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年輕人陷青春痘、痘疤「容貌焦慮感」!外用A酸第一線用藥穩定控制
青春痘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因為主要長在「臉部」這個明顯部位,很容易對青少年造成心理壓力。根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iwan Acne and Rosacea Society,簡稱TARS)公布「2025 TARS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12-35歲的年輕族群,有超過8成以上會因為青春痘而陷入出現焦慮狀況,且有痘痘與痘疤的人相較沒有的人,對自己外貌不滿意的比例高出兩倍以上。
青春痘是年輕族群「容貌焦慮」主因之一
TARS理事長邱品齊醫師指出,青春期本身就是高度社交互動的時期,臉上的痘痘常會導致同儕間的關注、排擠、霸凌、甚至嚴重的話會與焦慮、憂鬱、自殺念頭有關。「2025 TARS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結果也顯示,12-17歲的年輕族群約有7成認為,長痘痘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自己平時的課業及人際表現。
除了青春痘疾病本身,社群媒體也成為現代青少年容貌焦慮的推手。根據調查結果指出,在12-17歲的年輕族群當中,青春痘患者更容易拿自己的外表與社群媒體上的網紅、明星做比較,使用修圖軟體的比例超出非青春痘患者4倍以上,沒有修圖就不敢上傳社群。有近8成的患者認為自己會因為社群媒體而更在意外表。
青春痘疾病意識抬頭,但觀念仍需加強
邱品齊醫師說,這幾年許多家長開始正視青春痘問題,甚至孩子一出現粉刺、痘痘就積極尋求治療。這是一個好現象。然而,仍有不少人對青春痘照護的知識了解不足,常聽信偏方或錯誤觀念。根據調查結果指出,有痘痘問題的年輕族群,竟只有3成的人知道正確的青春痘治療方法,以及怎麼預防痘疤產生;但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曾使用錯誤的偏方來治療青春痘,顯示治療觀念的加強仍是目前青春痘疾病防治的首要任務。
青春痘「早期治療」成共識,外用A酸第一線用藥
調查顯示,超過7成年輕族群想改善痘疤問題,6成對於沒有及早治療而感到後悔,卻只有不到5%的人有積極治療青春痘。對此,皮膚科黃毓惠醫師指出,青春痘的治療趨勢已走向多管齊下,目前臨床治療分為外用藥膏(例如A酸、杜鵑花酸、抗生素等)、外用保養品(例如水楊酸、杏仁酸、A醇等)、口服藥物(例如抗生素、荷爾蒙製劑與口服A酸)以及醫美/醫療器材四大類。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於2023年發表的「痤瘡臨床治療共識」中,對於不同嚴重程度的痤瘡治療策略,都建議可以使用外用A酸做為第一線用藥。
黃毓惠醫師表示,青春痘應該在粉刺期就開始治療,不要等到發炎或形成囊腫再處理。外用A酸不僅能減少毛囊開口角質堆積,還能抗發炎,對於預防痘痘粉刺有效果。
第四代外用A酸不只能治療痘痘,還能治療痘疤
值得關注的是,第四代外用A酸在改善粉刺、抑制發炎、預防痘疤方面有效果。黃毓惠醫師說明:「新第四代外用A酸相較刺激性低、接受度高,適合青少年及成年患者。」不僅有助於穩定膚況,也可以減緩嚴重青春痘與痘疤形成的併發症。新一代A酸在配方上更為溫和,只要依照正確方式循序漸進的使用,即使敏感性膚質也可以適用。「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能夠穩定使用、長期治療,是建立皮膚健康基礎的重要關鍵。」
醫師籲:青春痘納入國高中健康教育課程
邱品齊醫師表示,青春痘雖常被認為是「青春期的自然現象」,但若未妥善處理,對青少年心理、自信、人際關係皆有長期影響。呼籲國人應重視皮膚健康教育,青春痘問題應在早期接受治療,避免後續造成容貌焦慮、成為社交中的阻礙。也盼政府主管單位應將青春痘預防與治療觀念納入國高中健康教育課綱,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認知,而家長與師長更可以給予小孩與同學正向支持並倡導正確觀念。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