讓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如臨大敵。
20%稅率「高於日韓」 國內廠商嘆「活不下去」
台灣對等關稅名單出爐,20%的稅率高於日韓等主要競爭國的15%,讓不少國內廠商大失所望,直呼「快活不下去」!
水五金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表示,業者如今陷入是否轉單、或繼續留在台灣生產的兩難處境。航太傳動製造廠商董事長黃進霖指出,「不得不在美國這邊要有非常的依賴性,美國市場又是台灣一個很重要的市場。」
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認為,應加速開發其他市場。他表示,「可以擴展的市場我們應該積極地,像印度、東協、歐洲應該都是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台灣工具機去發展。」
塑膠製品、電子材料 全入列受影響產業清單
經濟部內參報告點名,包括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四大產業,將首當其衝。圖/台視新聞
經濟部內參報告點名,包括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四大產業,將首當其衝,尤其部分廠商的毛利率僅約10%至20%,再遇20%關稅衝擊,利潤恐被完全侵蝕,讓毛利率瞬間歸零。
根據勞動部統計,僅截至7月底,已有66家公司、1735人受關稅影響放無薪假,有電子廠更出現月休16天的情況。專家示警,下半年情勢可能會更嚴重,預估最快9月起將迎來倒閉潮。
232條款成「大魔王」 分析師憂:高達50%關稅恐壓垮資通訊業
不過法人分析,現行的20%稅率僅適用約25.2%的對美出口項目,仍只是「前哨戰」。接下來更受關注的,是牽涉半導體的232條款。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形容,「很像在打季後賽,有些隊伍比較快,有些隊伍比較慢,台灣目前還沒有結束這個談判。」
分析師邱敏寬指出,232條款是台灣的「重中之重」,我們目前出口產品中有近67%屬於資通訊項目,若談判破局,對方一旦課以高達50%的關稅,台灣業者恐將難以承受。
關稅仍充滿變數,難以將成本轉嫁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將不只是毛利縮水,而是生存挑戰。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戴榮懋 責任編輯/周瑾逸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